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学到了吗

岁月拾金之马婉莹老师的教学设计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学到了吗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四十分钟一堂课,很短,也很长长在课前,可能是几个小时的研读教材,可能是几天的设计思路,可能是几次的修改课件;长在课后,可能是打翻重来的思路调整;可能是辗转反侧的教学反思......长与短之间是一个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是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

透过一堂课,走进一篇篇课文,走进一个个人物,穿越历史时空,教师成为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生命的桥梁让文字在课本跃动,让文化在课堂流淌,让文明通过你我传承,一堂课,一节设计,一种坚持,一份收获今天带给大家的是经二路小学马婉莹老师的精品教学课例《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铁杵成针》讲了学业不理想,正想要放弃的李白,被溪边磨铁棒的老妇感化,继续读书的劝学故事粗长的铁棒与细小的缝衣针的对比,年迈的老妇与少年李白的对比,引起了小李白的深思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是做人做事要契而不舍定能有所成就。

知识目标:认识“卒、会写“逢”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其节奏和韵味情感目标: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体会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格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其节奏和韵味。

教学难点: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体会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格。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近今天的语文课堂央视有一档很火的节目,你们知道吗?——中国诗词大会,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播放视频),大家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呢?请根据以下线索,猜一猜诗人1.他是唐代诗人

2.他的诗歌豪迈奔赴,想象奇特3.他是浪漫主义诗人4.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我们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李白二、了解诗人师: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呢(出示李白的资料)三、揭示课题师:我们学过李白的很多诗歌,他一生写过很多诗,不过李白也有黑历史,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题目是——铁杵成针(书写课题)

(1)铁杵是什么意思?(观察图片来认识)铁杵成针是什么意思?(2)现在要把这跟铁棒磨成绣花针,你有什么想说的?师:现在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看一看这个故事,快速打开课本,翻到77页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传:传说;还:回去(3)指导节奏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师读,齐读)五、回顾学法,小组学习师: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吗?老师也把这个书带来了,大家想不想看看原文是什么样子的?古人的文章格式是竖着的,而且是由右往左,通篇都没有标点符号,这样的格式你敢不敢读一读?自己先试一试。

谁敢站起来挑战(学生读)配乐(师生共读)老师听着听着仿佛跟着你们回到了1千多年前的学堂呀!(1)交流学习古文方法师:其实呀,读古文就是跟古人对话,如果用对了方法,就能破解古文神秘的密码,你知道哪些方法?

(2)4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六、学法迁移,解释诗意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指导朗读,讲解“象耳山”位置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1)指名读(2)交流句意(3)“弃”是什么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结合旧知《司马光砸缸》理解。

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1)指名读(2)交流句意师点拨:这没有李白她,哪有李白呢?(他经过磨针溪,他是李白)你刚说的李白,但这儿没有,那我们怎么解释呢?解释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呢?(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适当的可以加一些内容,这样旧可以把一句话的意思,说的就更加明确了)加上去说给大家听是什么意思?。

(3)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加人称)(4)学以致用出示:问之,曰:"欲作针A.问之前加了什么?谁问?B.在曰前面要加什么?(要加老奶奶)C.连起来说一说句意(5)齐读师:这么长的对话,课文中居然只用了短短六个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练习说话师:看到了老婆婆在磨铁杵,听到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的心中会想什么呢?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师点拨:有的时候,一件事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开始的时候“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现在却“还卒业”,“还卒业”什么意思?因为“还卒业”,因为努力学习,后来他成为了诗人,还被人们称为诗仙,流芳百世。

七、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再次齐读原文(2)学了这则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想说的?(3)上一节课我们学了文言文二则的第一篇《囊萤夜读》,这里面讲了三个词语,我们一起读一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以夜继日),你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李白呢?。

太白(     ),(    ),终(      )(4)关于这样的勤学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呢?课后大家还可以多做些积累八、回顾整篇文章(1)读懂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2)还读懂了故事中的人物(3)还读懂了故事中的起因?经过?结果?

(4)读懂了道理?师点拨:李白从老妇人身上感悟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从李白身上也感悟到了这种精神,所以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传承了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了精炼的成语,在音乐中在读一读,这个故事还写成了警示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歇后语:铁杵磨成针,功夫自然成(5)听改编的歌曲师总结:瞧,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老师希望大家能将这样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九、布置作业1.用白话讲《铁杵成针》的故事2.收集“铁杵成针”的故事教师简介

马婉莹,经二路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校级优秀班主任,渭滨区优秀团员,曾多次在渭滨区微课比赛中获奖,撰写的教育案例《班级管理的彩蛋—成长》获渭滨区三等奖,指导微电影《最美的你》获渭滨区三等奖教育格言: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像向日葵一样,和学生一起互相照亮、互相温暖、互相分享。

-END-

编辑|张玲玲供稿|马婉莹审核|孙晓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