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吴震(吴震启)一看就会

吴震启,字永昊,别署通心堂主,寄意“四海通心己任”。祖籍山东济南,生于冀北隆化。笃学嗜古,雅好诗书礼乐;渔猎

吴震(吴震启)一看就会

 

吴震启,字永昊,别署通心堂主,寄意“四海通心己任”祖籍山东济南,生于冀北隆化笃学嗜古,雅好诗书礼乐;渔猎群书,博通翰墨辞章性耿介亢直,豪迈不羁,落落慷慨,友朋如云,声闻流播遐迩吴震启先生幼蒙庭训,三岁始诵习诗文,国文功底深厚,出口成章。

其记忆百无一失,常令人叹服八岁临池,攻唐楷,以颜、柳为基,藉池水尽墨之心刻苦研习,妙得八法,故长有才具继而上追秦汉,钟鼎碑刻,莫不取法,于《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诸刻独有心得,遂可别开蹊径,自辟町畦。

复求魏晋神韵,宗法二王,沉浸《集王圣教序》并二王尺牍,临摹飞动,如是者数十载而未止,诚乃厚积薄发,遂以诗书名于世先生为诗体裁多样,近体古风词曲,皆可信手成章,梗概而有气魄,且使人读之便觉古人风雅,慨然敬仰。

内容丰富,抒情议论,游记亲情,皆挥洒成诗,入情入理作品刊载于《诗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知名报刊杂志上千首,其成就为各大网站及电视台多次报道迄今积诗作七千余首,分爱国篇、题画篇、壮游篇等二十四卷,陆续结集出版。

书法高古质朴,且不乏灵动飞扬,线条雄强厚重,骨力超拔结体开合有度,往往出人意料,观其作品,有若临庙堂而聆黄钟,登嵩岳以对长松诚若皎然论诗所言“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其代表作——自诗自书《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于1995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先生几十年来成就斐然,2008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吴震启奥运诗书展”,并有《震启诗书奥运情》诗集行世,弘扬奥运,情真意切,其深远意义为社会各界称颂不已2009年获中国十佳博客殊荣,出版《在网一方》,融诗书、网络、出版于一炉,别出机杼,令人耳目一新。

2010年应邀同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及古琴演奏大师龚一赴台湾同台北市立国乐团在中山堂中正厅举办《动势》音乐会担纲主演,集诗书乐一体,弘扬传统文化,增进两岸交流,大陆台岛艺术家及学者交口称誉同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设立“吴震启艺术基金”。

2011年应邀为中国进出口交易会110届盛会,创作巨幅《沁园春·广交会礼赞》,并被永久陈列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办公厅、广州美术馆、石鼓阁、广交会、中国广电总局规划院、国防科工局、解放军305医院、中央电视台新址等收藏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多有收藏。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基金主任;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国韵文华书画院首任书法篆刻艺委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校外导师;北京文化学院教授;田汉基金会理事;颜体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首都法律援助公益文化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诗刊 子曰诗社顾问。

【吴震启生活照】

【吴震启书法】

《致吳琳兼答胡玉林》呉門才女有呉琳,穎慧精勤功夫深。指上撫風連地籟,懷中抱月接天音。(空谷幽蘭專場音樂會後三日夜半燈下作/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土笋冻>名曰土笋实则虫,冻液纯淸出月宫。世上谁人能一品,脱胎换骨作仙翁。(永昊)

《贺三〇五医院四十五周年院庆兼答孙世春沙杭刘兆淸诸君》满院欢声聚一堂,蓦然回首亦荣光。前瞻倍感肩头重,梦想铺开大道长。(呉震启)

《老杜东坡联》老杜焉能随俗论,东坡岂肯合时宜。(永昊)

《满庭芳•北海公园西畔作以自白并解嘲》白塔寻空,水思云意,闹市绿荫一园楼台亭榭,石侧桥边莲幽雅无言自适,柳丝上、系满悠然良思后,夕阳漫步,红染半湖船拳拳,三〇五,四分旧梦,六载之前两度相交意,实乃奇缘五谷杂粮吃下,也难防,病痛熬煎。

犹堪慰,诗山墨海,任我做神仙/永昊

《答吕章申先生盛邀赏馆藏书法》皆因感痛风,长眼負初衷。翰墨情怀(远),感君道义同。(岁在甲午之夏于北海公园西畔三〇五医院/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爱兰者说》陋室之中可养兰,淸香足抵世风残。如今事变云何比?草木从来不笑寒。(永昊)

《玉漏遲•夏夜詠懷用元好問原韻》晚來何所事?月光白喚,幽香同繞無絆無牵,一似那歸林鳥忘卻紅塵誤我,任世態、炎涼喧鬧堪朗笑,詩心未倦,仰天常嘯/回首稚子天真,被雨打風吹,漫山奔跑追日拿雲,夜數過星多少夢裏誰曾預想,憑赤手、書壇玩票。

