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全开麦是什么意思(半开麦是什么意思)学到了


最近,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节目中特意标明的「全开麦Live」,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不少观众看到这样的字眼觉得甚是欣慰,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力赞姐姐们“全开麦

全开麦是什么意思(半开麦是什么意思)学到了

 

最近,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节目中特意标明的「全开麦Live」,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不少观众看到这样的字眼觉得甚是欣慰,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力赞姐姐们“全开麦,真实力”。

这事儿着实荒诞,一个职业道德底线竟成为了值得夸赞的地方。我们看待商业、市场艺术的标准究竟还能低到什么程度?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假唱有关的那些事儿吧。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假唱按照我本人对假唱的界定,有如下几个方面,可恨程度由深到浅完全对嘴:在现场使用提前录好的声音,歌手自己在台上演小品“半开麦”:放着一轨原声,零星唱几句,偶尔和观众互动,走几个音,假装自己是真唱。

接唱:难度大/完成度低的部分放原声,相对轻松的部分由歌手现场完成过分垫唱:通常用于演唱实力不佳的歌手提前录制好一轨或多轨主音,将歌手现场的麦克风音量降低,背景音轨开大,以掩盖自己的失误,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

过度修音:现代录播节目的常用做法,通过后期制作以修复歌手真唱时不堪入耳的部分,以保证节目效果与收视率。

我们为什么要抵制“假唱”?这不是一个应该成立的问题「真唱」是一个歌手、艺人的职业道德底线,而假唱就好似医生不尽力医治、教师误人子弟、商家克扣分量、知假售假一样可耻,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然而,假唱、假弹的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

——春晚等大型晚会几乎80%-90%均为假唱;明星在商演、个唱中“半开麦”、接唱;如今甚至连小小学校的开学典礼、校庆、新年晚会也堂而皇之的“要求”假唱,不以为耻更荒谬的是,许多人反以为荣,还毫不避讳,大肆宣扬。

,美其名曰“为了节目效果”许多消费者也在为其开脱:“为了效果假唱不很正常吗?”这与“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并无二致,着实可笑可能有人会说,假唱又没什么影响,大家也不过看着图个乐呵那么试问,考试作弊、学术造假又有多大的影响呢?这些事可能对世界没有什么直接危害,但其关乎着整个社会的风气。

人人都在假唱取巧,这样投机的风气就会愈演愈烈,以致行业平均实力的不断下降。既然社会如此包容假唱,那艺人又何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音乐学习上呢?

那么,该如何判断假唱呢?生物能对弱智假唱做出判断对于萨顶顶老师的这种「神级假唱」已经到了无法企及与超越的境界,生物都可以对这样类型的假唱做出判断。

对比原唱这是最没水平的「对嘴」之一歌手将早已发布的专辑版本原封不动的在现场播放对口型,稍微认真听就可以听出,两个版本是一模一样的就算是林志炫、林俊杰这些号称「行走的CD」,Live实力惊人的歌手,他们的现场有可能比专辑唱的更好,或很高程度的还原CD,但也做不到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耳返音乐类综艺已经火爆了快有十年之久,不少观众也对演出基础设备有了一定的了解。近几年来,歌手有没有佩戴耳返也成为了大多数“热心观众”判断假唱的一个依据。什么是「耳返」?

「耳返」是「耳机返送」的简称,是「返送」的一种根据名著《八年级物理》,声音是有速度的,距离的不同,接收到声音的时间也就不同且舞台所使用的喇叭也是朝向观众设置的,因此表演者并不能分秒不差地从该喇叭中很好的接收到音乐。

「返送」也就应运而生了它专门供表演者监听音乐其可分为两种:「音箱返送」与「耳机返送」,简称「地返」和「耳返」二者的功效无本质性区别,但耳返总体比地返隔绝外界噪音效果更好,听得更加清晰准确,同时也更加灵活。

没戴耳返的就一定是假唱吗?不一定,不可一概而论在一些较小型或专业音乐舞台,歌手没有佩戴耳返,从地返监听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在一些综合性舞台如春晚等大型晚会舞台、颁奖舞台,绝大多数是不专门设置地返的,歌手想要听清,就必须使用耳返。

