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我的爷爷300字作文三年级上册)不要告诉别人
人活一世,绝非草木一秋。尽管很多人都爱这么说,当然说的时候不会带“绝非”二字。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一个人总是要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下一些东西的。但
人活一世,绝非草木一秋尽管很多人都爱这么说,当然说的时候不会带“绝非”二字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一个人总是要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下一些东西的但是要把自己的人生,写成或者说是活成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精彩的书的人,却为数并不很多。
很多人的人生,充其量是一本流水账,有的甚至是一本烂账我写过不少关于爷爷的文字,但是总有种意犹未尽之感我想,这不仅仅是出于骨肉之情世间有这样一种亲人,他不仅能让人感到亲切,还能让人心生崇敬,比如爷爷年龄越大,经历的东西越多,我的这种感受,就越发强烈。
时至今日,我终于有底气说,爷爷,就是那种把人生写成一本精彩的书的人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其中再有比较大的转折起伏,就会更加精彩有趣否则,不免失之单调,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和耐读性正是因为人生之中有了这样的转折起伏,才成就了爷爷后半生的精彩。
又或者说,是把爷爷的后半生,衬托的更加精彩爷爷人生的开篇,并不精彩光鲜,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落魄灰暗曾祖父有三个儿子,爷爷是最小的一个天下父母疼小儿,爷爷自小比较受曾祖父娇宠一些,在吃穿用度方面尽量满足不说,还送他去大城市读了几年书。
在当时,爷爷算是个标准的文化人了娇宠的结果,通常是好吃懒做亲戚邻里们说,爷爷年轻时,是个很“洋货”,也就是喜欢赶时髦的人在村子里,爷爷创造了好几个第一,比如第一个骑自行车、第一个用怀表、第一个穿洋衣服,等等。
在乡亲们看来,什么都擅长,就是不擅长做农活的爷爷,自然有些不务正业、吊儿郎当,不是个正经的庄户人父亲曾经跟我说,小时候有一次家中有急事,奶奶让他去找爷爷找到爷爷时,他正在跟人家玩牌玩到兴头上的爷爷,只是扔给父亲两个铜板,让他自己去买个烧饼吃,然后只顾玩自己的牌。
家底殷实的曾祖父,去世时留给三个儿子一人十来亩地爷爷的两个哥哥,那地种来种去的,数量都见长土改的时候,都成了富裕中农而像爷爷这么个坐吃山空法,那点家产没多少年就给他败光了1938年底,马保三在寿光牛头镇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
马保三拉起的这支队伍,后来发展为威震鲁东,为山东抗日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当时已年近不惑的爷爷,带着不满十四周岁的二伯父,前去投奔了马保三的队伍马保三祖孙三代一起参加抗日起义,在当时传为佳话。
爷爷带二伯父参加抗日队伍,大约也是受到了马保三的感召我曾经问过爷爷,驱使他投身抗日队伍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爷爷没有唱高调,他很实在地说,马保三司令说了,谁跟他抗日打鬼子,谁家每月就可以领到一斗高粱当时爷爷奶奶要操心六个孩子的吃穿,而家里却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庄户人家来说,爷爷和二伯父每月能领两斗高粱的前景,确实比较诱人一些我也曾问过爷爷,跟日本鬼子作战的时候,心里都在想些啥,有没有害怕过爷爷依然没有唱高调,他还是很实在地说,没见过真刀真枪大阵仗的庄户汉子,初次上战场的时候,谁说自己不害怕,谁就是说瞎话。
第一次看见鬼子戴着发着鬼火一样亮光的钢盔、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锋的时候,自己就被吓得腿肚子有些发软爷爷的回答,曾经让我大失所望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受人尊敬的老革命,思想觉悟怎么可以是这样子的!当时我刚开始学着写些东西,受风行一时的“高大全”式文风影响,我本想从爷爷的口中,挖掘出一些闪光的豪言壮语,用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自己的文字添彩增色的。
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有些语言的光芒,只是表面上的而爷爷那些实在到有些土气的话语,其实不用润色,就发散着一种天然的光芒那种光芒,叫做真诚华丽动听的语言,固然可以煽情,但是作用只在片时只有真诚的语言,才具有直击人心的持久感染力。