端正好,花甲喜逢春曉/歲在甲午吳震啓

《論筆法》書道千秋韻未窮,誰知盡在不言中。天資學養尋常論,覺悟方得 魏晉風。(歲在甲午夏/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長相思•吊瓶》怕吊瓶,打吊瓶,窗外雨聲夜半停,裝修不忍聽。思安寧,盼安寧,直到天明睡意零,假寐伴熒屏。(喜值醫院裝修,不寐。聽雨,看電視戲作/歲在甲午夏月/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夏夜披卷消暑》春秋多雅士,漢魏少哲人。唐宋高峰起,明清偶足珍。(歲在甲午/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甲午端阳前一日遇雨》雨后京华气转凉,斋中小隐茗同香。无虑无尘追古韵,有情有意过端阳。(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風入松•夏夜》臨窗燈燦噪音稠,夜色漫城游世態炎涼皆入夢,醉還醒、史冊回眸最是無情更漏,誰能半點停留?時光萬慮又千憂,轉瞬幾春秋前緣若踐當珍份,一遲疑、稍縱難求諾許來生共枕,何如此日同舟(時已凌晨三點十五分尚無睡意永昊吳震啓并記)。

《納蘭容若詞譜讀後》五月三十同一天,鴛鴦繼去本同年。若非詞有通靈境,何故如約共土眠。(歲在甲午之夏/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月上風來聯》月上明知詩入夢,風來暗覺墨生香。(歲在甲午之夏/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聞楊雙舉當選西藏自治區書協主席》佛國上青天,初結翰墨緣。楊君何解甲?文武在雙肩。/往歲赴藏,初識楊君雙舉先生。一別經年,忽聞先生解甲歸文,喜而賀之,遂作此遙寄。/甲午夏月/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

《甲午杂诗》万古悠悠一钓台,太公去后几人来?复兴不是黄粱梦,呼唤亲民报国才。(永昊)

《南歌子•讀龍應臺"野火”》暗夜星難寐,依然鼓與呼萬家燈火是誰鋪?好個醉生夢死世間圖冷眼観天地,丹心在玉壶筆鋒如此見功夫,恰似中華幸有夜明珠(歳在甲午初夏小満第三日凌晨/小萬詩齋/永昊/吳震啓讀書心得一則/以爲日課)。

< 雪浪贡茶> 西湖龙井认同源,好水相交碧浪翻。故事流传难细考,百株古树本无言。(永昊)

《偶集甲骨文》仁者乐之。(岁在甲午夏/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日课)

《悼白芳禮》悼念何來數萬人?白爺奉獻見精神。芳香自古存真味,禮在中華即是春。(歳在甲午之夏/永昊/震啓)

《端午懷屈平遇雨而作》雨過天晴雅意多,清風發墨不須磨。滄桑似水皆歸海,苦難如山總踏歌。(嵗在甲午端午/小萬詩齋/永昊/呉震啓)

《凤凰单枞》闻香不见香,韵味觉中长。世事因人异,胸怀可海量。(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甲午初夏品茗不寐而作》品茗消长夜,清香独自闲。诗粮逐岁储,字债总难还。------古之重诗如日之必餐物,唐宋演成世风。缘何今人多索书画而轻诗耳。(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长相思 忆和闵惠芬大姐赴台中山堂中正庭同台参加动势音乐会。责在肩,任在肩,两岸同胞血脉联,情深动管弦。思台湾,念台湾,梦想民族大团圆,惠芬望眼穿。

《贺张飙书展》曾经共一朝,道义本同标。纵有泥沙混,真心挺老飙。(岁在甲午之夏于北海公园西畔三〇五医院/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晓起皇菊》甘活香清最可人,花魁楚楚更传神前缘本是瑶池种,爱恋始结陶令邻(相传光绪十六年,婺源上晓起村江人镜,赴扬州任两淮盐运使,政绩显著,光绪皇帝赏一品顶戴花翎,还乡时,帝赏千金不受,讨取皇家花园药用黄菊,效陶公东篱采菊之(悠然),传种至今,名播四海。

遂作此以记之永昊

<中国作家聚焦质量石狮文学创作釆风活动感赋>泉南是处好风光,史册翻开又一章。昔日丝绸连四海,于今主打換新装。(小万诗斋/永昊/呉震启)

《畫堂春•夏日有寄》歸來倍覺墨生香,藍天灑滿陽光案頭詩頁自珍藏,妙境何量?小恙如同消暑,擇鄰北海西廂百年一夢短還長,無欲則剛(歲次甲午之夏于京華朝陽/小萬詩齋晴窗/永昊/吳震啓數日未作小字似覺悟手生耳/匆贅幾語以記之)。

了解更多请关注人民艺术官方网站www.peoplesart.net.cn-----

----- 联系:13522002001(微信)投稿:1076650263@qq.com(投稿时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及时联系到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