所以这个问题不如说成:没有返送就一定是假唱吗?99.99%是的,剩下的那0.01%的真唱也一定惨不忍睹。

在2019年的国庆大典上,合唱的兵哥哥也都戴上了耳返(室外合唱实在没法假唱)如此也证明了,想要真唱,即便是天安门城楼外这样特殊的环境,也必须想办法使用返送监听设备,否则合唱永远不可能唱齐音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音准没有任何问题。

说在前面的是,「走音」与「跑调」完全是两个概念,按物理学术语讲,「走音」属于「误差」,不可避免;而「跑调」属于「错误」,可以避免一般范围内,乐音的最小单位就是「半音」,而一个半音在理论上也可以分为无限个更小的「微分音」,许多人将其戏称为“钢琴缝里的音”。

所谓的「走音」即几个微分音之间的差距,或多或少,但不超过「一个半音」这类偏差是人体生理造成的,无法完全解决毕竟声带是肉长的,不会像乐器、电脑一样精准而「跑调」指的则是某个或某几个音的走偏已经超过「一个半音」,算作明显的失误。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视频截取的是Jessie J在湖南卫视《歌手2018》现场直播总决赛中翻唱的Ballad Soul经典名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片段远道而来的“英国二姐”Jessie J可谓是近几年中国荧幕上出现的音准、现场稳定度、音乐性等综合实力最强的歌手。

不难发现,Jessie J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直播中仍能保持水准的歌手,即便如此,在视频的第一部分中,仍能发现些许细微的走音不过相比其他一众歌手直播没有修音时“车祸式”的表演,她无疑是最棒的一个因此,如果一个歌手演唱的音准准的可怕,那么极大可能是后期使用电脑和效果器调整过的,也就是说现在听到的是之前预录好且经过后期的声音。

(网上热传的「百万调音师」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那样子录完后,调音师经过几天的奋战最终达到不错的效果是有可能的,但视频中实时的修正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声场简单来说,就是声音所处的场地不同造成的声音的不同比如,同一个人用同样的力道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说出同样一句话,录音出来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显然,室外的声场明显会比室内开阔得多。

它是判断假唱的依据如果歌手稍微动些脑子,就不会播放专辑版本就算要假唱,也会在录音棚再录一个版本出来对嘴型但是,由于声场的不同,录音室录出的声音是有「棚声」的,和现场应有的开阔的声音效果截然不同不仅是判断「全程对口型的假唱」,这也是判断「接唱」最好的办法,现场唱的声音和播放的录音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视频分别截取了吴青峰《巴别塔庆典》的专辑版本与《乐队的夏天》Live版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版本之间声场的明显差别且歌手通常在录音棚与现场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唱法”一般来说,现场需要的声音动态(可以粗暴的理解为音量)要大于录音棚,也就是说,在现场歌手的声音需要更坚实,更强劲,否则很容易被伴奏覆盖。

细节如果一个歌手既用了返送装样子,又提前在现场彩排时录了声音,避免了与CD重复和声场上的问题,还在修音时故意不将所有音都修的那么准,那么我们就很难通过上面的方法判断了(也真是为了假唱绞尽脑汁)可用的办法也只有通过入微的观察进行判断:如麦克风与嘴部的距离产生变化,声音有没有随之变化等。

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标明的“全开麦”又是什么呢?“全开麦”这个词是从“半开麦”衍生出来的,没有“半开麦”也就无所谓“全开麦”但这二者本身就是一组「伪概念」“半开麦”这个词的源处现已不可考,据说是由早年间K-Pop(韩风流行)粉丝发明出来的中文词汇。

要想解释通这个词,还要先说说伴奏的三种类型伴奏带可分为三种:MMO、MMA以及MMMMMO:Music Minus One,即去掉一轨(主唱轨)的伴奏,里面包含合声MMA:Music Minus All,即去掉全部人声轨的伴奏,不包含任何合声,其他所需人声部分均需要现场完成。

