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原文及翻译)不看后悔
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四月到达夔州。
杜甫的《旅夜书怀》大约成于他离开成都的旅途之中。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旅夜书怀这个时期,杜甫的诗风已经完全成熟老道,格律诗水平已臻化境,他大多数登峰造极的作品都在这一阶段完成,如《登高》、《秋兴八首》,但是和在成都过的舒坦比起来,这段流离颠沛的日子也让他的人生后半作品满是抑郁伤怀。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我们先从格式上来看起句“细草微风岸”,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为仄起不押韵格式,推出全诗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舟”、“流”、“休”、“鸥”,押平水韵“十一尤”,整诗无一字出律出韵,平仄也符合五律仄起不押韵规则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颈联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对仗,所以这首五律完全符合近体格律诗的规则。
月涌大江流再来看内容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从写景入手,交代时间(夜)、地点(舟)、天气(细草微风)、状况(危樯独舟),通过这些描写迅速勾勒出一副水墨画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描写精致而又不单单只是写景,让人同时感觉到诗人自身的状况:我就像微风岸的细草,又像夜里孤独的小舟既写景,又寓情于景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名句对仗工整,写景雄浑大气,纵横开阔,历来为世人所称赞星星低垂天边,显得平野十分广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这两句是深化写景,但是与一些诗人不同一般都是从大入小,先写大景观,再细写小景致,而杜甫选用了先小后大的写景方式,用颌联两句的大气开阔反衬出“细草”、“独舟”的渺小,其实也就是自己的渺小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完全是因为被大自然的景色震撼了吗?当然不是。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不再继续写景,转而抒发诗人自身的感受,自然也是因为看到前面景色之后的感受出句“名岂文章著”,名声岂是能靠文章得来的?这就有意思了因为杜甫的名声还真就是靠文章得来的,我们都知道他的仕途是失败的。
作者这样写,明显就是觉得自己的政治才华并没有施展
名岂文章著我们早就讲过,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诗词不过是末技,仕途、经天纬地才是正才对句“官应老病休”,这就更有意思了,理该是老了或者病了才会辞官配合前面半句来看,杜甫的心理其实还是认为自己不老、不病,应该可以继续当官。
那为什么辞官了呢?被打压、排挤了其实也就是严武罩不住自己了所以,从颈联可以看出,杜甫对自己离开成都是不服气的同时也解释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上的失败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合回首联所看到的江景,同时加深颈联对自己的形象的描写,。
形容自己在天地之中飘零,就像那江上的沙鸥无处可依,悲怆伶仃的心情表露无遗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庖丁解牛,无懈可击这首五律写景雄浑壮阔,气象万千,却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大江东流、星月争辉的绚烂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悲惨境遇,最后又用苍茫天地间细小的沙鸥自喻,突出了渺小而无力的孤独感。
随后杜甫进入夔州,开启了贫病交加却才华横溢的创作黄金时期。
天地一沙鸥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蓝脸的窦尔敦(蓝脸的窦尔敦文盗御马 京剧)一篇读懂
忘了隐藏 作品
-
阳光男孩(阳光男孩阳光女孩歌曲)这都可以?
心愿曲谱 Dream 乐手之家“心愿曲谱”栏目开仓啦!你希望出哪个歌手的曲谱?你想学哪一首歌呢?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区留…
- 给老师的一封信600字(初一给老师的一封信600字)学到了吗
- 二年级看图写话100篇(二年级看图写话100篇每日一练)干货分享
-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大全100篇)速看
- 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快来看
- 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