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地税合并(为什么国税地税合并)怎么可以错过
中税答疑
中税答疑新媒体智库:2010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座谈会确认:“中税答疑按行为导航税法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税收政策内容多、变化快、查询难的问题”,由此奠定中税答疑税法导航的专业地位2013年、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税答疑联合开展“税法送万家”活动,2015年起,为全国200家税务局提供微信新媒体运维,成为中国唯一专做“税务内容服务”的大数据机构。
目录摘要 关键词一国税地税合并重点二分税制的历史三营改增的作用四税制改革利好重点摘要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本文由此详细讲述了从“分税制”走向国地税合并的历史进程、客观条件、改革利好,帮助您更好的理解国地税合并这一改革举措。
关键词税制改革;国地税合并;营改增
一、国税地税合并
三、营改增的作用
所以,如果用国税与地税的分开,标注分税制改革的开始,同样可以用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来理解分税制改革的收尾当年的分税制改革,主要是要解决央地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的问题但是,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营业税并存的税制体系,导致重复征税问题日益突出,亟需通过改革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
所以就有了前几年的“营改增”而营改增,也被财政部认为是1994年以来分税制改革的扫尾营改增后,中央和地方对增值税的分成为50%和50%,征税担子落在了国税部门头上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现了:(1)国税部门不堪重负,地税部门相对轻松;(2)国税征收不得不寻求地税协助。
忙闲不均的征税局面显然不利于提升行政效能,委托代征也会让征税效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中央想到了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就提出“厘清国税和地税、地税和其他部门的税费征管职责划分,着力解决国税、地税征管职责交叉以及部分税费征管职责不清等问题”。
从“合作不合并”到省级及省级以下国税地税彻底融合,可以说,改革从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伏笔。
另外,从征管角度而言,税收信息化让今天国税地税有了合并基础正如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所说,当年实行分税制,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局部利益形成收入混库,“如今,当初的制约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技术条件可以保证税收收入不混库,意味着国税地税可以合并了。
”更深层次上说,每一个阶段的机构调整都会对应不同的改革目标如果说1994年财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框架,那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基础。
“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是在提升治理能力的大逻辑下展开的,也是与“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直接支出比重”的改革方向相一致的。
四、税制改革利好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我们当然很关心,国税地税合并,对谁有利?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部长通道”上认为,这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王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征税机构删繁就简、征税成本降低,可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是为利民;对于企业而言,告别国税地税两头跑也是减负,是为有利企业;。
对于国家而言,统一税务执法标准、共享税务信息,则能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能力,避免税收流失,是为利税利国纵观中国改革历史,其实财政改革一直担当了“先行官”的角色直到今天,无论是政府自身的改革,还是社会改革,财政改革依然要先行。
。所以,对于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我们不能仅仅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机械逻辑去理解,而应该进入历史的逻辑,进入不同改革阶段不同的目标,进入改革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去理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国税地税合并(为什么国税地税合并)满满干货
6月15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6个省级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这意味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
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表包括的内容)不看后悔
EOD投融资模式指的是钱从哪里来?如何来的问题?
- 报关单号(报关单号是18位还是21位)干货满满
- 税率查询(俄罗斯关税税率查询)快来看
- 税率查询(俄罗斯关税税率查询)居然可以这样
- 国地税合并(国地税合并后,联合再次升级的金税三期)一篇读懂
- 国地税合并(国地税合并后,联合再次升级的金税三期)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