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帝国3序列号(帝国三序列号)不看后悔

接下来的一幕,也堪称美国海军建军以来最高光时刻,最无畏的男人们在这场勇者游戏中,赢走了海面上的所有筹码

帝国3序列号(帝国三序列号)不看后悔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的惊心动魄故事已经世人皆知,而此战中的头号功臣美国海军道格拉斯SBD-3“无畏者”俯冲轰炸机也一直为各大模型厂商争相出品的题材如日本模型厂商长谷川于2019年曾推出的中途岛战役限量版封绘机:。

该机设定为1942年6月4日战役当天,企业号航空母舰搭载的第6轰炸机中队乔治·戈德史密斯少尉(George H. Goldsmith)/小詹姆斯·彼德森一等无线电兵(James W. Patterson, Jr)座机,战术编号B-15,出厂号4542。

无畏登场SBD-2为美国海军于1941年初采用的首款,固定武装为发动机整流罩两挺12.7 mm .50 AN/M2 勃朗宁机枪,而SBD-3又外加后座的两挺7.62 mm .30 AN/M2 勃朗宁旋转式机枪,且增加装甲与自封油箱,迅速取代SBD-2。

SBD-3的后座双管机枪SBD的初战相当窝囊:1941年12月4日企业号航母(USS Enterprise CV-6)结束运送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11战斗机中队(VMF-211)分遣队12架F4F-3与人员进驻威克岛的任务,预计在12月6日返抵珍珠港。

然而返航路径上海况不佳使舰队降低航速,因此在12月7日南云机动部队发动珍珠港攻击时尚在珍珠港外海约在清晨6时日军第一次攻击队起飞时,企业号也出动了第6侦察机中队(VS-6)与第6轰炸机中队(VB-6)共18架SBD-2执行例行的索敌侦察演习,预计在演习完毕后直接降落于珍珠港。

这18架SBD-2就在早上8时左右,与日军第一次攻击队同时抵达珍珠港在极度混乱的情势中,7架遭日军及友军击落或失踪,8名空勤人员阵亡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杜立德中校(James Harold Doolittle)发动东京空袭时,执行空袭任务的第18特混舰队旗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Hornet CV-8)在飞行甲板上系驻16架北美B-25B米切尔轰炸机,因此其舰载航空大队(Air Group)已多贮放于甲板下机库,且飞行甲板空间已占满而无法起降。

于是负责支援掩护的企业号航母则以第6侦察机中队的SBD-3侦察轰炸机群及第6战斗机中队(VF-6)的F4F-3战斗机群执行搜索与战斗空中巡逻,确保舰队不受日军发现或干扰This is for Pearl Harbor!。

SBD在太平洋战争的高光时刻很快就在杜立特空袭东京一个多月后到来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首日,初始阶段美国海军局势不济,3艘航空母舰的道格拉斯TBD-1蹂躏者鱼雷攻击机队首先接敌,在飞蛾扑火般的突击下毫无战果,且近乎全军覆没。

第6鱼雷机中队中队长尤金·林德赛(Eugene E. Lindsey ),他在率队攻击加贺号时被零战击落身亡。

1942年6月4日第6鱼雷机中队中队长尤金·林德赛驾驶的TBD-1座机,序列号0289

6月4日当天出击前的第6鱼雷机中队TBD机群,最后14架中仅有4架返航。

部署于“约克城”号航母上的第3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朗斯·爱德华·梅西海军少校(Lance Edward "Lem" Massey),他在率队攻击“飞龙”号时被击落身亡,此役第3中队的全部12架鱼雷机中仅2架返航。

本照片摄于5月24日珍珠港福特岛,机上标识了一艘他于1942年2月1日在马绍尔群岛击沉的日舰。

1942年6月4日第3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梅西海军少校驾驶的TBD-1座机,序列号0285

部署于“大黄蜂”号航母上的第8鱼雷机中队中队长约翰·查尔斯·沃尔德伦海军少校(John Charles Waldron),6月4日当天他率领的全部15架TBD鱼雷机均被击落

6月4日正在起飞的沃尔德伦,他与机枪手贺拉斯·多布斯一等无线电兵( Horace F. Dobbs)均在当日阵亡

1942年6月4日第8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沃尔德伦海军少校驾驶的TBD-1座机,序列号1506

