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词(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词友情的诗句)不看后悔

【专题解释】精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读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两人的感情,了解新月派的“三美论”,欣赏两首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和情感之美。

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词(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词友情的诗句)不看后悔

 

【专题解释】精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读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两人的感情,了解新月派的“三美论”,欣赏两首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和情感之美【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梳理现代文学“新月派”代表诗人、诗歌主张及代表作品。

填表:代表诗人代表作品诗歌主张闻一多《死水》《红烛》诗歌“三美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阅读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社会关系图,概括两人家族和生活上的共同点。

3.阅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人生交集关系表,寻找两人感情经历上的交集点时间徐志摩与林徽因交集大事记1897年徐1岁,出生于海宁硖石镇,富商之家1904年林1岁,出生于杭州,官宦之家1815年徐18岁,与张润之

之女张幼仪结婚1918年徐22岁,经张君劢介绍,拜梁启超为师1920年徐24岁,从美到英;林16岁,与父游欧,结识林长民和林徽因1921年徐25岁,与林徽因热恋,徐妻张幼仪来英林17岁,父女俩不告而辞,回到国内。

1922年徐26岁,与张幼仪离婚为追随林徽音,退学启程回国林18岁,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订口头婚约1023年徐27岁,组织新月社林19岁,林长民、林徽因、胡适等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徐28岁,林20岁,泰戈尔访华,两人任翻译。

5月,全英文泰戈尔著名抒情诗剧《奇德拉》出演,林徽因演公主奇德拉,徐演爱神达玛拉,林长民演春神代塔森,梁思成担任舞台布景设计,徐对林的爱情之火再度燃起陪泰戈尔去日本东京,徐与林痛苦作别梁思成和林徽因去美国留学。

年底徐在新月社活动中,与才女陆小曼相识相恋1925年徐29岁,辞去教职,游历欧洲,拜会哈代等文豪,年底回国林21岁,与梁同时赴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因学校不招女生,林未正式入籍1926年徐30岁,与陆小曼结婚,与父亲冲突,梁启超做证婚人讽刺。

林22岁,同年转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兼修美术1927年徐31岁,与陆小曼同演《玉堂春》林23岁,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徐32岁,与陆小曼合著的戏剧《卞昆冈》,与陆渐生龃龉,先后游历日本、美国、英国,重游剑桥,年底回国。

1928年12月10日发表《再别康桥》林24岁,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与梁思成共同到英国、瑞典、挪威、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考察建筑1929年徐33岁,梁启超在北京逝世,与胡适、梁思成等积极整理梁启超的遗稿。

林25岁,回国任教于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1930年徐34岁,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林26岁,与梁思成参加吉林大学设计,开始考察全国古建筑同年,林徽因病,徐去沈阳探望1931

年徐35岁,林27岁,由徐引见金岳霖,从此与金结下深厚的友谊徐11月19日当晚去参加林徽因在北平举行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途中大雾,飞机失事罹难徐逝世后,保存徐志摩遗物《康桥日记》,梁思成遵嘱到现场捡 。

“济南号”木板一块,林徽因挂在卧室,直到去世1932年林28岁,怀念徐志摩,写《别丢掉》1934年林30岁,1934年4月5日发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创作原因有不同说法1945年从1930年到1945

年,考察全国各地建筑,写作《中国建筑目录大全》,解释有“天书”之称的《营造法式》颠沛流离,工作劳累,肺病复发1946年回北平,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51年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53年为抢救北京古建筑,与时代主流不协,夫妻俩被批判,林与吴晗争吵,病情恶化1955年林徽因因病逝世,享年51岁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组成4. 朗读《再别康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偶然》《别丢掉》各。

5遍。【学习任务】

第一教时任务一、梳理与交流:熟悉身世与交集活动1.教师播放PPT(徐、林社会关系图),稍作解释提问:你们能发现他俩的家族和生活有多少共同点?多多益善学生回答,教师梳理总结:(1)郎才女貌,家世显赫(2)留学欧美,经历相近。

(3)感情丰富,才气横溢(4)实用专业,文学爱好(5)社会活动积极,专业业绩非凡  ……活动2.阅读人生交集关系表,熟悉彼此身世探究:他俩感情经历上有多少次交集?虚的实的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学生回答,教师梳理总结:。

