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端午节的图片(古人过端午节的图片)没想到

同为传统节日,比起没有假期的元宵节,端午节的存在感强了很多,先不说三天假期,光是粽子的“甜咸二党”之争,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端午节的图片(古人过端午节的图片)没想到

 

同为传统节日,比起没有假期的元宵节,端午节的存在感强了很多,先不说三天假期,光是粽子的“甜咸二党”之争,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关于端午节的讨论可不止粽子的口味那么简单——端午节纪念的是谁,不同的地方又是如何庆祝的?知道了这些,才能说你了解端午节。

图源:soogif#1 到底在纪念谁?最广为流传的端午起源说法是祭祀爱国诗人屈原,但也有人认为端午是为了祭祀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人,随公子重耳出逃,他在最困窘的时候曾割腿上的肉侍奉君主饮食历经十九年流亡后重耳重返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却选择隐居休绵山。

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受赏,放火烧山,火势绵延数里,三日方熄,最后人们发现介子推抱树而死晋文公十分后悔,下令五月五日不得生火这个说法在北方较为常见不过,也有人认为纪念介子推是寒食节而不是端午端午起源于纪念伍子胥的说法则流传于苏州一代。

最早是《曹娥碑》记载:“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伍君就是伍员,字子胥,后世称为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末年楚国贵族,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孤身逃往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他为吴国建造了大城和内城姑苏古城,还主持挖掘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

胥江至今仍然滋润着两岸人民,所以苏州人民怀念伍子胥,纪念伍子胥

江苏苏州,端午佳节,伍子胥祭祀仪式在盘门景区内的伍相祠举行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还有传说端午是出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曹娥是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是当地巫祝,五月五日于舜江逆涛迎神,溺亡,尸骨无存。

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十七天后,投江而死后人在端午纪念她,并改舜江为曹娥江,她所居住的村镇为曹娥镇也有学者认为,端午节的起源与历史人物没有太大关系,它起源自浴兰节,或者夏至西汉礼学家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大戴礼记》中提及:“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则明确说道:“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同时也提道:“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按这种说法,吃粽子的是夏至而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认为夏至就是端午

福州三坊七巷,将菖蒲和艾草浸泡在清水里用洒净仪式代替兰汤浴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2 健康平安最重要虽然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五月五日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存在,最早是在东汉东汉末年的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明确指出:“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

”五月在春夏之交,气候湿润多变,蚊蝇滋生,但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落后,人们容易生病死亡,所以古人视五月为“恶月”,会在这个月采取各种手段禳毒避瘟,去灾除病而应劭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群雄并起,战乱连年,所以当时风俗除了驱邪避鬼,还希望能够远离兵祸。

湖北宜昌高校学生编织五彩绳共庆端午节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刚刚提到的五色丝也叫长命缕、续命缕,或避兵缯;后来还有叫延年缕、长寿线、续命丝的从这些名字中就能看出古代的人们对于平安长寿的渴望到南北朝,除了兰汤沐浴之外,《荆楚岁时记》中还记载,人们采艾草,扎制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以禳毒气 ,又用菖蒲泡酒喝。

艾草有挥发性芳香油、鞣酸、氯化钾、树脂等成分,有杀虫、除寒、去湿的功效,而菖蒲温辛,能祛秽灭菌这两种植物对于夏季一些外感病有治疗的功效,所以成为端午最主要的辟邪节物#3 龙舟竞渡,开赛!龙舟竞渡的习俗在汉代形成。

划手们划着一种叫“飞凫”的快舟,分为“水军”和“水马”,在水中展开竞赛老百姓则换上盛装,在地方长官的带领下祭拜过屈原后,前来观看比赛

图源:soogif宋朝是端午竞渡的高峰期宋太宗扩建金明池,起初是为了训练水军,但是很快,它就变成了龙舟竞渡的发生地,连宋太宗自己都兴致勃勃前来观看人们在水面的终点处插上一根竹竿,竿上缠锦挂彩,称为“锦标”。

竞渡的船只一字排开,以鼓声为号,首先到达终点取得长竿锦标者为胜,所以又称之为“争标”这样的比赛,北宋时汴梁城 ( 今开封 )的金明池每年春季三月十八日都会举办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朝廷会预先在二月末,由御史台贴出皇榜预告,号召京城百姓们前来观赏。

比赛当日,汴梁城的百姓们都赶着来看龙舟赛北宋词人黄裳就描写了现场“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的场景,可见现场热闹非凡

龙舟夺标图 崔护、程宗元/绘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中(珠江三角洲)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 ( 从初一到三十 ),乡乡有之”广州东莞的龙舟月,是当地影响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文化活动。

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举行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并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竞渡的日子#4 古代奥林匹克:射柳辽国有端午射柳之俗,流传延续到元代射柳的流程是这样的:先是以手帕标识自己要射的柳枝,然后将柳枝中上部去掉青皮一段,露出白色内皮,作为靶心,之后就是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去射柳枝被削白的部分。

射断之后,骑马而至,手接断枝者为胜;能射断柳枝而不能接到的次之;至于射中青皮的,射中而不能射断柳枝,和没有射中柳枝的,都算输这个难度,恐怕比现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射箭项目还要难

图源:拍信创意明代端午也有射柳,但是和辽元时期又有不同明代周宾的《识小录》中记载永乐年间,宫廷射柳是将鸽子装在葫芦里,弯弓射葫芦,射中了,葫芦破开,鸽子就会飞出来,以鸽子飞起的高低决定胜负——真是为小鸽子捏一把冷汗。

#5 过节方式大不同和现在全国统一的三天假期不同,由于端午节起源于各地,所以古代不同地区的过法和时间也不一致。

图源:壹图网比如在屈原的出生地秭归,端午也叫端阳,包括五月初五的头端阳,五月十五的大端阳和五月二十五的末端阳相传屈原投江之后,秭归百姓便划船远赴洞庭,与洞庭百姓一起寻找他的尸身,最终并没有找到,就只能带着他的衣冠回到故乡,修建衣冠冢。

因前后历时二十天左右,所以端阳节也前后历时二十天秭归人民会在这一天走访亲友,举办诗会,以诗祭奠诗人,也是很风雅了而在屈原投江的汨罗,人们则有另外一套祭奠方式在五月初五的早上,汨罗江边的一家之主便会争先到江边挑一担江水回家,称之为“抢龙水”。

龙水到家之后,家中老小用它洗脸梳头,也洗澡沐浴,据说是能洗去一身病痛

湖南岳阳,汨罗江畔,奋勇向前的龙舟丨图源:签约摄影师/IC photo汨罗地区的龙舟也有自己的特色主木必须是偷来的,叫神木,只有神木制造的龙舟,才能在比赛中取胜;龙头所用的木材必须是优质的樟木,他们会精挑细选一个时间来雕刻它;龙舟竣工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叫“亮舟”。

亮舟是自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开始大锣大鼓,每隔一个时辰响炮一次,到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为止尽管端午节起源于我国,且历史久远,但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了全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深度思考随着各方努力,中国端午节终于在2009年10月成为我国首个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假期时,也不能忘记对它的传承和保护,不要让节日背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被慢慢遗忘作者介绍青芒,科普作者,传统文化爱好者,著有长篇小说《补天手》和《首席拍卖师》·END·☞有机牛奶,到底好不好?。

请将您感兴趣的问题留言告诉我们,今后将为您解答!编辑:任雅琳审稿:李婷文章为重庆科技馆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