爷爷告诉我,是部队的熏陶教育,是战火硝烟的洗礼,是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牺牲在眼前,特别是把能写会算的他,当做宝贝一样爱护的教导员的牺牲,才使他彻底忘却了对于战争、对于死亡的恐惧无数跟爷爷一样朴实的庄户汉子,投身革命队伍的动机,也许都不算很高尚。
但是战火和鲜血,使他们一步步走向了高尚,成长为民族的脊梁由不那么高尚走过来的高尚,才是一种接地气的、令人信服的高尚所以,曾经的不那么高尚,并不能掩盖他们后来高尚的光辉,并且使这种光辉更加持久夺目抗战胜利之后,爷爷跟随八路军山东部队北上抢占东北。
他跟随四野大军东征西战,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一直打到祖国的南疆,解放了海南岛后来,爷爷被组织安排去广州做有关接收工作,就此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对自己的征战经历,爷爷惜字如金唯独对转业到地方这件事,印象中他对我至少说过三次。
他说这件事,是为了表达对部队、对自己戎马生涯的不舍之情后来我才知道,爷爷在广州的工作位置,足够重要当得知爷爷在广州工作之后,大伯父居然用独轮车推着奶奶,一路跋涉几千里,硬是靠双脚从家乡赶到广州,找到了爷爷。
我真是很难想象,这一路大江大河、崇山峻岭,大伯父和奶奶究竟是怎么走过去的大伯父也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我没有听他讲过自己千里寻父的艰难经历如果放在一个编剧达人手中,仅凭这段经历,没准儿就能编成一部极有看点的电视连续剧。
在广州,奶奶呆了两三年的时间因为实在适应不了南方的饮食气候,更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为了不拖累爷爷,奶奶提出自己回故乡去生活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自明爷爷没有就坡下驴,借此同奶奶离婚,而是向组织上提出了唯一一次个人请求——调回山东工作。
在当时,进城后离婚另娶的干部,并不鲜见比如村里跟爷爷一起参军的两个老伙计,就这么做了以爷爷当时的条件而言,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是爷爷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对奶奶这样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小脚老太太,很是迁就尊重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从来没有对奶奶高声大气地说过话。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爷爷是在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补偿对于奶奶的亏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是一生的幸运而一个不幸扭曲的童年,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弥补挽回因为爷爷奶奶,我拥有了一个快乐无忧、明净纯粹的童年我从不满一周岁就跟着爷爷奶奶,二老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了我十几年。
我不能想象,如果爷爷也离婚另娶了,我的童年又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回到山东后,爷爷在青岛一家省级外贸单位做了行政一把手爷爷在“文革”开始那年离休,有点奇怪的是,离休后仍然住在青岛的爷爷,居然一次都没有被“造反派”拉去批斗。
后来听爷爷单位的同事说,爷爷在人品工作方面无可指摘,应该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69年,毛主席发出了一条最高指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过后不久,爷爷就在家里召集家属院里的老头老太太开了个会。
在会上,爷爷问那些老头老太太,学了毛主席的指示以后,打算怎么办一个胖胖的老太太,一边抽着烟,一边慢条斯理地说,“你王经理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在座的其他人,都点头不迭地随声附和当时我已十多岁,对这件事印象极深。
会后没几天,爷爷就向单位提出了回故乡定居的申请随后,单位派了一辆大卡车,装上家里不多的家居杂物,拉着我们回到了故乡爷爷和奶奶坐在驾驶室里,我和来接我们的大伯父,就坐在露天的车厢里当时还有些春寒料峭,对于这一趟旅程,我同样记忆深刻。
过后很久我才知道,整个单位就走了我们一家毕竟毛主席的那条指示,只是倡导性的,而没有转化为强制性的政策规定爷爷在青岛工作了那么多年,却没有在那里留下块砖片瓦,也没有为一个亲属后代安排工作每每谈及此事,亲戚们都觉得十分可惜。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也曾经这样以为过对于承载了我太多童年快乐的美丽岛城,我自然无比眷恋怀念如今,我想我真正理解了爷爷爷爷那么做,既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斗气之举,而是因为他真正达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该是你的东西,你自然就会得到它。
