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塔希提岛(塔希提岛的女人 高更)这都可以

此时印象派已成瓦解之势,官方的展览中风格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和令人振奋的作品。在这种情形下,以高更为首的9位画家发起“印象派及综合艺术画家画展”。

塔希提岛(塔希提岛的女人 高更)这都可以

 

结束了在阿尔那不堪回首的“割耳事件”后,高更重回巴黎1889年,以埃菲尔铁塔为象征的国际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此时印象派已成瓦解之势,官方的展览中风格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和令人振奋的作品在这种情形下,以高更为首的9位画家发起“印象派及综合艺术画家画展”。

这次展览虽然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在影响和评论上,却为高更带来了声誉在国际博览会上还展出了来自印度和爪哇的风情照片,高更看后又触动起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萌发对异国情调的向往儿时的利玛和古老的东方国度都是他神往的理想乐园。

他对欧洲生活越来越反感,遗憾地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人们失去了淳朴的温情和信仰,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正在被机器带来的现代文明取代爱慕虚荣的人们为了追名逐利,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高更曾在这堕落的泥潭中受尽痛苦和不幸,他要逃离这无情的文明社会,去寻找理想中的伊甸园。

为了逃避浮躁无聊的都市,高更已去过巴拿马和马提尼克岛,那次冒险使他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但那只是一次考察或体验布列塔尼他前后去过四次,虽说留下了原始凄凉的印象,但也只能算作正式远离前的预演他要寻找能够永久栖身的乐园。

他首先选择的是东京湾,又觉不妥,后改成马达加斯加,觉得太靠近文明社会,最后经多方了解,深思熟虑,决定去大西洋上的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风光他慷慨激昂地表明心迹:“让其他人去拥有荣誉吧,我追求宁静平安法国的高更从此逝去,你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在欧洲,死亡即终点,而在塔希提,我将死亡看作根,第二年它必然复出,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塔希提岛地图身处弱肉强食、残酷竞争环境中的高更,将塔希提岛想象成一个世外桃源他对朋友说:“我将隐居在大西洋一座岛屿的森林中,在那里心醉神迷地生活在宁静的艺术创作中中塔希提岛上,在美丽的热带之夜的寂静中,我将倾听我充满无限爱意的心灵跳动和我周围神秘的生物和谐鸣奏出来的温柔甜蜜的乐曲。

我终于获得自由了,不需要再为金钱而奔波忧虑了,我将能够自由去爱、去歌词、去死亡了

塔希提岛土著女子1891年2月,为了筹集去塔希提岛的经费,高更将大部分作品进行拍卖他将要远行的消息在巴黎传开,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他的行为被看成是献身冒险的壮举,一些商人、业余美术爱好者纷纷许愿,要给他寄钱,订购他未来的作品,使他有足够的经济来源。

特别是与他交往密切的象征派诗人,更是为他鼓动宣传,制造声势

这些宣传和捧场扩大了影响,对拍卖会的成功起到不小作用在许多朋友的鼎力相助下,共有30幅作品成交,仅《雅各与天使的格斗》这幅画就卖了900法郎,连他敬重的德加也认购了几幅作品在2月23日的作品拍卖会上,总共成交了9860法郎,对于高更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紧接着,高更忙于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他非常思念心爱的儿女们,于是前往哥本哈根,与妻儿们作了最后的道别。3月23日,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们举行隆重的宴会,为高更饯行。

1891年4月4日,踌躇满志的高更从马赛港乘船出发,怀着无比美好的憧憬与期望,经过63天的海上颠簸,终于到达他梦寐以求的目的地:距夏威夷群岛东南方一千多公里的法国领地——塔希提岛当他于6月登上这个岛屿的首府帕皮提时,正好赶上毛利族最后一个国王驾崩。

在好奇心和新鲜感驱使下,高更对这块神秘的土地进行考察,然而他却惊诧地看到,首府到处都显露出深受法国殖民统治的影响,港口附近已然欧化,与他原先想象中的景象大相径庭对此,他深感失望,感叹道:“唉,文明胜利了。

我无限忧愁,我费尽周折来到这里,而原始的生活却永远消失了我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踏上塔希提岛,但是现实残酷地使我的希望变成了泡影”

