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女什么意思(佛系腐女什么意思)学到了
“网络流行文化词典”,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文化关键词。
“社会人”“皮一下”“skr”“菊外人”“划水”“猫耳”“非酋”“氪金”……这些网络流行语你都了解吗?如果答案是“No”,那这里有一首“凉凉”送给你因为不了解的话,还能和别人愉快地聊天吗?别人说的梗你一脸懵,你讲的笑话别人一点都不觉得好笑,想想,也没有比这更尴尬的了。
互联网时代,不同的圈子会有不同的“黑话”,想要打破圈子之间的壁垒,就得先了解这些“黑话” 今天的腾云读书会,北大中文系教师、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最早的开拓者之一的邵燕君,向我们分享了一本可以打破“网络部落”次元壁的“网络流行文化词典”—— 《破壁书》。
本文由腾云、木果书架编辑整理发布。
邵燕君北大中文系教师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最早的开拓者之一1打破“网络部落”次元壁的“破壁之书”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文明后人类将重新部落化如今的网络空间中,存在着诸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认同,而非传统的血缘聚合起来的圈子。
这些彼此独立而又息息相通的网络新部落,不断生产着数量庞大、日新月异的新词汇、新话语,这些话语经由网络的传播,得以迅速地流通,并且衍变出诸多变体媒介革命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语言的核爆期如果我们把一个个网络部落比喻成一口口深井,整个网络亚文化空间就是一个庞大的地下水源系统,各种流行的网络文艺。
(如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等)就是这个地下水源喷涌而出的河流,而那些网络文化关键词就如同一枚枚贝壳,凝聚着部落成员的“集体智慧”,积淀着“部落文明”这些关键词从各个网络部落中生长出来,成为这些“圈子”成员共同掌握的词汇,就如同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人掌握一种方言。
其中,特别有生命力的“方言”可以打破圈子之间的壁垒,成为网络流行语;它们中的一些,甚至能够打破“次元之壁”,进入主流话语系统,成为网络空间中的“二次元er”与“三次元人”共享的语汇。
《破壁书》就是这些网络文化关键词破壁之旅的记录: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撷取那些网络文化中最重要的关键词,还原孕育它们的部落文化生态,追溯其生长、演变的过程,通过研究这些关键词,观察记录网络文化的发展动态一篇不带网络话语的网络研究论文,不但面目可憎,而且根本是隔靴搔痒。
那些网络原生的术语、行话,不仅生动,而且一个一个都在部落文化中生了根只有建立起一套网络文学批评话语,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不过,把原汁原味的网络话语带入学术话语是很难的此前,发表单篇论文时,我们只能用先嵌入主要术语然后做注解的方式,待到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时,光靠做注解已经应付不了了于是,我们编了一篇网络文学的“词条举要”作为附录这个词条举要是本书最早的一个“副本”雏形在编写这个词条举要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网文词条的词义源自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对网络文化关键词、以及这些关键词背后部落文化的整理和发掘,变得非常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需要下,我们编写了《破壁书》2连通二次元的“网络流行文化词典”
《破壁书》选择了二百多个词条,作为各个部落文化的代表之所以没有选取一些时下的热门流行词汇,是因为大多数的流行词,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网络空间之中频繁出现的语汇,但它们并未携带部落文化的精髓,生命力也可能并不长久。
比如网络论坛时期经常在论坛帖子中出现,在网民中人人皆知的“拍砖”(即在跟帖中发表不同意见),如今已经几乎不再被使用而《破壁书》从大量网络流行词中摘选的这些词汇,每一个都积淀着该部落文化的重要内涵,是理解部落文化不可不谈的核心词汇。
