何宴(何晏七岁文言文翻译)奔走相告
5<名>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1、比①并列;挨着《梁书王筠传》:“吾得比踪昔人”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
比死者一洒之”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
”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2、踣bó①向前仆倒《捕蛇者说》:“饥渴而顿踣”《家有名士》:“果倒踣”②事情遭受挫折《〈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与民贼相搏,踬。
踣者屡”③败亡;破灭《管子·七臣七主》:“故设用无度,国家踣”pòu毁坏,破碎《吕氏春秋·行论》:“将欲踣之,心高兴之”3、俾bǐ使《元史彻里》:“俾常侍左右”bì同“裨”,益处;裨益。
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谋夫起予,哲士俾我”4、便biàn①便利;方便《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有利于《信陵君窃符救赵》:“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③简便,轻便。
《冯婉珍》:“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④就,即《孔雀东南飞》:“槌床便大怒”⑤即便,即使《兵车行》:“便至四十西营田”pián①安逸《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
宁无忧”②口才好;能说会道《孔雀东南飞》:“便言多令才”【便嬖】受宠幸的亲近小臣《孟子·梁惠王上》:“便不足使令于前与?”【便宜】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明史马文升传》:“数条上便宜”5、绌
chù①缝《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冠秫绌,大吴之国也”②不足《记丐侠》:“而绌于资斧”③通“黜”贬退,罢免或降职qū通“诎”屈服王安石《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责以信义,告之利害,客。
绌服不能发口”6、侪chái①类;等《虞初广志》:“吾侪小”(吾侪: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们”)②一起;混同《列子·汤问》:“长幼侪居……男女杂游”③相为配偶《汉书·扬雄传》:“侪男女,使莫违。
”【侪辈】同辈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谦,又与遂同时侪,于是交与语移时,不及军事”【侪流】同类的人,同辈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复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
侪无在者”【侪伦】同辈7、敕chì①告诫;告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②君王的诏命,诏令《后汉书史弼传》:“乃豫敕断绝书属”③整顿;整治《韩非子·主道》:“贤者。
敕其才,君因而任之”【又】同“饬”严谨《诫史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敕戒】警告,儆戒【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敕厉】告戒勉励【敕命】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诏令《释名·释书契》:“符,付也。
书所敕于上,付使传行之也”2.皇帝封赠的诏令《清会典事例·中书科·建置》:“六品以下授以敕”【敕使】传达皇帝诏书的使者杜甫《巴西闻收京阙送班司马入京》二首之一:“剑外春天远,巴西敕稀”【敕授】唐代封授六品以下的官称敕授。
【敕书】唐代皇帝写给大臣僚属表示慰问或训诫的文字8、昶chǎng白天长用于人名《家有名士》:“唯父昶异焉”chàng通“畅”舒畅嵇康《琴赋》:“固以和昶而足耽矣”9、伺sì①侦察;探索《童区寄传》:“童微。
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②守候《明史马文升传》:“夜持弓矢伺其门”③等候《柳毅传》:“凝听翔立,若有所伺”10、第dì①次第;次序《虞初广志记丐侠》:“毕事而次第发还之”②官僚和贵族的住宅。
《宋史岳飞传》:“帝初为飞营第”③科举考试的等级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芋老人传》:“书生用甲第为祖国”④但;只管。
《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⑤只;仅仅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⑥只是;但是表示转折《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⑦词头用在整数的前边,表示次序《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郞,窈窕世无双”《活板》:“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第家】世家【第下】对公侯大官的敬称等于“门下”、“阁下”11、殆dài①危险《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论语》:“思而不学则殆”②近于;几乎《容斋随笔》:“殆欲下跪”③大概;恐怕《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④通“怠”,懈怠;懒惰《商君书·农战》:“农者殆则土地荒”12、贷dài。
①借;借出;借入《清史稿陶澍传》:“不出易,不假贷”②宽恕;宽免《书博鸡者事》:“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汉书·袁安传》:“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宁”13、笃dǔ①忠诚;厚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
笃,业甚浅近”②坚定《礼记·中庸》:“明辨之,笃行之”③(病)重《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④很;非常《旧唐书于修烈传》:“笃好坟籍”【笃论】正确、恰当的评论【笃行】力行其事,不改初衷。
【笃学】专心学习14、登dēng①升;由低处到高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②进入;踏上《孔雀东南飞》:“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石壕史》:“天明。
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③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登,禽兽偪人”④登记;记载《周礼·遂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⑤立即;立刻常“登即”、“登时”连用《孔雀东南飞》:“。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⑥穿《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登第】【登科】应试得中科举考试分等第,故云《宋史张咏传》:“而三人者悉登科”【登假】对帝王死去的讳称【登衍】丰收15、递dì
①交替;顺次《察变》:“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②传递《阿房宫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③驿车白居易《缚戎人》:“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