高更倔犟的个性使他并不死心,仍沿途继续寻找,终于在距离首府帕皮提45公里外,发现了人迹罕至的马泰约亚村,他在土著人的小茅屋中住了下来他总算找到了理想中的乐园,在独居中尽情地享受思慕已久的自由和快乐,陶醉在远离现代文明的乡土生活中。

当地土著居民给这个新加入的白人起了个土语名字,叫他为高基

高更心里赞美着这里的一切在给妻子梅特的信中,他写道:“塔希提岛的夜晚静谧得令人惊异,连划破天空的鸟鸣都听不见,对岸偶尔有大片飘落下来的枯叶也是无声无息的,或许此地的空中有偃息声响的精灵吧!岛上的土著人常走夜路,他们行走的时候都宛若幽灵。

现在我才明白这里的土人为什么可以终日一言不发地凝望着天空这里的风俗民情使我感动,也使我感到无比的平静我已感到欧洲的俗世杂念已离我远去,每天都会像前一天平静不变地过去,直至永远这种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

初到塔希提岛的高更对这里的一切都欣喜若狂,迷人的异国风情刺激着他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他沉迷于土著女人富有生气的裸体,“她们身体的金黄色”,五彩缤纷的服饰及她们灵魂里的神秘,都深深吸引着高更他喜欢她们粗野健康的美。

他贪婪地画着,进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有《海边的两个少女》《拿花的女人》《塔希提裸女立像》等

在《海边的两个少女》一画中,海平线被提升,两个少女的身体犹如土块般浑厚敦实高更用特写的手法将她们的形体撑满画面,以巧妙地透视表达直觉的空间距离《拿花的女人》则显出土著女人既踌躇又好奇的神情高更曾说:“以欧洲审美观点来看,她并不美,但却仍给人一种美感。

她的面部,用各种曲线的重叠而具有拉菲尔式的调和”

高更到塔希提时,携带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在创作时利用它们,进行借鉴、参考和综合处理《塔希提裸女立像》中的女子姿势,就是取自于爪哇佛教寺院的浮雕高更将画中强壮的形体与精神及甜美的乐园气氛糅合在一起,讴歌了极端自然中的生命,塑造了塔希提样式的夏娃形象。

除了绘画以外,高更还写了许多表达在塔希提生活的思想感受的文字,其中最有价值是《诺阿·诺阿》。书中记录了他对当地人和事物口语式的叙述。

高更诗意般地写道:“生命在每日清晨觉醒,大地复苏,阳光明媚,充满温馨,内心感到无比的欢乐,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忘我境界的艺术创作中去我觉得思维敏捷,灵感与我为伴远处是蓝色的大海,独木舟在海上缓缓而行,使人赏心悦目。

年轻人荡起双桨奋力划水,一会儿又让小船任意随波逐流他们身上穿着的蓝色和白色海边裙裤,与他们褐色的胸膛在阳关的照耀下显得色彩缤纷,他们洁白的牙齿也在欢声笑语中闪烁着光芒……”高更还在优美词句的描写中配以精湛的出插图和木刻,为此他画了许多风景、半身素描和色彩写生肖像。

自由平和的土著风情感染了高更,他的灵魂在原始静谧的自然中得到了洗礼和净化他学着穿上土著人的服装,皈依了他们的宗教,努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进当地的习俗中高更饶有兴趣地用活泼简单的会话片段作为画作的标题,如《几时结婚呀?》《怎么,你嫉妒吗?》《玛丽亚,我们向您致敬》等。

这些作品意趣盎然,一改他过去画中的忧郁情绪这是他受益于象征主义诗人影响,在这些具有象征意蕴的画中,表现出了音乐的韵律,也更有野性,在他自身印加天性的激发下,更有广泛地综合倾向

《几时结婚呀?》中的两个女子形象,在其它作品中出现过多次,然而,在这幅画的构图中,两人前后配置,只以下半身重叠,产生了微妙的韵味,在动与静的对比下,很好地反映了主题《怎么,你嫉妒吗?》是高更自己颇感得意的一幅作品,他对友人说:“我最近不用模特完成了一幅裸体画,我自认为它是最杰出的一幅。

