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网)新鲜出炉

网课如何更高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力和思考力?张宏伟老师竟这样做!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网)新鲜出炉

 

文 | 张宏伟(南京赫贤学校)本文《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曾整版刊发。-----

-----在抗疫的这段特殊时期,全国所有学校的所有老师,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教育部门的要求,主动变革教学方式,所有的学科全部进行线上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全部通过网络联通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式的教学简称为“全网教学”。

“全网教学”成功地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和“封闭抗疫”的双重目标我相信,疫情结束,正常开学后,网上教学应该也不会停息它一定会成为学生在校学习重要的辅助和补充,甚至在某些时段、某些内容、某种环境和条件下完全替代线下的面对面教学。

因此,对“网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与意义“全网教学”在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自2月中旬起,我组织并主持了全景式数学教育实验校进行了多次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一线教师提出频度最高、最亟待解决的是以下三个问题:“‘全网教学’情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如何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如何提高网课的互动程度和课堂效率?”。

针对这三大问题我给老师们提出了四点建议1建议一:和传统在校课堂教学相比,“全网教学”要更加重视课前课程和课后课程的系统规划与设计,特别是课前浪漫课程的设计“浪漫课程”源于怀特海的“浪漫阶段”怀特海强调:“人的智力的整体发展和局部知识的学习均要经过‘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

‘浪漫阶段’的积累不充分、不丰富、不完整将为精致化学习带来障碍和苦难”和学习过程对应,学科课程也应该由“浪漫式体验课程→精确课程→综合课程”三部分连续构成,有机地统一但,教学的现状是:很多课程和课堂教学,忽视、甚至是缺失了浪漫阶段的体验式课程和教学设计,致使学生精确学习之前缺少了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现实的观察、体验和积累,缺乏相应的学前生活经验。

对要学习的内容浪漫体验、直接感知很不充分、很不系统、也很不完整,这是造成一些孩子课堂学习数学困难,不能完整、全面、深入地认识数学和理解数学的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因为空间和环境所限,传统的在校课堂其实是脱离自然生活实态的,哪怕我们用课件、视频、

VR和AR营造了相应的情境,也只是类现实的“拟态”,不能和学生的生命直接发生链接而在儿童的学习中“再炫目、再逼真的的虚拟也永远无法代替最朴素、最平常的真实”这次疫情,学生在家学习,反而是我们全方位、最大化、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真实的数学的最好契机。

因此,我给老师们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在每项知识正式教学前,先进行相应的“浪漫体验”,让孩子在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中体验和初学真实的数学操作方式是:在学习之前一周、两周、甚至提前更长的时间,联手家长营造相应的数学生活,让学生在集中、精确学习数学之前,先全方位深入地亲身参与相应的生活实践。

比如:学生三月份学习“长度单位米、分、厘米等”,四月将学习“千克与克”,那么教师可以从二月份就联手家长,举行“闭户抗疫、健康生活”主题生活活动——人的饮食要科学摄入相应的糖、盐、蔬菜、肉类、淀粉、水果等,还要监控自己的体重、身高等的变化情况,因此,我们倡议家庭网购

1台精度较高的厨房用电子秤,一台天平和一个体重秤每天,让学生用秤和天平去测量同时,还可以开展“谁掂得准”估重比赛,帮助学生在长时间的掂量过程中建立“质量感”,为深度认识质量单位做好准备每天锻炼身体,进行立定跳远、摸高等健身活动,让学生测量成绩,并监控自己体重和身高变化,同时让孩子测量家里窗户数据,为即将到来的夏天安装纱窗做好数据准备等。

如此这般,先让学生在学习前期安排的浪漫课程中,深入生活,未学先用,提前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真切的现实背景,到时候再集中和精确学习,也就能水到渠成,势如破竹了当然,在这个主题教学后,还可以规划相应的“学后综合应用课程”,继续在生活应用中续用、巩固、强化、综合和提升。

2建议二:坚持先进行学前的长线浸润式学习营造真实的、自然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和经历,是建设数学浪漫课程的核心工作之一但是,“提前营造的生活并不等于数学浪漫课程”“浪漫课程”必须同时进行相对应的“浪漫学习”的设计,也就是在学生学会生活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聚焦于“数学学习目标”,并系统规划“怎么样数学化地过这些生活”(简称“数学地。

生活”)即:让学生长线、全面、持续、自然地经历和参与与“将要集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体验、感悟和积累,并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各种时机进行相应的数学自学——我们把它称为“学前的长线浸润式学习”。

这是一种真正以生活为母体,学生为主体,全身心真实体验为核心的整体性超前自学、自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真正地可以让学生根据家庭环境、生活空间、自己的身心状态、学习节奏等自主安排、自主定制的学习这在“全网学习”环境下,显得尤其重要。

“学前的长线浸润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A.按照学习数学的进阶顺序安排相应的生活顺序和生活模块B.在相应的生活模块中安排相应的自学模块——包括自学内容、自学顺序、自学目标、自学路径、自学方式、自学资源、自学环境准备的设计等等。

C.必要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孩子、根据某个单项内容的特点给学生设计定制化的导学案。上文谈到的“克与千克”浪漫课程中的“学前的长线浸润式学习”设计,我简要摘录如下(因篇幅所限,只呈现A和B的摘要)。