而且,这些词汇历经时间洗礼,至今没有一个是已经死掉的,每一个都在旺盛生长,并可能衍生出新的内涵《破壁书》将精心摘选的二百余个网络文化关键词划分为六个单元:二次元·宅文化、同人·粉丝文化、女性向·耽美、网络文学、电子游戏、社会流行词。
像我们通常所见的词典一样,《破壁书》会对摘选出的词条,以及附属于这一词条的小词进行词义的解释在对词义进行解析之后,对于关键词的文化来源、演化脉络、发展趋势,及这一关键词背后的文化取向、社会心理,《破壁书》也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力图以这些关键词为锚点,
勾勒出关键词背后部落文化的形态在词条释义之后,我们给每个词条编写(或从流行文本中摘选)了几条例句,希望通过鲜活有趣的例句,帮助不熟悉这些网络文化关键词的人更好地理解词汇,以及它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在每个单元的最后,编写这一单元词条的作者们会披着“马甲”上阵,以单元会话的形式带领读者重温本单元的所有词条。
如: 外挂超听说这里有个隐藏结局,可我一直都没玩出来中二王 这么久都没玩出来,你是很菜啊还是非酋啊?(选自《破壁书》“电子游戏”单元会话其中“结局”、“非酋”是本单元关键词,外挂超和中二王是本单元的两名作者。
)3六个部落单元,复盘多元精彩网络文化生活- 01 ------二次元·宅文化“二次元”一词源自日本御宅族文化,原意是“二维空间”在中文网络世界,“二次元”既可以指称ACG(动画、漫画、游戏)所创造的二维世界,也可以指称ACG爱好者或由ACG爱好者构成的亚文化社群,还可以指称ACG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条。
在宽泛意义上,“二次元”还可泛指受ACG文化影响的各种网络文化“二次元”既与“一次元”(以文字而非图像作为基本媒介的文艺形式)相区别,又与“三次元”(由真人、真实事物为被摄体的三维世界,或真人置身于其间的三维现实世界)。
相区分由“二次元”、“三次元”还衍生出了“次元壁”的概念除了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媒介规定性、物理限定等区隔,“次元壁”还经常被用来形容二次元和三次元(无法共享ACG——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文化经验的人群,尤其是对二次元抱有偏见且占据强势话语权的人群)。
之间交流沟通的障碍。ACG文化深刻地塑造了当代中国数目巨大的文化消费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诸多新型网络现象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广义上的“二次元”用法也出现了。
bilibili是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也是ACG文化的聚集地之一如果从广义上使用“二次元”,则“二次元”可以泛指受到ACG文化影响的各种网络文化,如网络文学,或与ACG文化具有相似特征的流行文化,比如超级英雄电影等。
二次元可以说是理解当代网络文化的一把钥匙,在此之上,本单元甚至本书的诸多关键词得以出现、发展比如“宅”“宅”是从“御宅族”一词衍生而来的“御宅族”一词源自日本,指代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轻小说等亚文化的爱好者。
从日语到汉语的跨语际接受与转化过程中,又衍生出“宅男/宅女”这样的称呼这种更为本土化的词语,逐渐被越来越多非ACG爱好者使用,指代“长时间待在住宅里的人”,并被注入了一些贬义色彩不过,“宅”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封闭和内向沉溺,亚文化爱好者用“宅”自我指称,表达的是对某种兴趣爱好的强烈痴迷,既是确认自我的文化生活,也是指认彼此的同好关系。
基于每个人的特点,各种表达自己是“宅男/宅女”的表情包经常被用于玩笑性质的聊天中再比如已经进入主流话语体系,比较为人们熟知的“萌”“萌”在汉语中原本是植物发芽、事物开始之意,在二次元宅文化中,则用于表达对ACG角色或事物产生的强烈喜爱之情,或者用来形容ACG角色或事物所具有的令人喜爱的特质。
这些能够激起“萌”的感觉的特征,就是御宅族所谓的“萌点”或“萌属性”,如“傲娇”、“天然呆”、“腹黑”、“猫耳”等“萌”进入大众文化语境后,更多被用来形容小男孩、小女孩、小动物的可爱特质,“卖萌”是由这种大众化的“萌”衍生而来的用法,意思是刻意做出可爱的动作、扮出可爱的表情、发出可爱的声音、说出可爱的语言,从而彰显自身的“萌”。
- 02 ------同人·粉丝文化同人·粉丝文化单元紧接着二次元·宅文化单元,主要将目光聚焦在有关于同人文化与粉丝生态的部分这一单元的关键词也围绕着同人和粉丝两个词展开所谓同人,指的是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
