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塘沽(天津塘沽阀门有限责任公司)燃爆了
在早年间塘沽永太路上坐落着一个生铁铸造厂,三十年代人们称这个生铁铸造厂为“太古铁厂”,因为这个铁厂是由英国太古船务公司经办的,这个铁厂主要是为太
塘沽有个铸管厂作者:孙清柱
在早年间塘沽永太路上坐落着一个生铁铸造厂,三十年代人们称这个生铁铸造厂为“太古铁厂”,因为这个铁厂是由英国太古船务公司经办的,这个铁厂主要是为太古公司的运输船只服务的,铸造一些船用的零件,铁锚、系船柱及大型齿轮等。
解放后太古公司没有了这个铁厂由私人经办了,专门铸造生铁水管,所以改名为铸管厂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跟随我的父亲赶着大车给铸管厂运煤的时候到过该厂,从永太路由西往东跨过铁路往右拐就到了铸管厂的大门,一个很不起眼的大门,一进铸管厂的大门右侧一个小灰砖门房,左侧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四方形水楼子是用红砖砌的墙,上面有一个两米来见方的英国旗,这个造型图案至今难忘,父亲说,铸管厂这一代是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时的英租界,这是国耻,而这个带有英国国旗标志的水楼子存在了好多年,那时候连我们小孩子看着都很难受和扎眼。
铸管厂不是很大,从北门到南门只有三、四百米,东面靠着海河,有一个东西方向的船坞,船坞里有一艏破旧的拖轮,锈蚀斑斑、面目皆非,只能说是一条鉄船的残骸了,船坞已经被淤泥覆盖杂草丛生,东面的坞门已经用草包黄土磊死了,这个荒废的船坞什么时候填平的我就不知道了。
船坞的南面就是东西方向的院墙了和启新码头只是一墙之隔铸管厂的炼铁高炉和铸造车间都集中在西边的场地和洋灰窑兵营也是一墙之隔一九五八年我上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再次到了铸管厂,那时铸管厂、新港船厂是我们塘沽三中的校外工厂,学校每周二、四是劳动课我们就到这两个厂来劳动。
记得那次劳动是抬土填水坑,两个同学抬一个大框,一上午就把肩膀子磨秃噜皮了,到了下午让我们参观唯一的大车间“铸造”车间,满车间的黑砂子,带着布帽子穿着大头皮鞋的工人们端着赤红的滚烫的铁水再向砂模里浇筑,铁水四溅,钢花飞舞,却也是一个很艳丽场面,我们只是在远远的看着,老师是不让我们靠进现场,怕铁水烫着我们。
铸管厂发达的时候是在一九五六年公司合营后由铸管厂改名为“塘沽阀门厂”一九五八年,那年正是大炼钢铁的大跃进的年代,全国各地都在大炼钢铁为我国实现1070万吨钢而奋斗,街道、学校、都在垒高炉炼钢铁,铸管厂有现成的炼铁炉那就更不例外了。
那年铸管厂招了不少的临时工,基本都是女工,因为那时候正在提倡“妇女能顶半边天”解放妇女的劳动力,所以招了不少妇女同志,她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大块的焦炭杂碎,一时间于家堡、郭庄子、东沽有不少的女同志到铸管厂干临时工,因为我的家住在通往铸管厂南门的那条小马路上,所以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的男女工人上班下班,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炼钢铁不光是有人就行了,而主要是原材料,铸管厂虽然是小型的炼钢厂但是原材料一样都不能缺,铁矿石是冶炼生铁的主要原料,据说在新港路四号码头的铁路线的北面,日本侵华时期万人坑附近,日本掠夺我国的铁矿石就卸在那里,然后在四号码头装船运往日本,那里留下了很多铁矿石,我小会的时候到四码头一带玩,就看到那一片地方都是红色的土地不知道为什么,上中学了,知道那是铁矿石,而这些铁矿石也的确被铸管厂所利用。
后来铁路专用线修进了铸管厂,大量的面包生铁运进了铸管厂,所用的焦炭都是自产,记得是在于家堡西南面的大开洼建立了十几座焦炭窑,这十几座焦炭窑黑天白天地烧焦炭,整天乌烟瘴气、烟熏火燎的仗着那个时候大开洼的周边没有住家,我有时去三块板过河,就经过这一片焦炭窑,没人说清楚这些焦炭窑是为谁服务的,后来才知道这些焦炭都是运到铸管厂炼钢用。
火红的年代铸管厂也确实的红火了几年,后来大批的临时工被解雇了,文革时期被解雇的临时工上访,劳动部也下了批文有一些工作时间长的工人又回厂上班了,我的表姐在东沽住她就属于这批能够上班而且转正的工人,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错过了这个机会。
铸管厂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半死不拉活的从生产生铁铸管到后来生产管道阀门,也是由于质量要求,也只能做一些小直径管道的阀门后来在改革开放以后铸管厂来了能人了,引进了球墨铸铁大口径的蝶阀,而且是蝶阀没有橡胶密封而是直接和管壁结合密封,密封度高,承受很搞。
得压力,因此铸管厂像打了鸡血一样又缓过来了,厂里盈利了,面貌改观了,在于家堡也修建了职工宿舍,厂里的经营也发达了,
九十年代郭庄子小学成立了校办工厂,一位叫王春来的老师是校办工厂的负责人,他提出校办工厂要经营阀门,于是他把在塘沽阀门厂刚退休的老师傅请到了他的校办工厂来,高薪聘请把这套把这套蝶阀制造工艺传了出来,一两年的时间在塘沽就有好几家阀门制造厂,而技术能力和质量标准都不在塘沽阀门厂一下,这一下阀门厂的领导才感到技术力量的流失的重要性和市场经营的紧迫感,对退休的技术人员的保护的必要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校办工厂”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塘沽阀门厂也由于拆迁也离开了于家堡,那些在塘沽阀门厂上班的于家堡、郭庄子、东沽的老职工们相继都退休了,再也没有人提起“铸管厂”这个百年老厂,连阀门厂这个厂名都没有人再提起它,人们淡忘了,只有偶尔遇见我的老同学老邻居高琪基才能提起当年他在塘沽阀门厂上班时我们几个发小到阀门厂找他洗澡的情景,都是老话了,没人乐意听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壶口(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时间和地点)一篇读懂
央视网消息:入汛期以来,受上游降雨增多和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壶口瀑布迎来最佳观赏季,壮观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
北京游乐园(北京游乐园哪里好玩)硬核推荐
北京欢乐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北京十六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由华侨城集团创办,是集国际化、现代化的主题公园。…
- 广州越秀区(广州越秀区酒店推荐)这样也行?
- 善卷洞(善卷洞风景区介绍)全程干货
- 上海佘山(上海佘山别墅)学到了吗
- 尼日尼亚(尼日尼亚是哪个州的)不要告诉别人
- 垂云通天河(垂云通天河游玩攻略)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