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不看后悔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原文及译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围之:代这座城而:连词表转折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而:连词表递进是:这也:表判断语气,“是”非:不是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米粟:粮食多:充足委:放弃而:连词表顺承去:离开之:代词,代“城”。
故:所以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固:巩固国:国防山溪:山河险:险要威:震慑,树立威望。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之至:到达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以:凭借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所以有:要么,或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和关注。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身临其境(身临其境的近义词)没想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
身临其境(身临其境的近义词)真没想到
我会写:危wēi(危险、安危、危难)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惊jīng(惊动、惊讶、吃惊)阴yīn(阴天、阴雨、阴险)似sì(相似、类似…
-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世界读书日宣传语怎么写)燃爆了
- 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哪些及作用)一篇读懂
- 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哪些及作用)新鲜出炉
- 成长作文600字(成长作文600字初中)这样也行?
- 晚上(晚上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