(一般是流行文化文本,如哈利·波特系列、漫威系列等),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创作通过对原著情节、人物进行不同的扩展阅读甚至颠覆,同人作者与原作得以展开对话。
流行文化的粉丝圈中,围绕着原作展开的同人创作行为十分普遍,而在粉圈中常见的周边、同人志、大大等词汇,也就成为了不能不加以梳理的关键词。
最近大热的动画《工作细胞》中,以可爱萝莉形象出现的“血小板”吸引了众多粉丝,图为“血小板”同款帽子粉丝文化则是近两三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破壁书》的“粉/黑/路人”词条这样定义这几个词汇:粉,即粉丝(Fans)
的简称,指对一个明星、一部作品、一对CP或是其他大众文化现象有着特殊喜好的群体粉的反义词是黑,指的是厌恶这一人物或文化现象的人群路人,则介于二者之间,指对这一现象不了解,或略知一二但没有特殊好恶的人群粉的种类还可以细分为唯粉、CP粉、团粉等。
典型的粉,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围绕一个文本/角色/偶像主动而狂热地进行“过度阅读”;■ 能够组成一个特殊的爱好共同体,组成粉丝圈;■ 具有高参与性和生产性由于我国偶像产业的日益成熟,及其粉丝群体的成熟和扩张,更多的粉圈术语,如应援/打call、安利、爱豆等等也逐步展现在我国公众面前,粉丝文化成为难以忽视、日渐壮大的文化现象。
这一亚文化空间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03 ------女性向·耽美文化女性向·耽美文化这一单元主要收录网络文学中女性向部分中的关键词女性向这个词来源于日语,指的是以女性为受众群体和消费主体,面向女性的文学和文艺作品分类。
由于网络的出现,女性得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生产大量投射着女性自身欲望和诉求的女性向作品,女性向这一版块则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这一单元的一大重点,是对耽美文化中主要关键词的介绍耽美是女性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女性生产、女性消费、以女性欲望为导向的男性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
电视剧《伪装者》剧照比起中文网络耽美文化发端之时,如今的耽美文化正不断进入主流视野,如此前的热播剧《伪装者》《琅琊榜》中大火的“兄弟情”,再如近期播出的网剧《镇魂》(由耽美大神Priest《镇魂》小说改编)
引发的全网关注,都显示出耽美文化蕴含的巨大能量围绕着耽美文化,本单元介绍了一系列关键词,如CP、攻/受、腐等比如“腐”这个词:“腐女”一词来自日语,指对耽美文化有特别爱好的女性这个称呼最早是腐女群体自嘲性质的玩笑,主要在社群内部使用。
腐女一般对社群有着极强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随着“腐女”一词的流行,“腐”成为“耽美”的近义词,由此衍生出“腐向”、“卖腐”等词。
由小说改编的国产动画《魔道祖师》也属于“腐向”动画“卖腐”是指在腐女文化流行的背景下,利用耽美写作和配CP的惯例和套路,表现基情以吸引腐女观众,创造关注度的行为然而,几乎没有卖腐的人会承认其暗示的同性情愫有落到实处的可能。
- 04 ------网络文学目前,我国大约有3.78亿网文读者,网文的生产和消费成为当代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规模庞大的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研究网络文化的重地《破壁书》的网络文学单元,主要针对一些网络文学类型、生产机制中比较常见的术语进行释义和解读。
如“穿越”这个词网文中的“穿越”,是指主角由于某种原因到了过去、未来或平行时空,由于穿越者自带现代知识和记忆,具备“先知”的金手指,他/她们得以在异时空里呼风唤雨,戳中读者最直接的“爽点”目前,随着网络小说类型的丰富和发展,“穿越”已经成为了网文的一个基本元素,被融入很多类型之中,人们已经难以只用“穿越”对一部小说的基本设定进行概括了。
- 05 ------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单元主要收录了来源于电子游戏、后进入网络文化,成为“二次元er”共有“方言”的关键词电子游戏是计算机出现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游戏年轻一代的“二次元er”,对游戏或多或少都有所涉猎,。
