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和小说的区别)速看
有人将18世纪之前的准小说称为\x26quot;散文虚构故事\x26quot;。欧洲语境以小说之父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等为首的作品称为真正的小说, 也以塞万提斯将短篇叙事发展为长篇小说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哪些方面的改变使小说成型?现代主义下散文和小说为何模糊界限?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有人将18世纪之前的准小说称为“散文虚构故事”欧洲语境以小说之父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等为首的作品成为真正的小说,也以文艺复兴时期塞万提斯将短篇叙事发展为叙事性更强的长篇小说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哪些方面的改变使小说成型?现代主义下散文和小说为何模糊界限?。
1如果要分文学批评的时期来论,传统小说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小说,定义是不一样的通俗讲,越到现代的小说越不像小说,像散文,像诗,像碎片1.1传统小说现在在文献里查小说的定义,至少有一半会说,小说具备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或者另一版本,小说六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是,这只是传统小说的定义具体可以看往期推送: 答读者问 | 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区别:毛姆和加缪 "18世纪"是欧洲语境里小说理论的一个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的笛福、理查逊、菲尔丁之所以被称为英国现代小说之父,是因为他们共同呈现的小说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不管故事是否完全虚构,人物必须是活生生跃然纸上的完整的人物,情节引人入胜维多利亚时期承袭了这一个内核,正式成为小说的时代。
我最推荐读毛姆的小说理论,比如这本书:K.K.Sharma (1981). Tradition In Modern Novel Theory. 毛姆是坚持传统小说标准的一位文学家,像Arnold Bennett, Galsworthy。
他传承的是很多18-19世纪的英国小说家的理念,比如理查逊,斯科特,简奥斯汀,狄更斯,萨克雷,托马斯哈代他的小说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8世纪的叙事结构和理念第一,故事情节是小说的核心,线索是小说的骨干。
故传统小说必须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有人物、环境、情节,有起承转合第二,写作目的是讲好故事,继而通过故事表达内核第三,重要任务是塑造鲜活人物和创设戏剧化情节第四,对话的推动作用是凸显的,分段也因为对话而更加破碎。
等等,还可以列举很多传统时期来说,这四点足可以让传统小说区别于传统散文至于散文,体裁较为广泛自由,苍蝇之小、宇宙之大皆可取为素材另外,散文的布局不拘一格,结构主义意义上的那个“结构”不须严谨,亦不用遵守诗歌的格律和押韵。
不以讲故事为任务和目的,不以塑造鲜活人物为任务,所以可叙述、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可单一侧重,也可综合运用,表达手法比小说更多元化参考英语专业常年躺枪课文——伍尔夫的《飞蛾之死》(The Death of the Moth)。
1.2现代主义时期的小说到了现代主义,我刚刚说的那些传统小说理念几乎全都可以推翻小说三要素/六要素不一样,乃至没有人物不一定是完整的、鲜活的,是变形的,是高度抽象化概念化的故事情节不再是小说的内核,不再是带来阅读乐趣的,更多的是荒诞。
结构上的开端发展结局也被打破,破碎化叙事、戛然而止的结局、混乱随意的线索、流动的故事发展、模糊的结局加上多视角多叙事的创作理念,现代主义使得小说失去了许多传统特质非线性叙事、不完整的“开段-发展-结局”、不老实地交代故事、打破了实与虚的界限,。
这种情况下,一旦散文借助一点点叙事性,就很难和小说区分开了举例说,如果我们以传统小说的视角来看伍尔夫,许多作品是算不上小说的,其叙事角度、语流和韵律更像是散文诗,哪怕是结构主义最爱拿来举例的小说《海浪》(The Waves),也像一部交响起伏、用音乐结构串联的、讲求并列故事内在联系的散文诗。
1.3后现代主义就不说了,它讲求破不讲究立,只会反叛标准而不讲求标准,而且鼓励文体之间的模糊界限所以不能给出框架1.4现代小说与敘事性散文稍微说说“叙事性散文”在这里我说一个常见误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与叙事性散文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故事的真假,而在于故事的呈现方式。
第一、戏剧表演的呈现故事通过人物的大量对话、动作直接「演」给读者看就这一点而言,小说比散文接近戏剧第二、事件的呈现叙事性散文和小说的故事都由一连串事件组成,但散文倾向于着眼先后联系,而小说倾向于处理事件之间复杂的联系,诸如作者的伏笔、铺垫、倒叙、插叙、高潮与结束的技巧性设置等。