行”【辨】传,递两字都有“传递”的意思,但“传”多是传给他人或后代的意思,而“递”是讲一个一个地更替【递代】更迭【递衣】几个人交替服用一套衣【递铺】递送公文书或货物的驿站16、凡fán①平常;平庸。
《赤壁之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②人世间;尘世司空图《携仙箓》:“仙凡路阻两难留”③凡是,表示概括《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者”④大概;大略《汉书·扬雄传》:“仆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
凡”⑤总共;总计,表示总合《三国志吴书十》:“凡守九县”《出师表》:“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凡鸟】1.家禽,比喻普通平常曾巩《鸿雁》:“性殊凡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2.指庸才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题门上作‘风’字而去……‘凤’字,。
凡也”17、构gòu①架木《五蠹》:“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②交;结《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③构筑;造成《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④构成;造成。
《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⑤罗织罪名对人陷害《柳毅传》:“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左忠毅公逸事》:“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⑥挑拨离间《殽之战》:“彼实构吾二君,寡君得而食之,不厌。
”【构兵】交兵;交战【构扇】连续煽动【构赏】悬赏【构逆】谋叛《北史来护儿传》:“及宇文化及构逆”18、会huì①会合;聚集《陈涉世家》:“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②会盟;宴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又】会见;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闻,不肯与会”《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
”③机会;时机《后序》:“中兴机会,庶几在此”④节奏《庖丁解牛》:“乃中《经首》之会”⑤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⑥适逢;恰巧遇上。
《宋史张咏传》:“会李沆、宋堤、寇准连荐其才”⑦能《林黛玉进贾府》:“我自来是如此,从会饮食时便吃药”⑧当然;必定《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⑨将要。
《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kuài①算帐;结帐《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②帽子上缀结采玉的缝隙叫会,作朝及蔽膝的领缝也叫会【会圣】有超人本领。
【会子】⒈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⒉约会的帖子19、矜jīn①怜悯;同情《陈情表》:“还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注重;检点《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③自夸;夸耀《史记刘敬叔孙通烈传》:“此宜夸。
矜见所长”④庄重;自重《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⑤得意;骄傲《促织》:“虫翘然矜鸣,似服主知”⑥矛、戟等兵器的木柄《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guān通“鳏”。
鳏夫;老而无妻的人《诗经·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20、赍jī①给予;送给《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②携带;拿着《后汉书史弼传》:“中常侍后览果遣诸生。
赍书请之”③怀着;抱着江淹《恨赋》:“赍志没地”21、亟jí急忙;赶快《陈涉世家》:“趣赵兵亟入关”qì屡次;每每《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22、捐juān①拿开;搬走。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禀,捐阶”②捐弃;抛弃《乐羊子妻》:“羊子大惭,乃捐金鱼野”《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③除去;清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④捐助;捐献。
《汉书·货殖传》:“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货”23、蠲juān①除去;免除《史记·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周书·武帝纪》:“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②清洁;干净《墨子·节用中》:“其中蠲
洁”③显明;显示《左传·襄公十四年》:“惠公蠲其大德”24、济jì①渡;渡水《子鱼论战》:“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泛指河水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
济深”②成功;成就《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③救助;帮助《赤壁之战》:“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④停止《淮南子·览冥》:“于是风济而波罢”25、荦luò①杂色的牛。
陆龟蒙《杂讽》:“斯为朽关键,怒荦抉以入”②地名,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荦荦】⒈分明;显著⒉卓越;高超⒊特出卓异【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26、理lǐ①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
理其璞而得宝焉”②治理;管理《诗经·大雅·江汉》:“于理于理,至于南海”③料理;整理;整顿《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④清明;安定;治理得好《张衡传》:“上下肃然,称为政。
理”⑤道理;规律;原则;法则《孔雀东南飞》:“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伶官传序》:“自然之理也”⑥义理《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⑦纹理;纹路;条理。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⑧法官;刑狱官署《报任安书》:“遂下于理”【理气】中国哲学上的对基本概念理指宇宙本体或准则、条理;气指现象或极细微的物质27、懋mào①勉力;努力《尚书·胤征》:“其尔众士。
懋戒哉”②大;盛大《晋书·王导传》:“厚爵以答懋勋”【又】美好《后汉书·章帝纪》:“呜呼懋哉”28、凂měi①污染《孟子·公孙丑上》:“尔焉能浼我哉”②托请;央求(后起意义)陶宗仪《辍耕录》:“整复。
浼入言之”【浼浼】水大的样子29、迄qì①至;到《察变》:“特自皇古迄今,为变盖渐”②始终;终究《促织》:“探穴发石,靡计不施,迄无济”30、阙què①古代宫殿门外两侧左右相对高耸的建筑物。