大黄蜂号第8鱼雷机中队的15架TBD,摄于6月4日上午。这15架飞机后来因为自行脱队而找到日军航母,最终被全数击落。

图中右边的人为第8鱼雷机中队在中途岛战役中的唯一生还者乔治·盖伊少尉(George Gay),摄于1942年6月4日战斗打响前,身后即为他的座机,左边是他的机枪手然而鱼雷机中队付出的巨大牺牲给后续战友带来了攻击机会,随后此战中的美军一号功勋舰-“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6)的SBD-3机群,包括第6侦察机中队(VS-6)、第6轰炸中队(VB-6)充分利用了高空中的云层及背光优势逼近了日军舰队。

第6侦察机中队合影,摄于1942年5月。10点20分,美军机群出现在赤城号和加贺号上空,这是任何一位轰炸机飞行员都梦寐以求的时刻,企业号舰载机大队大队长麦克拉斯基少校下达了全军突击的命令。

小克拉伦斯·韦德·麦克拉斯基(C. Wade McClusky, Jr.,1902年6月1日-1976年6月27日),中途岛战役时任“企业”号舰载机大队大队长,战争后期成为科雷希多号护航航母(CVE-58)的舰长。

现在美国海军航空兵每年颁发的优秀攻击机中队奖(The Wade McClusky Award)就已他的名字命名。

麦克拉斯基的SBD-3座机,序列号4523

赢得过韦德·麦克拉斯基奖的各海军攻击机中队臂章10点21分,33架SBD-3急速左转,从4000米高度呼啸而下,以70度最大攻击俯角扑向了海面上的日军航母人类海战史上最炫目的一章拉开了序幕“敵機を発見する!”。

此时日军航母上的观察哨也发现了无畏者们正向他们扑来,发出了绝望的嘶喊,但面对已打开俯冲制动片,改入急降下飞行姿态的SBD,任何措施都已无济于事。

电影《中途岛海战》中麦克拉斯基少校带队攻击加贺号场景美军飞行员们冒着防空炮火,在冲至约600米高度陆续投下了炸弹,这些墨绿色的生命超度者,仿佛带着先前牺牲的鱼雷机战友、甚至是惨死在珍珠港事件的2000余名官兵英灵们充满着愤怒、仇恨、不甘和复仇的呼嚎,砸向了各自的目标。

接下来的一幕,也堪称美国海军建军以来最高光时刻,最无畏的男人们在这场勇者游戏中,赢走了海面上的所有筹码:

处于美军围攻中央的加贺号首先被“天降正义”,中弹五枚。

命中第一弹的是SB攻击机群中第4个投弹的第6侦察机中队埃尔·加拉赫少尉(Earl Gallaher),他投下的500磅炸弹准确命中了“加贺”号后部升降机边缘,穿过飞行甲板,进入靠近机库甲板的船员舱爆炸

埃尔·加拉赫(1907-1983)第二枚是第7个投弹,同中队的诺曼·克莱斯中尉(Norman Kleiss),这枚500磅炸弹直接命中了最前方的升降机,同样穿过甲板在机库爆炸。

诺曼·克莱斯第三枚和第四枚是紧接着投弹,同样来自第6侦察机中队的詹姆斯·德克斯特少尉(James Dexter)和克莱伦斯·迪金森中尉(Dickinson)。

克莱伦斯·迪金森他们投下的500磅炸弹完成了“本垒打”:均落在右舷中前部的舰桥区域,其中德克斯特的那颗正好直中舰桥,将包括舰长冈田次作大佐、副舰长川口正雄大佐、炮长宫野丰三郎少佐、航海长门田一二中佐和通讯官高桥秀和少佐等人一锅端。

冈田次作而最后一枚,即是本文开头模型彩绘的主角,第6轰炸机中队的乔治·戈德史密斯少尉投下的1000磅炸弹,命中船体中央偏左舷的位置。

除了加贺号外,第6轰炸机中队以及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重损弃舰后收容的第3轰炸中队(VB-3),当天先后击沉赤城和飞龙两艘航空母舰。

再加上之前第3中队机群击沉的苍龙,于是企业号与战损沉没的约克城号成为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两艘美军航空母舰,而SBD居功至伟。