不该是你的东西,就不能去枉费心思对于做过的事情,只要问心无愧,没必要耿耿于怀”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不止一次听爷爷说过这样的话回到故乡之后,爷爷把很大精力放在了自家的小菜园子里在那个小小的菜园子里,爷爷翻地种地浇水施肥,乐此不疲。
也是到后来我才明白,年轻时被乡亲们认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像个正经庄户人的爷爷,是在用自己的余生,来弥补对于这片生他养他黄土地的亏欠在一个人的心底,只要潜伏着热爱土地的情结,迟早是会被唤醒的除了在园子里种一些茄子辣椒西红柿之类的蔬菜,爷爷特别爱种向日葵,每年都种。
每当园子里的向日葵绽放出一片夺目的金黄,爷爷常常会拄着一把铁锹或锄头,久久地凝视着那片绚烂,一言不发,宛如一尊雕像那景象,如今依然会清晰生动地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听奶奶说,跟爷爷一起参军的二伯父,就特别喜欢向日葵。
参军之后不久,爷爷就跟二伯父分开了此后直到二伯父牺牲,父子二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再也未曾见过面我想,爷爷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身为抗日英雄、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子的祭奠与怀念关于这些,爷爷并没有说过。
一本好书的境界,就是能够让人用心去悟在故乡,爷爷比较喜欢去赶集在集市上,爷爷常常去买邻村一个老头的鸡鸭,或者鸡蛋、鸭蛋什么的那些东西,都是那老头自家养的买他的东西,爷爷从来不挑拣,也不砍价跟爷爷赶集的时候,我就看到过,爷爷坐着个小马扎,跟那老头聊得很热乎。
爷爷坐的那个小马扎,是那老头专门给爷爷预备的两人一边聊,一边换烟抽爷爷把卷烟给他抽,自己抽他的旱烟袋有一回,爷爷买了那老头一只鸡回家之后,大伯父埋怨爷爷道:“这是只瘟鸡啊,您没看出来?”爷爷说,“我还不知道是瘟鸡?我不就是想帮帮他嘛,他家的日子那么难。
”那老头唯一的儿子,也是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两个女儿嫁的人家,家境也都很拮据因而,老两口的日子很是紧巴爷爷去世之后,那老头长叹一声:“那个好心的老汉走了,这集赶得没意思了”此后,竟再也不去赶集在离休前,爷爷就是行政十四级。
按当时的标准,属于妥妥的高收入阶层爷爷虽然收入比较高,但是从来不攒钱我也从来没见爷爷用过钱包,他总是把钱用块小手绢一包,装在上衣口袋里了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动作,其实折射出了爷爷对于金钱的达观“钱这东西,什么叫多,什么叫少?一个人要是不知足,就会对这东西没个够。
再说这东西救急不救穷,谁有急事就应该帮他一把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哪花哪了有些人光知道攒钱,说不定人一走,还会给后代多余制造些矛盾呢”爷爷曾对我如是说爷爷的孙辈,多达二十余人大家公认,爷爷奶奶是最疼我的。
自己的孙辈有上学、参军或者结婚的,爷爷一般都会给他们买块手表,或者一辆自行车什么的唯独对我这最疼爱的孙子,爷爷从来没有买过值钱的东西爷爷给我的最珍贵东西,就是部队奖励给他的一支大金星钢笔那是我考上大学之后,爷爷特意送给我的。
他说,我是我们这个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用这支笔比较合适遗憾的是,我却不慎把这支笔给弄丢了,追悔莫及啊!对于爷爷不给我买大件这件事,我曾经很是委屈,爷爷不是最疼我的么?有一次当我表现出不悦之后,爷爷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知道你不高兴了,你应该知道,对一个人真正的关心疼爱,不在于给他多少钱、买多少东西。
大家都知道我最疼你,如果再给你买这买那的,大家又会怎么想?我这也是为你好啊再说了,你爸妈都有工作,条件比他们好很多我也应该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不能光锦上添花不是?”同样是在很久以后,我才真正读懂了爷爷那番话里的含义。
1983年暑期,单位邀请爷爷回青岛疗养因为正在休暑假,爷爷就让我跟他一起去这是爷爷唯一一次回青岛疗养,按照规定,他是每年都可以去的到了青岛,单位安排我们住在栈桥旁边的一家宾馆里,房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电视,还铺着木地板。
以当时的标准而言,绝对够高档豪华我正在暗自高兴呢,爷爷却打发我去问服务员,这房间每晚多少钱我不由有些疑惑,爷爷一向不计较这些的,问这干啥?疑惑归疑惑,我还是去问了服务员告诉我,每晚八十元我告诉爷爷之后,他啥也没说。
