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安徽建筑大学是几本(合肥安徽建筑大学是几本)太疯狂了


「本文来源:合肥晚报」我们知道,闻名于世的“徽州文化”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徽派建筑它始于宋,盛极于明、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流派之一安

安徽建筑大学是几本(合肥安徽建筑大学是几本)太疯狂了

 

「本文来源:合肥晚报」我们知道,闻名于世的“徽州文化”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徽派建筑它始于宋,盛极于明、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流派之一安徽建筑大学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徽派建筑文化的研究、传承及创新发展等工作。

据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古徽州地区一府六县拥有明清以前古建筑23000余栋现存最早为宋代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遗存,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规模宏阔壮观,影响广泛,值得人们研究、保护并传承。

安徽建筑大学对徽州古建筑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时期在安徽建筑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合工大建筑分校一九八六年工作总结》中,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开展本省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我校结合教学实习,对黟县西递村古民居进行了调查,并测绘住宅50多户,取得图纸近百张,拍了幻灯,撰写了一些专题论文。

其中《黟县西递明清家具》一文参加了省第五次考古学会年会交流”

△1987年成立古建筑研究所的相关批文(安徽建筑大学档案馆供图)而在1987年,也就是安徽建筑大学复建后的第二年,学校就成立了古建筑研究所,以致力于研究徽州传统聚落发展与演变,汲取徽州传统建筑精华,挖掘区域规划与建筑设计、建造技艺等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展徽州聚落适应性改造与保护研究,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文化。

2009年成立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古建筑研究所更名为徽派建筑研究所后,学校对于徽派建筑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更是有了长足发展据相关档案记载,在开展徽州建筑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的几十年中,可谓成果卓著。

最值得一提的是主持完成了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涉及徽州建筑原址保护与修缮、传承与创新,以及徽州古村落水系保护利用、微气候调节、数字化等方面,此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同行及相关部门高度评价,为黄山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黄山“百村千栋”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央电视台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长达50分钟专题报道。

△潜口民宅(资料图片)说到徽州古建筑,“潜口民宅”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将原散见于黄山潜日、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又不宜就地保护的明代建筑,集中一起组成明代村落,包括山门一套,石桥、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

“潜口民宅”是全国第一例古建筑异地保护,可以说是徽州明代民居的缩影,中国古建筑的一块瑰宝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正是安徽建筑大学除此之外,安徽建筑大学还完成了“徽州府衙”“绩溪龙川古聚落保护” “西海宾馆”、黄山“玉屏楼”以及“徽文化博物馆”“合肥城隍庙”等一批重点工程应用项目,包括开展徽派建筑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开展徽派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及适宜技术研究,开展徽派建筑环境品质与智能调控研究,开展徽派建筑信息化技术研究等,为古徽州建筑修复保护建设工程利用作出全面示范。

在有关徽派建筑的研究学术成果方面,安徽建筑大学申请了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出版了《徽州传统建筑特征图说》《新徽派建筑作品》《徽州文化十讲》等10余部学术著作同时,编制完成了“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图集”和“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国家建筑标准2项及省级地方标准11项,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为重要的是,在古建筑数字化应用领域,安徽建筑大学开发出了全国唯一一个“徽州古建筑数据库”和“徽州传统建筑特征元素数据库”,开展了徽州古建筑虚拟营建和古聚落虚拟漫游研究,为徽州古建筑聚落的保护利用和各级研究机构开展徽州建筑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为了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在平时的教学中,安徽建筑大学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形成徽州建筑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并由此融会贯通,创造了一系列成果比如,由学校汪炳璋教授参与创作的《盛世黄山图》就曾随“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而《盛世黄山图》就是以世界遗产黄山为题材、徽州文化为底蕴创作的;再比如,学校主持设计的2011西安园艺国际博览会安徽馆就以浓厚的徽州特色,经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评比,喜获国际银奖;另外,还有多项规划建筑设计获全国人居环境金奖。

△安徽建筑大学主持设计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安徽馆(资料配图)

多年来,安徽建筑大学一直以传承创徽派建筑文化历史为使命,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徽州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构建独具特色的徽州建筑文化教育体系,全面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文化,更为宣传推广徽州建筑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最新发布审核:知行 撰稿:朱佩 合肥晚报/程堂义 来源:档案观止 合肥晚报 合肥报业发现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陶欢欢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