电影中第6轰炸机中队的贝斯特三机编队攻击赤城号场景

贝斯特驾驶的SBD-3座机,序列号4687

中弹后的飞龙号

由美国舞台及工业设计大师诺曼·贝尔·格德斯制作的日本航母被击中情景模型因为在大战期间制作的,所以有不准确的部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电子游戏大厂动视暴雪旗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呼》系列第 18 款作品《使命召呼:先锋》(Call of Duty: Vanguard)中太平洋战线中登场的“韦德.杰克森上校”(Wade Jackson),其设定也是隶属第6侦察机中队。

该人物灵感来自于当日随第6侦察机中队参战的弗龙·米歇尔少尉(Vernon "Mike" Micheel),官方宣称他当天也先后命中了"赤城"号和“飞龙”号

但参与攻击者并非仅第6侦察机中队,经后世考证命中弹亦应非米歇尔少尉所投掷他在日后的访谈中也指出在当时激烈的战斗中,并不清楚何者命中,而只能归功于全体队员另外此役中大黄蜂号航母(USS Hornet CV-8)的第8鱼雷机中队(VB-8)及第8侦察机中队(VS-8)SBD-3机群因航向偏北而未能接敌,但在6月6日与企业号的SBD-3机群。

连手击沉三隈号重巡洋舰,同时重创最上号重巡洋舰。

第8侦察机中队正准备攻击三隈号重巡洋舰

沉没前的“三隈”号日本联合舰队分别成军于昭和四年和昭和九年的初代第一和第二航空战队也至此灰飞烟灭,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赌上的百年国运也从这一刻开始崩裂,最终落入万丈深渊。

而本文主角机戈德史密斯少尉的B-15在攻击中也被防空炮火击损,因燃油耗尽而转降约克城航母。后随约克城号沉没后一并损失。

降落在约克城号上的B-15号机,可见被日军炮火击损的机尾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年,据统计SBD就独自或合力击沉了开战时日本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0%,包括祥凤、加贺、赤城、苍龙、飞龙号航空母舰、金刚级战列舰二号舰比叡号及三隈号重巡洋舰。

此外亦在1942年11月8日于北非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击沉维希法国海军尚未完工的让·巴尔号战列舰又因为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数量不足,所以将SBD用于辅助F4F战斗空中巡逻。

虽然SBD无法与零战缠斗,但拦截慢速低飞的鱼雷机或俯冲轰炸机却有一定成效本身的装甲与自封油箱也提升了存活率

1942年维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航空站的一架SBD-3正在装弹吃过SBD苦头的最知名的“受害者”当属日本海军著名击坠王坂井三郎:

1942年8月7日盟军发动太平洋战场首波反攻瓜达卡纳尔群岛首日,坂井三郎一等飞行兵曹长程奔袭瓜岛所使用的飞机驻防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拉包尔的日本海军台南海军航空队进行有史以来最长距离的长途飞行任务,以掩护轰炸美军登陆船团的中攻队,并首次与美国海军航空队交战(此前台南航空队的对手都是美国陆军航空队),。

彼时在台南空的坂井三郎一等飞行兵在完成任务,从瓜岛回程时,于图拉吉岛空域误将远处8架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第6舰载轰炸机中队(VB-6)的SBD的编队认作F4F战斗机编队,并贸然的发动攻击;结果遭到了机群8架一共16挺的后座机枪的集中射击。

此时进退维谷的坂井三郎只能驾着零式机硬著头皮往前冲,同时按著机枪与机炮开关不放;在自己座机遭受机枪打击的震动中,坂井似乎看见两架SBD中弹起火,但自己的身体也仿佛被粗大的木棍打中头部而昏沈过去。

遭遇SBD机尾机枪集中攻击的坂井机--三菱A6M2b零式舰上战斗机二一型,垂直尾翼编号V-128等到坂井回过神来,他才发现美军的机枪不但打碎了他的座舱盖,头部还被一枚子弹破片击中而致血流不止,眼睛所见则是一片血红(事后证实是碎裂的挡风玻璃破片刺入他的右眼,导致日后的右眼失明)。

坂井用唾液与泪水稍微清洗了他的左眼,在左眼视力勉强可用的情况下,坂井三郎试图借着航空图、指南针与太阳的方位返回基地由于基地距离非常的遥远,坂井不但要面对回程油料不足的问题,更不止一次与身体陷入昏睡状态的状况对抗,而使得座机高度过低贴近海面,甚至还出现倒转飞行的惊险画面。

