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岳王庙(岳王庙在哪个地方)深度揭秘

虽说也叫“岳王庙”,但几乎没有那辆公交车上播报“岳王庙”,人们总是听到说:“岳坟到了……”“岳坟”,在栖霞岭的南麓、西湖的西北角、北山路的西段,

岳王庙(岳王庙在哪个地方)深度揭秘

 

我在7路公交车的“岳坟”站下车;这一站也叫“岳王庙”,可以到达的公交车有很多。虽说也叫“岳王庙”,但几乎没有那辆公交车上播报“岳王庙”,人们总是听到说:“岳坟到了……”

“岳坟”,在栖霞岭的南麓、西湖的西北角、北山路的西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杭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站在站牌下,我有些迟疑,因为在我的对面,跨过北山路,就是杭州人引以为豪的“岳王庙”;而在我背后的咫尺之地,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虽说是在7月的大伏天,这里依然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我身边站着一对父女,他们是和我从同一辆公交车上下来的女儿稚气地说:“爸爸,我想先去看荷花”父亲微笑着,语气和蔼却不失坚决:“不,我们先去岳庙”我听了有点惭愧,不再犹豫,拔脚向通往北山路北侧的地下通道走去。

岳王庙的大门面向西子湖畔最有文化气息、最美的街道北山街;它是一个重檐歇山顶的亭式门,门厅的前柱上镌刻着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文韬武略,20岁时入"敢战士"从军,三十二岁时,就凭借襄、邓大捷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

他追随老将军宗泽南征北战,屡立军功,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金人灭辽,入侵南宋,他率领的“岳家军”是最主要的抗金力量。他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他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甚至连金军都敬佩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在北伐中,他率领的军队成功收复了襄阳周围的六州和洛阳周边;而后更是剑指开封,离雪耻仅一步之遥。

旧庙然而,毕竟是“靖康耻,犹未雪”;于是, 他视三十年来个人所成就的功名为“尘与土”,念念不忘北伐大业,决心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喟叹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进入门厅,是一个四方的院落,有一长23米的石板道引向一个大殿,也是重檐歇山顶,两檐之间悬挂着叶剑英元帅手书的匾额“心昭天日”。

岳飞被陷入狱,秦桧等人怕民众不服,给他加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策动兵变”、“拥兵自重”、“企图谋反”……但他自觉无愧于国家,宁死不从临刑前,他悲愤难平,在供状上留下“天曰昭昭、天曰昭昭”八个绝笔大字。

大殿内的岳飞彩色塑像,气宇轩昂;殿中高悬的“还我河山”匾额,为岳飞手迹。

在大殿的天花板上,绘有“百鹤图”,373只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岳飞浩然气节的象征。正殿后面两旁,有巨幅壁画,其中岳母刺字那一幅看起来格外熟悉。

靖康元年(1126)九月,金人再次大举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在这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危急关头,年轻的岳飞毅然告别妻儿老小,第三次从军,再次走上了保家卫国战争的第一线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尽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把国家事业时刻谨记在心。

岳飞初入狱时,主审官何铸看见他背上这四个字,为之动容,又发现岳案证据不足,实为冤案,便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然后,改由万俟卨主审这个案件。

大殿前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庑殿。右侧殿是用来祭祀岳飞的大将张宪的。

张宪是岳飞的主要助手,他是抗金救国的战火中从下层成长起来的将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自建炎未至绍兴初,已是岳飞的主要助手,后张宪与牛皋取得随州大捷。

右侧殿内是岳飞长子岳云的雕像。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12岁的岳云从军,成为张宪的部下。

岳云像绍兴和议之后,秦桧唆使其同党万俟卨向宋高宗呈上一道捏造岳飞抗金时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的奏折。此后秦桧再收买张俊、王贵、王俊去诬告岳飞儿子岳云曾写信给张宪,欲与之共同发动兵变。

绍兴十一年九月,张宪被捕入狱;十月岳飞、岳云两父子也被骗入狱。岳飞死后的第二天,岳云和张宪也都被斩首,时年张宪不到四十岁,岳云只有23岁。

庭园中间,有一石桥名“精忠桥”。过桥,有一道墓门。进入门内,是一个白墙黛瓦的大照壁,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

站在院内,回头看时,见幕门两侧有门联,上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而照壁上是明人洪珠书写的四个黑色大字——“尽忠报国”。

院子里有岳飞的坟墓,墓碑上雕刻有“宋岳鄂王墓”;左侧是岳云墓,墓碑上书“宋继忠侯岳云墓”。有甬道通至墓前,道旁列石人、石兽阵。

坟墓对面的台阶下左右两边各有一对白铁铸的人像,左边是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右边是张俊和万俟卨,四人都反剪双手,面墓而跪万俟卨接审岳飞案件后,对岳飞进行了刑讯逼供逼供未成,又罗织搜剔了所谓“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岳飞一举定为死罪。

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认为岳飞无罪,与万俟卨竭力争议,均遭罢官处分布衣刘允升上书为岳飞申冤,被下大理寺处死已经辞官在家、明哲保身的老将韩世忠按捺不住,去问秦桧岳飞何罪,秦桧含糊地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2年农历十二月廿九的除夕之夜,宋高宗下达命令: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这一年,岳飞才39岁。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岳飞被杀,百姓们都为之哭泣,大学士张伯麟在太学墙壁上题字:“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岳坟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背负其遗体逃出临安城,至九曲丛祠,葬于北山之溽。

21年后,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赵昚即位鉴于民意,孝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为岳父平反昭雪在第一道平反的诏书中,他赞扬岳飞“能事上以忠,御众有法,不自矜夸,余烈遗风,于今不泯”并且深受人民的爱戴:“师行不扰,动有纪律,道路之人,归功于飞”,而且太上皇赵构对他也非常欣赏和怀念:“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之不忘”,另外还提到“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

”三个月之后,孝宗再次下诏书,说“名之难掩,众所共闻”。冤案既已得到平反,宋廷将岳飞的遗体以礼改葬于西湖栖霞岭下。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西湖北山的智果观音院改为“褒忠衍福禅寺”,用以表彰岳飞的功业;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又改“褒忠衍福禅寺”为岳王庙,并赐额“忠烈”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进行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成为现在的岳王庙。

环顾左右,见岳王坟的四周大树成荫,芳草萋萋。

我想到后来的事情:蒙古人把金人赶回东北,南宋也被蒙古人所灭,金人的后代满族人兴起又衰落,现代中华民族人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蒙、满、汉三族人的交融在一起的血液,岳飞地下有知,该做何感想!走出岳庙,见似火的夕阳,映照在北山路对面的西湖水里。

亭台、楼阁、小桥,晚霞,全都倒映在湖水里,组成一幅幅神奇的水彩画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登上黄鹤楼,创作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抒情感怀词。

高宗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曾向朝廷提出请求增兵,以便伺机收复中原,但他的请求未被采纳,——这真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岳飞虽然被陷害致死,但他生前联合抗金军民,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河山,维持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所做的不懈努力;人们也不会忘记,他气贯山河的民族气节!岳飞精神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