”画中两个女人正在谈论往日的情感或未来的婚姻,奇特的构图造成了倦怠的意味两个塔希提夏娃将人们的思绪带进了辽阔深邃的迷幻世界

在《玛丽亚,我们向您致敬》一画中,高更又采用了综合手法他以塔希提土著少妇为模特,摆着佛教雕刻的造型姿势,再赋予她基督教的含义,背景以塔希提风光为舞台高更用这种综合方法,创造了一种全然无视真实的纯粹意识作品中充满了和平、欣喜的气氛,在高更其它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真正使高更醉心于这片原始土地的,是一位与他同居的土著少女,名叫泰弗拉,只有13岁。她成为高更的土著妻子。泰弗拉是讲毛利族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的能手,她给高更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在高更的眼中,泰弗拉举止柔美、优雅,特别是她那双令人迷惑的眼睛里,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高更沉溺于神秘而甜美的生活和欢愉的肉欲中,他觉得非常满足在逃离文明社会后,当一个“野蛮人”异常地舒心,再也没有烦恼来打扰,可以只凭本能真实地生活。

他情不自禁地写道:“幸福真正地洋溢在我的小屋,和太阳一般灿烂泰弗拉金色的脸,似乎给周围的景物以及小屋里的一切带来了喜悦和光辉尤其是我们彼此都是这样的单纯,每天清晨,我们就像天国里的亚当和夏娃,一起到附近的河水里游泳,这种乐趣真不知怎么形容?塔希提真是梦想中的天堂。

这时的高更无论是在生活习俗上,还是思想情感上都自然而然地偏向土著人一边曾有一个漂亮而高傲的法国女人,用满怀厌恶的眼光鄙视泰弗拉,高更看见后无比气愤,他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民族受到了侮辱,立即爱憎分明地表示“好像是有一片乌云在污染着晴朗的天空。

于是我就赶紧向我所钟爱的、带有鲜美金色光辉的女孩投以慰藉的目光”

高更带着赞美的眼光去描绘塔希提岛的风情、景色、人物、宗教等,他默默地努力画着,创作了一大批含有温情动人、严肃神秘的作品,如《进餐》《塔希提岛的山路》《市场》《有孔雀的风景》等高更认为《死者的灵魂注视着》是他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

这幅画取材于高更自己的经历有一次高更去首府帕皮提办事深夜才回来,当他推开小屋的门时,发现泰弗拉赤裸着身体,一动不动地卧睡在床上,好像不认识似的,用恐惧睁大的眼睛直瞪着刚进门的高更泰弗拉的眼里仿佛发射出一道磷光。

这一刹那的感觉令高更痴迷,他从未见过泰弗拉如此美丽,美得动人心魄

高更完全被一种形体的韵律所吸引,开始着手画土著少女那充满恐惧之情、颤抖的野性肉体他要从中表现塔希提人的精神、性格、宗教和传统富于音乐感的画面将充满诗意的文学性和纯粹的造型相结合,通过对白昼与黑夜、肉体与灵魂、理智与情感、现实与梦想、活着的与逝去的女人之间关系的表达,使画面组成了一种交响乐般的绚丽色彩。

幸福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当高更沉醉在梦幻般宁静的海岛上,辛勤作画,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收获时,一系列难以排除的问题接踵而来,扰乱了艺术家的伊甸园生活此时,高更带来的钱只剩下45法郎了,已无法继续逗留下去多年的拼命作画将高更的身体逐渐拖垮,他已明显体力下降,视力减弱。

过度的烟酒使他的心肺隐隐作痛,加上土著女人不断光顾他的床榻,这种无节制的情欲使他元气大伤另外,虽然高更厌恶浮躁的欧洲,但他思想深处仍与文明社会一脉相通,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也渴望得到那边的消息长期苦行僧般的孤独生活使他焦虑难耐,内心时常涌动出怀旧和惆怅。

1893年8月,45岁的高更无奈离开了塔希提这梦幻之岛,依依不舍地告别他的土著妻子——有孕在身的泰弗拉,乘船返回法国他满怀深情地写道:“再见了,真挚的土地,和谐的土地,这块充满美和自由的土地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我仿佛年轻了20岁,现在,当我要离开时,已经比来的时候变得‘更野蛮’,但是也变得更聪明了。

船渐渐驶离码头,高更看见慢慢远去的泰弗拉早已哭得疲惫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的悲伤。泰弗拉坐在礁石上,双脚触着海水,佩戴在头上的花已掉落在膝盖,正悄悄萎谢。高更心中升起无限的眷恋之情。

画家王衍成与您分享现代艺术之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