在艰困的回程中,坂井数度曾想要放弃并回头冲撞美国军舰与之同归于尽,最后驾驶这架残破的座机长距离飞行1000余公里,花费4小时47分返回拉包尔,奇迹式生还。

以下是美军各机种(不含轰炸机及飞艇)击落敌机战果的大略数字,参考一下先不论浮报的可能性,SBD以击落138架的战果独占非战斗机类的鳌头,可见其空战能力:P-51/A-36/F-6: 5704.25 (二战及朝鲜战争)。

F6F: 5164P-38: 3832.33P-47: 3398.75F4U: 2161 (二次大战及朝战)P-40: 2099.95F4F: 1322F-86: 803 (朝战)P-39: 256.5

F-4: 151 (越战)SBD: 138P-61: 127TBF/TBM: 98F-15: 39 (波湾战争至今)F-105: 27.5 (越战)F-8: 19 (越战)P-80: 17 (朝战)F-84: 10 (朝战)

F3D: 9 (朝战)F9F: 8 (朝战)F-16: 7 (波湾战争至今)F2A: 6SB2C: 6A-1 (AD): 5 (冷战期间及越战)F-14: 5 (冷战期间及波湾战争)F/A-18: 2 (波湾战争)

F-94: 4 (越战)F-82: 3 (朝战)P-36: 3A-20/P-70: 2TBD: 2F7F: 2 (朝战)A-10: 2 (波湾战争)A-4: 1 (越战)OS2U: 1P-26: 1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是舰载SBD参加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此时海军已将主力轰炸机种改为更重、更快和远程的寇蒂斯SB2C“地狱俯冲者”,但海军陆战队还使用SBD直到战争结束。

最后一架SBD于1944年7月21日在加州埃尔塞贡多的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厂下线。自1941年12月7日到1944年4月,SBD共计飞行1189473个作战小时,其中25%的作战小时是以舰载机身份取得。

1943年加州埃尔塞贡多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厂根据1944年9月15日美国海军航空新闻统计,SBD共计击沉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15艘运输船或货船以及数十艘各种较小船只,为太平洋战争中盟军对舰战绩最高的轰炸机种。

而且相比性能更优的SB2C,许多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偏偏更喜欢SBD,认为其机体更轻,有更好的低速操纵特性,易于在航母上降落也由此其本意为“Scout Bomber Dougla”(道格拉斯侦察轰炸机)的缩写机名“SBD”被飞行员昵称为“"Slow But Deadly”(缓慢但致命)。

1994年在密西根湖中打捞起来的一架SBD-2,机体还保留着二战时期的涂装,该机于1940年12月在加州埃尔塞贡多道格拉斯工厂生产,序列号2106,当月交付给驻加州圣地亚哥海军航空站的第2轰炸机中队1942年3月10日,由马克·惠蒂尔海军少尉驾驶该机,与“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上的103架舰载机一起,对新几内亚莱城和萨拉马瓦对日本船只进行突袭。

随后在5月26日与另外18架SBD-2一道由“小鹰”号飞机运输舰(USS Kitty Hawk APV-1)运至中途岛环礁,编入海军陆战队第241侦察轰炸机中队(VMSB-241)在6月4日中途岛战役当天,由飞行员丹尼尔·艾弗森海军陆战队中尉,机枪手华莱士·莱德海军陆战队上等兵操纵该机,与第241中队的其余15架SBD-2对中途岛以西的日本海军航母展开攻击。

但攻击未能成功,有7架SBD-2被击落本机机体被日军火力击中219次,但仍幸运返航返回美国修复后,最终分配给驻伊利诺伊州格伦维尤海军航空站的航母飞行资格训练单位(CQTU)1943年6月11日上午,小唐纳德·道格拉斯海军陆战队少尉在接近训练航母“塞伯”号时,不慎将飞机迫降在密歇根湖水域之上。

该机1994年打捞出水后即送往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国家海军航空博物馆进行深度修复,并于2001年展出至今,涂装复原为海军陆战队第241侦察轰炸机中队式样二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仍值得回味,在此推荐一套二战全史类丛书《视觉历史》