第二天一早,当单位负责接待的同志来了以后,爷爷对他说,这个宾馆太贵,还是换一家住吧接待同志说,这样的标准符合财务规定,再说其他老领导来了,也都是住这样的房间相持不下之际,爷爷就有点发急,给了人家两个选择:要么换宾馆,要么自己立马收拾行李走人。
无奈之下,人家只好给我们换了一家宾馆,房间里既没卫生间、也没电视,每晚不到三十元事后我对爷爷说,“既然按规定能报销,咱们非得让人家另换宾馆,反而是给人家添了麻烦,说不定人家还会反感呢再说人家即使有点看法,也不会说到当面的。
背后说的话咱又听不见,何必顾忌那么多呢?”爷爷的回答,于大白话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不怕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人,要么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要么就是没脸没皮的无赖我这么做,他们当时可能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是总归会理解的。
”很多人年老之后,都会变得固执偏激爷爷却不是这样,他始终开朗乐观,也没有不少老干部特有的那种古板威严,大家都喜欢跟他聊天开玩笑家中的晚辈们,都很敬重爷爷、听他的话,但是都不怕他从爷爷的身上,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要靠他的人格,而不是故作的威严。
有些人看上去感觉让人挺害怕,但是我知道,那绝对不是真正的尊重得闲的时候,爷爷喜欢招呼几个晚辈玩扑克,玩起来输多赢少赢的时候,高兴得开怀大笑输的时候,从不着急抱怨爷爷过世之后,每当回想起同他玩扑克的情景,我都会后悔不已——当时玩牌为啥那么认真、那么吝啬,不让老爷子多开心大笑几回呢?。
虽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性疾病,但爷爷看上去一直很健朗耄耋之年外出赶集什么的,都还健步如飞,让我们这些小青年追赶起来,都有些吃力有不少亲戚邻里如此感叹:还是队伍上锻炼人啊,看看这老汉,年轻的时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如今这么大年纪了,身子骨还这么壮实亲戚邻里们说的没错,但是不够全面没有淬炼,就没有蜕变革命队伍、征战生涯带给爷爷的变化,并不仅限于体格层面爷爷的辞世,也颇有些与众不同去世的前一天,他还一切如常,傍晚还扫了一会儿院子。
入睡后,嘴角带着满足笑意的他,再也没有醒来这一年,爷爷九十一岁自感平生无悔的他,辞别人世的方式也这样平静无悔但爷爷的突然辞世,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老觉得来日方长,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孝敬他老人家,子欲孝而亲不待啊!。
爷爷有比较严重的偏头疼病和高血压,需要常年吃药,医药费又多年没有报销因为事发突然,他们单位来处理丧事的同志,来不及多取钱,只带了三万块钱他们担心不够,又专门去县里的老干部管理部门借了两万块结果大伯父翻来找去,只凑了八百来块钱的医药费单子!看着这些简陋粗糙的小纸条,那两位同志感动得涕泗横流:“王经理太自觉了!怎么五六年才用了这么点医药费?真是太让人受教育了!”。
公私分明境界的形成,靠的是点点滴滴的长期积累爷爷认为不应当由公家报销的药费,是绝不会去开发票的爷爷在农村的晚辈们生病吃药,他老人家就是自掏腰包资助他们,也不允许他们借用自己的名义虚开发票,去占公家的便宜。
虽然我写了不少关于爷爷的文字,自己也已经步入了老年阶段,但我却觉得,对于爷爷这本精彩的书,我依然没有读完,更没有读深读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要继续用心去研读体悟,爷爷这本虽然没有公开出版过,但是精彩动人的书。
作者简介:王离京,男,笔名谷荻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壹点号谷荻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一起出发吧(一起出发吧免费观看完整版)这都可以
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中,你是否常常忘记要取悦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一套期待已久的时装造型,一个万众瞩目的展示舞台,每一个曾…
-
三人游(三人游戏steam)这样也行?
老实说,今年的Q2季度好游戏是真的不少,有迪士尼的IP游戏,还有《我的世界:传奇》《红霞岛》等等让人期待的作品。…
- 新年贺词(70大寿贺词)这样也行?
- 我家的春夏秋冬(我家的春秋冬夏)万万没想到
- 寒假趣事400字作文(寒假趣事400字作文过年)干货满满
- 三生三世难相忘(三生三世难相忘大结局)快来看
- 一物生来真奇怪(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猜谜语)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