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以爱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中国网新山东4月13日讯 腹有诗书气自华。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讲台上,授课教师发人深省的金句频出;讲台下,青岛文正小学的学生们正专注地聆听……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以爱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中国网新山东4月13日讯 腹有诗书气自华。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讲台上,授课教师发人深省的金句频出;讲台下,青岛文正小学的学生们正专注地聆听……4月12日下午,青岛文正小学的五、六年级两个级部的350名学生汇聚一堂,聚精会神地聆听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青岛市美育教育宣讲团立德树人公益课。授课教师采用真实生动的游记故事,从读书、旅行、写作三个维度的美学体验,系统地阐述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旨在引领学生从读书、旅行和写作中,寻找乐趣、激发灵感和发现美的元素。

运用五感写美文

这堂公益课的主讲人是青岛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成员、青岛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日报社主任潘修雷老师,他授课的主题是《读书旅行与写作的美学体验》。 什么是读书旅行与写作的美学体验? 授课伊始,潘老师先抛给大家一个问题。接着,潘老师深入浅出地做出诠释后,把美学体验与写作中的五感关联起来——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使得文章立体、丰满和生动起来,这种写作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给读者如临其境之感。

标题是文章眼睛

紧接着,潘老师运用三篇描写草原、江南水乡和异域风情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潘老师把长期从事《青岛早报》中小学生作文专刊编辑工作中总结出的写作经验分享给大家:首先是提炼标题,其次是精心打造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第三是多层次、多角度分段书写正文,最后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采用升华主题、思想感悟或总结照应主题式等形式收尾。他进一步解释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第一段是运用最能打动和吸引读者的语言诠释标题内容,正文部分是第一段的深层延展,要分层次、多角度、立体搭建文章的架构。

给作文注入灵魂

怎样才能确保作文不跑题?课堂上,同学们异常活跃,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经过多名抢答同学相互补充后,最后一名同学的答案赢得了潘老师的认可和点赞——开头点题,正文每一段都要反复扣题,结尾照应主题。潘老师特别强调作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来说,写出的优秀作文最好通常要在6段以上,方能起到曲径通幽的写作效果。

优秀的作文是有‘灵魂’的!潘老师在点评《卢塞恩湖游记》时指出,虽然例文中的小作者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仔细推敲却难称佳作。如何给文章注入灵魂?潘老师认为,好的游记通常要以选出的精彩点作为标题,而非简单地冠以地名+游记作为标题。接着,他以这篇游记为例,与同学们互动,提炼出新的标题,最终确定的主题为《卢塞恩湖上的月光曲》,课堂上霎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表明这个标题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随后,潘老师又和同学们互动,现场完成了整篇文章。核心内容是把卢塞恩湖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相互交融,用《月光曲》的旋律烘托月光下的湖景与令人神往的气氛。并在文章的结尾,以设问句式把小作者与贝多芬不同角色的假设遐想,从而使得小作者的音乐逐梦之理想清晰可期。

思维导图画面呈

最后,潘老师又以散文体游记《江南雨巷》为例,启发同学们要学会借游记抒发胸臆、升华情感、寄托感怀……

潘老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同学们呈现了写作中的画面联想法:通过一串串关键词,把每篇范文的典型画面逐一呈现,使得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言之有物。

祝福同学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潘老师送给同学们的祝福语。

期待涌现小作家

潘老师语言风趣幽默,视野开阔,启发式语言令同学们产生无限遐想,同学们表达的共同感受是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这短暂的一个半小时,让我收获颇多。帮助我掌握了虎头、猪肚和豹尾的写作要点:开头要先声夺人;四段以上的正文部分要充实且层次分明;结尾要如同豹尾一般有力和令人难忘。六年级学生刘昕怡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在今天的讲座中,潘老师分别从构思、写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指导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多角度观察,写人记事均要注入情感。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词和名人名言,能够使得文采增辉……六年级的孙艺心同学自信满满地说。

写记叙文一定要写真人真事!六年级学生杨若琪还说,潘老师讲到,记叙文的核心是写人和事,归根结底是写人,理由是事是由人做出来的,写人、写事记叙文的区别是各自有所侧重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留心人和事,为各类作文题目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

今天来参加讲座的学生是来自五、六年级两个级部的学生,以及学校云霓文学社的通讯员。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他们的作品时常发表在文正学校的《云霓文学报》上。文正学校副校长孙科宇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潘老师的讲座既有情感,又有方法,特别是他在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列写作技巧,实用易学!从潘老师的讲座中,师生们的共同感受是富有亲和力,对孩子们充满关爱和鼓励。这点从他与同学们频繁的互动,以及孩子们热情高涨的参与热情足以证明。他还表示,相信《云霓文学报》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小作家。

活力四射读书节

据李沧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綦峰介绍,该校每年4月按例在集团所属的文正校区举行读书节活动,给世界读书日增添绚丽的色彩。这一系列的特色读书活动吸引学生、教师养成了每日阅读的好习惯,做到真正以书为友,与书为伴。

此次青岛日报社潘修雷老师的《读书旅行与写作的美学体验》专题讲座,与文正校区‘书香浸润校园 阅读励志追梦’读书节主题完美契合,从而使得‘读书、写作、审美’这三个关键词,如春风化雨般地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相信这堂‘美学体验课’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通讯员 张文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