(1)英伦初识,相恋康桥(2)辍学追随回国,无奈名花有主(3)组织新月,成为同仁(4)陪同泰翁,再度热恋(5)沈阳探访,重续友情(6)梁氏逝世,整理文稿(7)林氏蒙难,著文哀悼(8)星子陨落,黯然情殇任务二、诵读与分析:感受音乐之美

活动1.教师简述背景,学生聆听配乐朗诵1926年年底,一代诗才徐志摩与民国才女陆小曼结婚,1928年,徐志摩与陆小曼渐生龃龉,徐游历欧美,再访剑桥7月底的一个夏天,徐志摩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昔日的朋友都不见了,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

在康桥盘桓低回以后,最后悄悄地离别康桥,坐船回国,在南中国海上,6年前在剑桥的生活图景和美好爱情,又重新在他的眼前浮现,于是写下《再别康桥》,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著名诗篇(播放乔榛老师的配乐朗读《再别康桥》)

时隔三年,1931年11月19日,一心恋着林徽因的徐志摩,当晚要赶到北京参加林徽因的建筑演讲会,因天气大雾,乘坐的飞机撞上济南开山,这个诗歌天才,最终为了心仪的才女,如流星划过天空第二年,林徽因发表纪念徐志摩的诗歌《别丢掉》,第四年,林徽因又发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师播放配乐朗诵)活动2.学生发表听后感,感受旋律之美教师提示:旅法艺术家陈伟农说过,《再别康桥》一个不可缺少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音乐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也是一样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感受这两首诗的音乐之美呢?教师可以从句内的停顿(音步、节奏)、句末的押韵(韵脚、旋律),诗行的复沓(复沓、回环)等角度提示。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PPT):《再别康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句内停顿(音步与节奏)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节奏分明每行的停顿长短不拘,有二字顿,有长句子,但节奏自然而然,浑如天成  句末押韵。

(押韵与旋律)韵式上严守二、四句押韵,每节换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韵到底,尾句必押“an”韵,有温和、静雅、轻柔之美 诗行修辞(复沓与回环)首尾字眼重复,韵脚相同,诗句回环往复,声韵绵绵不绝首尾字眼重复,韵脚相同,有回环往复之美。

“你”字反复出现,凸显亲昵情韵音乐之美节奏轻柔委婉,旋律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读者的心弦任务三、想象与重构:欣赏绘画之美活动1.想象意象和色彩:速读两首诗,划出意象群,说说这些意象在色彩上有何特点,并比较两组意象的画面之美。

男生说《再别康桥》,女生说《四月天》

活动2.体味意境和情意:(1)什么样的意象才可以成为核心意象?这两首诗有无核心意象?(2)你对这些意象和色彩产生怎样的画面联想? (1)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才可以成为核心意象,反复出现的意象一定集中地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如“西天的云彩” “沉默的康桥” “人间四月天” “一树一树的花开”,这两首诗的核心意象都集中地凝聚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2)从画面感觉来说,这两首诗的意象具有纯洁的色彩、柔美的动感与和谐的画面感所不同的是,《再别康桥》是美好的画面中带有哀伤和孤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明媚的画面中带着亲昵和呵护。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PPT):《再别康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意象美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榆阴下的一潭、青草、一船星辉、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等人间的四月天、笑音、春的光艳、早天云烟、黄昏的软、星子的闪、细雨点、百花冠冕、夜夜月圆、雪后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水光浮动的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等

色彩美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光艳、云烟、星子、百花、月圆、鹅黄、嫩绿、白莲绘画美金色,辉煌,斑斓,青绿,闪亮,明丽,渐渐变暗变冷美好的画面中带有哀伤和孤独热烈,新生,蓬勃,美丽,单纯,充满生机,具有赤子般的生命之美。

明媚的画面中带着亲昵和呵护主编:褚树荣编委会:王媛、吕晓岚、李克刚、时剑波、陈亚敏、洪斌、褚树荣(以姓氏笔画排列)本期责编:吕晓岚本期审核:陈亚敏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也可点击公众号名片进入页面,关注并阅读所有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