《古诗十九首》:“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②借指宫殿或京城《北史来护儿传》:“诣阙上书致请者”quē①通“缺”,缺口;豁口《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通“缺”,缺点;过失《出师表》:“必能裨补。
阙漏,有所广益”③通“缺”削弱;亏损《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jué通“掘”,挖掘《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阙下】宫阙之下【阙疑】对疑难未解者不妄加评论。
31、愆qiān①过失;过错《明史马文升传》:“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②违背;违反颜延之《陶徵士诔》:“有合谥典,无愆前志”③过分;过度《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愆伏】(气候)失调;失常。
【愆尤】罪过;过失32、寝qǐn①躺;躺卧《邹忌讽齐王纳谏》:“暮寝而思之”②睡觉《大铁椎传》:“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③停息;止息王褒《四子讲德论》:“秦人寝兵”④(相貌)丑陋。
《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兵】停息干戈【寝疾】卧病【寝迹】隐迹言隐居33、赇qiú①贿赂;用来收买、买通他人的财物《书博鸡者事》:“即诬守纳己赇”34、俟sì等待《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
俟河清其未极”《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5、审shěn①详细;周密《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②仔细观察;考察《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③清楚了解。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审问;审判《狱中杂记》:“馀经秋审,皆减等发配”⑤确实;的确《梅花岭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⑥谨慎;慎重。
《韩非子·存韩》:“兵者凶器也,不可不用也36、数shù①数目;数量《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②几;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算术《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④方法;技艺;方术《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⑤命运;定数《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⑥规律;法则《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shǔ。
①计算;计数《信陵君窃符救赵》:“请数公子行日”②数说;列举《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shuò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cù密,与“疏”相对。
《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7、署shǔ①布置;安排《汉书·高帝纪》:“部署诸将”②官署;衙门《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③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
署左将军府事”④签名;题字《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38、务wù①从事;致力于《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②追求;要求得到《五蠹》:“糟糠不饱者,不。
务梁肉”③事务;事情;事业《与朱元思书》:“经纶世务务者,窥谷忘反”④务必;一定《察今》:“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39、寻xún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③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④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寻常】⒈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⒉平常【寻思】思索40、悉xī①详尽;详细《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②详尽地表达《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③了解;熟悉。
《世说新语·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④尽;全部找出《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⑤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41、诣yì①到……去;前往。
《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促织》:“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②拜访《赤壁之战》:“遂与鲁肃俱诣孙权”42、谒yè①告诉《战国策·秦策一》:“臣请谒其故”②请求《荆轲刺秦王》:“臣愿得。
谒之”③拜见《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名贴《史记·郦食其传》:“使者惧而失谒,跑拾谒”【谒刺】名帖;名片【谒告】告假;请假【谒舍】客栈【谒者】负责接待通报的人43、鬻yù
①卖《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②买《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zhōu粥;稀饭《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饭鬻餬口,并日而食”44、适shì①到……去。
《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②出嫁;嫁《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③适应;顺从《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④适宜;舒适《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
适耳目之观”⑤享受《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⑥恰好《雁荡山》:“从上观之,适与地平”⑦适才;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zhé通“谪”谴责;惩罚《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适戍渔阳九百人”dí通“嫡”正妻所生长子,正妻《左传·文公十八年》:“仲为不道,杀适立庶”【适意】适合心意;顺心45、虞yú①预料;意料《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公之涉吾地也”②准备《谋攻》:“以。