这些学前浪漫活动和学习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精确学习“认识克和千克”之前,先自主、亲身、全面地深入生活,积累丰富而又完整的生活和活动经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经过系统地、进阶地、自主地“未学先用、用中感悟、用中初学、用中自学”,对即将学习主题内容有了初步的、整体的、全面的、浪漫的认识。

还能催生学生自己在学前先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再加上所有学生的“晒”和共享,就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情,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基础和依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个前浸润期间,网上的直播课并不进行“克与千克”的教学,而是在克和千克浪漫课程之前,已经浪漫体验完成的“多位数加减法”。

也就是说,不同单元知识的浪漫和精确学习是错时进行的3建议三:每课时,坚持翻转教学,课前极致反馈,课中问题研讨,力争最大化以学定教“全景式数学教育”一直主张数学学习应该是“学前浪漫学习→项目(单元)集中学习→学后综合和应用的有机统一”;其中,“集中学习”中的每个课时(对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精致化的研究和学习),又始终主张“翻转教学、以学定教”。

在全景式数学教育中,每个课时内容的学习一般又分为4个环节构成:“课前全景自学→反馈分析→课中研讨→课后梳理”1.课前全景自学“课前全景自学”一般安排在网上直播课的前两天对每个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我会给学生提供以下5种学习资源(环境),学生在上课前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身心状态、学习节奏等自主安排、自主定制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能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千方百计在课前解决”,最大程度上“留出课上的时间解决同学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资源1:每个课时的三种版本的电子课本(如: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同样的内容,哪一本最适合孩子自学研究和深刻理解就选用哪一本做主教材自学,批注自学所得和疑问;另外两本则作为参考资料和练习册。

【此资源为必选,且必须在完成这个资源利用的前提下才能选择资源2到5,保证充分的自学】资源2:建议家庭给孩子自备相应的学习资料【自选】资源3:我为自学能力稍弱的孩子设计的自学导引【自选】资源4:网络课程,包括时长为4到8分钟的视频微课(自制或下载,至少3个)、APP、课件(传到学生群里)【视频课必选其一】。

资源5:建立网上“学习共同体”4人为一个学习战队,课中研讨上轮流当作小组辩手2.课前的极致反馈和深度分析(网络直播课前1天)(1)所有学生把自己课前自学中发现的疑难和问题,全部提交到班级“自学反馈群”里。

(2)教师从浪漫浸润阶段学生上传的资料中筛选出当时学生提出的、和明天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发布到“自学反馈群”里(3)教师分析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梳理、合并、筛选选出这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核心疑难问题(通过这个几个核心问题的讨论,努力达成全班同学对本节课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4)教师把上课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本节直播课的“辩题”公布,学生自己或以学习战队为单位,对每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给出一种或数种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为网络直播辩论做好准备3.网络直播变身学生辩论场。

经过浪漫体验、课时前的自主学、反馈与分析,把真正需要伙伴助力、需要老师教的东西“淘”了出来这时候,我们网络直播课已经真正具备了“以学定教”的充要条件网络直播课直接针对课前源自学生生成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辨析、讨论、碰撞、矫正、提升,在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再出手引导或讲授。

这样,网络直播课实际成为了以学生为主力的辩论场,成为真正的学生解决自己问题的地方,网络直播课也就真正的成为促进学生多法交流、深化思考、激发创新、提升思维品质、提炼思想方法、开慧根、厚视野的高效课堂4.课后的梳理和完善

网路直播课后,激励学生及时回顾从直播课获得的新感悟、新收获,回放直播中的重点片段进行“反刍”再次阅读课本进行批注,补充、完善(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其它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再次以现在的数学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体验和生活。

每个课时都这样,直到这个主题单元学习结束。当然,单元结束后,可以继续安排学后综合应用课程,让学生在学后续用中,复习、巩固、深化和提升。比如:“克和千克的认识”单元后,可以继续安排:

4建议四:多师协同,从独教到群育“全网教学”真正打破了教室的围墙、学校的围墙教师不仅可以和全国各地的教学同年级的朋友教师在线联手,共同教研,共同设计课程,还可以远程协同教学比如一个南京的教师,完全可以和苏州、常州的好友共建班级,合作教学。

操作方式如下:苏州班上课,苏州教师直播,南京和常州老师以学生身份加入苏州班,在下面进行协助答疑、个别辅导、向上课教师及时进行迅速有效地反馈等;南京班上课,南京教师直播,苏州和常州老师以学生身份加入南京班……这种协作不仅会让网课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而且也是非常棒的教师教研、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综上,在全网教学的情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用合一,在用中学,学中用”;要更加重视浪漫课程的设计,要进一步加大和重视课前的备学和自学力度同时,教师也要因此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意义上的教师转变为:数学生活的策划人、。

课前自学的设计师、课中辩论的主持人、课后应用的指战员、远程班级的观察员、辅导员……总而言之,教师要努力把全网教学的“教师独角直播”转变为“学生轮番主播”;努力把“网上教学”,更多地转化成“离网自学”……。

如果我们真的能落实好以上这些措施的话,老师们最关心的“‘全网上课’情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如何保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何提高网课的互动程度和课堂效率?”三大问题理应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END—《当代教育家》杂志购买链接

《全景式数学教育:一样的数学,不一样的教学》张宏伟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

当当网购买链接

京东网购买链接

源创图书购买链接

扫码关注我们联系电话:130 1183 5898有一种隔屏深爱,叫星标“全景式数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