第三、叙事隐身小说与散文中的「我」是不同的,是否现身和何时现身都有区别我说两种叙事:第三人称叙事观点(Third person point of view):小说在叙事学和符号学中的一大课题就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叙述部分都使用名字或代词「他」,对话时自称「我」,称对方「你」,旁称为「他」。
实现这样的叙事角度,是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一定是作者的叙事者全知全能叙事中,他开了上帝视角,可以带领读者,可以任意转移时空他随时化身为每一个人物,透过不同的人物观照整个故事客观叙事中,叙事者置身事外,只是单纯的故事目击者。
它没有任何感觉,全凭读者体会第一人称叙事观点(First person point of view):小说中的「我」是人物也是叙事者「我」可以叙述内在和外在,但如果是「我」以外的人物,则只能叙述或主观揣测外在动作。
我之前说的,英国现代小说之父笛福、理查逊、菲尔丁之所以被称为是真正小说的开始,是因为他们共同呈现的小说的“真实性”,实现方式就是通过书信体、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观点如果一定要说,可能叙事隐身是一条更明显的小说特征,但也不能说全知全能就是小说叙事的专利。
特别是现代主义鼓励多角度叙事混用、多体裁混用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2还有,小说和散文在文学理论里的概念其实也是被它们的中英文措辞和翻译的不对应给害了在中西文论中,fiction,novel,narrative,essay,prose,小说,故事,虚构类,叙事,散文,这些词,到底哪些是有交集的,有多大交集,什么语境下可以通用,怎么翻译,多大程度上可以相对应,非常不统一。
18世纪以前的“准小说”被称为“散文虚构故事”,在欧美概念里属于fiction,而fiction在中文中极其容易被等同于“小说”Fiction比novel范畴要大,我倒觉得容易出争议的原因在这里欧美语境里,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并称文学四大类别——是prose, novel, drama, poetry这四个词。
但是,prose这个词并不见得和“散文”对应,有时候可以指“非诗歌的文章类体裁”俄国哲学家文伦家Mikhail Bakhtin在Discourse in Novel 里说,Prose is defined as what is not poetry.
可见这里的prose是除了诗歌以外的一种类别,并不一定是散文这样定义是因为古时先有诗歌(史诗、牧歌等),先有诗歌的定义,而定义“文章(prose)” 便是 “不是诗歌的那种文体”更甚,在一些 Literary Theory Anthology 里,戏剧也可以归到prose下面。
综以上3段,我们贸然地用基于/翻译自Prose的散文的定义,可能会有混淆。这也是这两个概念一直有争议的原因。但目前理论界是没有定论的,我们只能姑且混用prose”和“散文”。
推荐文献:Bakhtin, M. (1973). Discourse in Novel. In Emerson,C., & Holquist,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X,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K.K.Sharma (1981). Tradition In Modern Novel Theory. NJ: Humanities Press国立清华大学在叙事理论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研讨会、文献和书籍。
假正经一股污流。负能量发射器。学术界扫厕所的。不定期推荐书。陈小圆公众号:dr_yuuan知乎:陈小圆Weibo: 曦贵妃chen小圆邮箱:dryuuanknows@gmail.com往期推送
打破“天真时代”:德莱塞对美国文学格局的深刻影响 小圆穿搭指南 如何避免在学术会议穿成大堂经理 答读者问 | 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区别:毛姆和加缪 18+预警|为NARS中文翻译操碎心的彩妆试色帖形而上学,不行退学:丧心病狂
博士版2048你玩了吗 发车了 | 几个英美文学公开课资源汇总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多地清理过时计划生育宣传标语(计划生育宣传标语清理工作开展情况)没想到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
-
稻草人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怎么写? 三年级)奔走相告
Hi,我是爱分享的张老师~在育儿路上难的从来都不是搜集学习资源,而是归纳整理消化这些资源以及如何可以带动孩子…
- 稻草人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怎么写? 三年级)不看后悔
- 雨后的故事(下雨天的故事在线观看)一篇读懂
- 我的阿勒泰(我的阿勒泰什么时候上映)越早知道越好
- 我的阿勒泰(我的阿勒泰什么时候上映)满满干货
- 动静(动静结合)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