虞待不虞者胜”③担心《中山狼传》:“前虞拔胡,后恐疐尾”④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⑤远古朝代名在夏之前,君主是舜【虞人】古代掌管山林苑囿的官吏46、用yòng①使用。
《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②任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③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需要,多用于否定《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
”⑤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⑥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⑦用处;作用《赵威后问齐使》:“此率民出于无用者,何至今不杀乎”⑧根据;凭《陌上桑》:“何用识夫婿。
”⑨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⑩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用事】⒈行事旧时多指祭祀之事⒉掌权;管事⒊引用典故【用武】⒈使用武力⒉施展才能。
47、晏yàn①晴朗《汉书·扬雄传》:“于是天清日晏”②安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晏驾】古时对帝王死亡的委婉说法【晏晏】和悦的样子48、振zhèn①举;举起。
《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②抖动《屈原列传》:“新浴者必振衣”③奋起;振作《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振”④整顿《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⑥通“震”,震动《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振龙”⑦通“震”,惊恐《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振恐”⑧通“震”,威吓《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
49、辄zhé①表示多次重复“总是”、“往往”的意思《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造次辄尽,期在必醉”②表示后面的行为是在前一行为之后紧接着发生的,根据文意可译为“马上”、“于是”、“就”。
《促织》:“一鸣辄跃去,行且速”50、赈zhèn①救济《后汉书·伏湛传》:“悉分奉禄以赈乡里”②富裕何晏《景福殿赋》:“富赈山丘”51、宥yòu①宽容;饶恕《韩非子·爱臣》:“不赦死,不。
宥刑”②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③通“右”《荀子·宥坐》:“宥坐之器”④通“囿”,局限《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
”【宥贷】宽恕罪过【宥善】宽恕过失,使之为黑【宥图】打算赦免高考高频字词总结(二)一、常用高频字词1、孥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妻~~稚(指儿童)~戮(诛及妻子、儿女)2、简选择,选拔例: 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3、苏息死而复生例:咸获苏息4、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日~年~时~者(从前)~昔5、爇ruò烧:“荣王宫火,延燔三馆,焚~殆遍”6、抑A 压,压制:~制~止压~~强扶弱~扬(a.音调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贬)。
B 忧闷:~郁~塞(sè)C 文言连词(a.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或”;b.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则多矣,~君似鼠”)7、沮 jǔA阻止:~遏B坏,败坏:力竭功~ 例:沮我军势8、按
A依照:~照~理~例~说B考查,研求:~验(审查验证)~察(稽查审察)例:按诛五人9、署暂代暂代:~理兼~10、权姑且;暂且如: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11、趣、趋
A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B通“促”,催促12、课督促、考核:劝课农桑13、次A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例:楚师伐郑,次于鱼陵B住宿,停留(用于个人)例:次北固山下14、矫假托,假传:~命~诏~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15、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家田输税尽16、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17、脱A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B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例:日垂青盼,脱不一至,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
——《聊斋志异·书痴》18、视事:在任,在职;办公19、听事:办公的地方20、逆旅:旅馆21、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22、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23、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24、.作色:发怒25、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26、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禁:就是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紫~城27、侵:饥荒。
例:岁大侵28、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二、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
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
(《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三、表人物个性的:耿:光明埂:正直鲠:直爽,正直佞nìng: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juànjiè
: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ipad电子书(iPad电子书资源)难以置信
用iPad N年了,从iPad经典款用到pro,走了好多弯路,花钱下载了好多软件,踩了一堆雷,但还是积累了许多宝藏软件。…
-
余音绕梁的意思(余音绕梁的意思5字)一篇读懂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
- 我们的少年时代演员表(我们的少年时代演员表(2)_全部演员介绍)快来看
- 神机妙算的近义词(神机妙算的近义词是阴谋诡计吗)一看就会
- nvidia显卡控制面板(NVIDIA显卡控制面板选项只有3D设置)学到了
- ipad壁纸尺寸(ipad壁纸尺寸是多少厘米)越早知道越好
-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杂谈手抄报模板下载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