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法法网(法法网司考资料下载)难以置信

法考的三个时代我国的司法考试制度,经历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三个阶段。1986年,全国开始统一律师资格考试这个时期。

法法网(法法网司考资料下载)难以置信

 

法考的三个时代 我国的司法考试制度,经历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三个阶段1986年,全国开始统一律师资格考试这个时期,律师资格考试、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并存,法律职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可以说是比较混乱。

2002年,首届统一司法考试正式举行将律师资格考试、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三大考试全部统一为司法考试,提高了法律职业的准入标准,在法学界、司法界乃至全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建设道路上的重要举措。

2018年,司法考试正式更名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扩大了必须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范围,同时对于参考者的条件限制到了以法本为起点,出发点是为了法律职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法律共同体的真正养成,每一次改革都透露着法律职业将越来越专业化的讯号。

考试范围有多广?本来想用一张树型图展示考试的体系内容,最后发现,内容太多写不下、、、、、、其实,也就三大实体法、三大程序法、三大国际法等15门学科但是,每一门都有分支,不要以为经济法就是一个法,看下图:。

是不是感觉自己掉进了知识的海洋~~~

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水有多深。“中国第一考”?吓唬谁?看一组数据:

报考人数逐年增长,但是通过率并没有大的提升我国实施司法考试16年来,全国有619万余人次报名,截至目前有88.8万人通过,平均通过率14.3%”,包括C证和B证但一般情况下,取得C证B证的不算真正通过,因为他们大部分人还会重新参考。

所以,从这个通过率来看,也算配得上“中国第一考”的头衔目前,可以与这个通过率相抗衡的也只有CPA(注册会计师)考试了改革后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度降低了?很多考生看了新的考试要求后的第一感觉是,哇!分两次考?

哇!还可以分两年考?哇!竟然还能翻法律汇编?这么看来,确实轻松了一大半,尤其对于躲不掉这一关的法律专业大学生来说,可以先放松一下了~

在2018年主观成绩公布的那天,各个媒体平台都是一片感慨,竟然还挤进了微博的热搜榜!在一直被明星占据的微博热搜榜上,那简直是一股清流在涌动~~微博上,通过率达到了80%、朋友圈达到了100%、知乎更是达到了120%。

有的网友已经开始叨叨说法考的含金量从榜首跌到了谷底、、、、、、根据司法部官宣:2018年首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60.4万余人报名,13.1万人弃考,47.3万余人参加客观题考试,18万余人参加主观题考试,11万人最终考试合格,主观题通过率约61%!

61%的主观题通过率看似很刺激,但别忘了,光是客观题就已经干掉了一半以上的战友了以报名人数来计算,最后的通过率应为18.2%也没有太离谱么!而且要注意,2019年将会有7万人直接进入主观题考试但是,2017、2018年,通过率确实创了近十年新高,尤其是2018年,或许应了那一句:改革之年就是放水之年。

总结:司考最后一年和法考第一年的高通过率可能是个政策性的过度作为选拔培养法治工作队伍的基础性制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法治人才选拔的“入口关”,根据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这个“关口”不会松懈当然,随着参考人员标准的提高,将来参考人员的学历最低也是法本了,所以通过率相应提升也正常吧。

法考含金量的讨论说法考含金量降低为时过早,新政策将执业范围从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扩大到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顾问、仲裁员(法律类),就业范围扩大,就业机会增多, 并且都是社会公认的高薪行业。

只要行业需求量大于准入量,那这个法律职业资格证就仍然是炙手可热的就业敲门砖

写给2019年准备法考的你先送上周星星的一句话

我经历了两次司考:第一次,边工作边复习,连系统的教程都没买,只看了基本教材,集中复习时间只有考前的两个月,主要是抱有侥幸的思想事实证明,太轻敌了,如果这样也能过,那真是小看了司考转年,吸取经验,收拾心情,鼓足勇气,才赢回了尊严。

如果你没有勇气重复这种漫长的、枯燥的历练,那就争取一次通过!1、拿出整块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对14个学科40余门法律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学习,保证学习时间不分散2、切记盲目背诵经常有人问我,”你记忆力是不是特别好,那么多法条要背“~这种话真是听的我想吐血,我又不是电脑,怎能记得住?。

关键在理解,重点在法律思维的养成千万别以为给你本法条你就轻松了,主观题有五大道,平均每道题要写2000字以上,相当于当堂奋笔疾书一篇高质量论文,再加上思考,组织语言,即使有四个小时的时间,也会写到你手抽筋,哪有时间从容地翻法条?。

3、善于归纳,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只有归纳总结才会事半功倍,让傻傻分不清楚的法条清晰明了4、重视真题,法考到今天已经16年,越是成熟的考试越是有迹可循,真题里面的玄机,谁试谁知道5、坚持到最后,再没自信也不要成为考前逃兵,经历即是经验。

6、没有压力哪有动力。有时候也想,连我都能过的考试,怎么能算天下第一考呢?

所以说,任何事情的成败,都取决于你的态度。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享受美好时光的你,别忘了,春去秋来之时,便是你上考场之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