本丛书由多位英国知名历史学者编著,从各个角度审视了这场史诗般的战争,追踪全球范围内这场战争所涉及的军事、战略和政治事件的轨迹,记载了参战人员和平民的经历书中提供了详实的、极具权威的资料信息和令人折服的图片影像,让读者能真正了解这些改变整个世界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丛书叙述清晰、史实明确、繁简得当,是大众读者、军事和军事历史爱好者、军事研究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参考书。

通过本号购买的读者除享有全网最低折扣:288元(原价440元),还可附赠精美海报和二战主题扑克

有意者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专属链接

以下是丛书各本分册介绍:丛书第一本《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凌晨,在1900多架飞机和280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44个师的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首次领教了“闪击战”。

《闪击战:从入侵波兰到阿拉曼战役》由英国军事历史作家撰写,详细叙述了1939年至1942年间发生在欧洲和北非的重大战役,其特点是德军的闪击战战略和战术,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2年11月的阿拉曼战役,直至盟军北非登陆消灭德意志非洲军团为止。

本书涉及的战役有震惊世界的纳粹德国三周占领波兰、袭击丹麦和挪威、扫荡荷兰和比利时、六周征服法国、一周占领南斯拉夫、伞兵突袭克里特岛、德意志非洲军团苦战北非的托布鲁克战役和阿拉曼战役,以及盟军“火炬行动”之后轴心国的溃败等。

丛书第二本《血战太平洋:从突袭珍珠港到核爆广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疯狂的日本帝国点燃的战火席卷了陆地、海洋和天空:从中国大陆的城市到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从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岛屿到广阔的太平洋水域,日本帝国扩张领土的野心跟中国、美国和英国的联盟相对抗,使其成为了一场保卫世界和平的战争。

《血战太平洋:从突袭珍珠港到核爆广岛》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各个战役的全程实录,真实再现了日本帝国从疯狂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偷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中被美国海军逆转,以及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在海上和岛屿、空中和大陆遭到不断失败,最后本土受到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历史。

丛书第三本《意大利战场:从西西里登陆到突破哥特防线》意大利被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称为“欧洲柔软的下腹部”,盟军在北非打败德意联军之后,美国、英国和苏联主导的盟国出于军事考虑,更是出于政治考虑,首先选择在意大利打击德意法西斯。

《意大利战场:从西西里登陆到突破哥特防线》由英国军事历史作家撰写,真实再现了艰苦的、惨烈的意大利之战,也通过生动的描述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态势和意大利战场在战争中的位置和意义本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战场各场重大战役的全程实录:从盟军实施“爱斯基摩人”行动,登陆西西里岛到跨海突击意大利本土,实施多次两栖登陆作战,一步一步跨越意大利的山地与河流,最终解放罗马,把德军驱逐出意大利。

丛书第四本《东线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的战斗不仅规模罕见而且极其惨烈1941年6月,希特勒下达开始“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后,近300万名德军和轴心国军队侵入苏联,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侵略战争四年后,大约200万名德国士兵和1100万名苏联士兵在战争中丧生。

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字眼深深地烙入了人们的记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陆上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博杀《东线战场:从巴巴罗萨行动到攻克柏林》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详尽描述了这一悲壮的战争画面。

本书涉及的战役有“巴巴罗萨”行动、德军直逼莫斯科、1941—1942年苏联的冬季攻势、夺取高加索油田的“蓝色”计划、德军的二次攻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第6集团军的覆灭、苏军1943年初的大捷和德军在卡尔科夫的反击。

同时还详述了希特勒的最后一次主要攻势:库尔斯克战役——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及苏军在其后的全面胜利,以及1944年俘虏大批德国士兵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最后本书还记述了苏军攻入德国本土、攻克柏林以及阿道夫•希特勒的自杀。

丛书第五本《第三帝国的灭亡:从诺曼底登陆到易北河会师》盟军于1944年6月6日成功实施了诺曼底登陆,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这也预示了希特勒纳粹德国的灭亡从诺曼底登陆开始,盟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向柏林推进,坚决消灭负隅顽抗的残余德军,并走向最终胜利。

《第三帝国的灭亡:从诺曼底登陆到易北河会师》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详细讲述了诺曼底登陆、从诺曼底滩头向内陆推进、解放巴黎、“龙骑兵行动”、“市场花园行动”、“突出部战役”、强渡莱茵河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