MMM:Music Mixed Mastered,做过混音及母带处理的成品音乐,即原曲最早“半开麦”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使用MMO伴奏的,即伴奏音乐中还包含其他人声部分,但主唱的部分仍需要歌手现场完成音乐里所包含的这部分内容,只是起到增色及衬托作用,因此,这并不算作「假唱」。

而真正的假唱,则是使用MMM伴奏,装模作样然而,或许是字面意思有歧义的缘故,“半开麦”一词逐渐变成了现在常用的意思,即一边放着“原唱”,一边跟着唱几句,偶尔和观众互动以达到以假乱真效果的行为(更字面的意思麦克风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是不可能的,麦只能一直开或一直关。

)当然,伴奏的“玩法”远不止此当国内还在拼命还原CD时,国外的实力唱将早就有了更高级的玩法熟悉欧美乐坛现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欧美实力歌手的演出上,伴奏包含主旋律音轨是很常见的做法,而歌手要做的并非一板一眼的按照专辑的样子唱,而是在现场“炫技”——进行即兴和声、即兴变化旋律、增加人声华彩等,让观众更好的享受到Live的快感。

从技术上来说,这样的玩法和“半开麦”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区别,而关键就在于,前者并非在欺骗观众、欺骗消费者,不仅如此还给了他们CD听不到的、更棒的东西;而后者则是弄虚作假,道德败坏(视频为Ariana Grande《Break Free(Live)》与Lady Gaga《Poker Face(Live)》)。

所以,所谓的“全开麦”不过也就是根据“半开麦”而言的,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唱,还可以造了一个词来形容,确实滑稽。

除了上面的这些,“假唱”的形式也在随着时代而发展「过分垫唱」与「过度修音」什么是「垫唱」?术语管它叫做Double Tracking(或Vocal Doubling),即在录音时再录制(或复制)一轨主旋律人声,将两个人声轨道调整为不同响度后同时播放(或较弱一轨延后25毫秒),听感上会更加的宽宏饱满,耐人寻味。

这样的做法从上世纪60年代The Beatles乐队开始,至今已经为音乐人广泛使用,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做法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过分」上面也提到,虽然两轨声音的基本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它们仍分主次,其响度不同。

通常叠加的轨道音量不高于主音轨的30%,也就是说,两轨叠在一起,除了听感上的区别,一般是不易察觉有不止一轨在同时播放的且如果去掉主音轨(或现场主唱音轨),光凭叠加音轨的音量是完全不够的但是,现在有不少歌手,叠加轨音量大的过分,在音乐中能明显听出除了主唱正在演唱的声音外,还有一轨提前录好的声音在同时播放。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掩饰自己有限的Live演唱水平,虽然好像不似“半开麦”那般无耻,但也无疑是一种不思进取的作弊行为。

在《我是唱作人2》中,霍尊就曾在VCR中提到过刘思鉴的这个“毛病”,说的好听些是“他清楚自己嗓音的弱势”,实则还是在讽刺这样投机取巧的行为「过度修音」主要指的是近十年来音乐类综艺的通病节目录制与播出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节目本身的剪辑,另一方面最耗时的恐怕就是「修音」了。

现在的修音技术有多“可怕”?看看视频里的对比便一目了然对于黄绮珊这样的实力歌手,我相信这是偶尔状态不好造成的失误现在绝大多数的音综都采用的是平时录播,总决赛直播的播出方式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各个总决赛,总感觉艺人们的实力全体下线。

其实这就是「过度修音」的“功劳”像《歌手》这样演唱能力相对更强的节目尚且如此,其他的乐队类、女团类、跨界类综艺就真可谓是惨不忍睹了不少网友在前日《青春有你2》直播车祸时调侃到:唱成这样我感觉我也能出道也有相当一部分音乐从业者、乐评人直言:过度修音与假唱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每场都不修音直播,也就没那么多无谓的争议了。

REVIEW◆◆往期回顾烂大街的「Verse」说的是啥?「芭乐」可不替「劣质口水」背黑锅「唱商」究竟是什么意思?(咬字篇)「唱商」究竟是什么意思?(音色选择篇)

Dreamers Life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