电子游戏成为他们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戏机制和术语也深刻地影响了网络文化这一单元收录的词条,主要是电子游戏中的常见术语比如“氪金”“氪金”一词本来写作“课金”,来源于日语,主要指通过现金购买游戏内的虚拟资源。
(如货币、道具等)的行为。由于《魔兽世界》中存在一种名叫“氪金”的材料,玩家经常将两个词汇误用,久而久之,“氪金”反而成为更常见的写法。
游戏玩家中流行着“玄不救非,氪不改命”这样的话,意思是玄学也救不了“非洲人”(网络用语“非洲人”意为脸黑,总是运气不好的人),就算“氪金”也改变不了脸黑的命运氪金机制代表着网游的收费模式由计时收费转向道具收费,鼓励玩家用人民币购买道具,击败对手。
与此同时,玩家通过投入大量游戏时间,弥补与氪金玩家的游戏差距,这一行为称为“肝”;而形容在游戏抽卡机制中获得的收益,则有“欧/非”这一组形容词进行描述- 06 ------社会流行词《破壁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是社会流行词。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重要流行词汇的收录,初步勾勒出当代社会,尤其是年轻网民的思想脉络和走势本单元的词条,描绘了以“屌丝”与“高富帅”为核心词条的文化价值判断体系,以“八一八”为核心词条的网络行为生态体系,和以“绿茶婊”与“直男癌”为核心词条的群体标签体系。
这一单元的词条既需要足够的社会流传度,又需要本身有一定的文化脉络和生命力比如“搬砖”搬砖是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基本工作内容,近年来被很多城市白领和在校学生用来指代自己所从事的无趣而低薪的工作对“搬砖”的这种用法源自帝吧的屌丝亚文化。
那些自称“屌丝”的帝吧用户非常热衷于自嘲和自黑,特别喜欢使用一些自我降格、自我矮化的短语作为口头禅,如“给跪了”“吓尿了”等,而搬砖就被他们用作一种自嘲性的代称,指代他们从事的各种工作
“都行,可以,没关系”是著名的“佛系三连”再比如在这一两年间流行起来的“丧/佛”在“丧文化”中,“丧”形容一种没有活力的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颓废、对未来失去希望等“小确丧”(微小而确定的不幸,专指能毁掉幸福感但又微不足道的小事)。
拉开了“丧文化”的序幕,“葛优瘫”则引发其高潮。
而“佛系文化”可以说是“丧文化”的又一个小高潮“佛系”指不争不抢、看淡一切的心态,和佛教没有直接关系“佛系”最早来自“佛系追星”,指不混圈、不产量(指进行同人创作)、不掐架、心态平和的粉丝这种“怎样都好”的心态,其实是在“怎样都不好”的境遇中锻炼出的又一种犬儒主义心态,所以也有人称“佛本是丧”。
以上就是对《破壁书》六个单元基本内容的简介,以及其中一些代表性词条的选摘本书力图对这些网络部落文化中的关键词进行收录和解读既然是网络文化中活生生的词,而且这些青少年亚文化本身也与主流文化有一定距离,有些关键词或许并不那么高大上,甚至有些粗鄙。
但它们却是整套话语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我们记录、研究、出版的选择,也并不等于认同、推崇这种文化本书的编选者都是各个部落文化的资深粉丝,有的还是元老、大大乃至巨巨很多关键词,凝聚着他们的中二岁月、研二情怀,也是他们生命中的关键词。
所以,这也是一部出自学者粉丝之手的“有爱的词典”,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原住民给自己的写史。
小编说每一代网民都有不同的网络流行语,还记得你生命中的那些关键词吗?或者你觉得哪些目前新生的网络词汇,很快会有全民皆知、全民皆用的一天?欢迎留言跟我们分享~丨 往期回顾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蒋雯丽个人资料(蒋雯丽个人资料简介及老公)学到了吗
这是我前夫为我拍摄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那年,我三十一岁。照相机是我参加工作后买的第一个大物件。记得这款相机是东方S4,一百…
-
什么是仙人跳(什么是仙人跳套路)原创
各位男同胞们,你知道仙人跳是什么意思吗?仙人跳可以说一种专门为男性们准备的温柔陷井。所以为了防止大家被骗,今…
- 秦语(秦语鹿)奔走相告
- 秦语(秦语鹿)没想到
- 江铠同个人资料及图片(江铠同个人资料及图片陈翔)干货满满
- 朴海日(朴海日主演电影)学会了吗
- 武汉哪个省(武汉哪个省份)一看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