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龟毛是什么意思(龟毛是什么意思饭圈)深度揭秘

献给每一个跟时间赛跑的儿女。

龟毛是什么意思(龟毛是什么意思饭圈)深度揭秘

 

月照 油菜花 很久没有想起父亲了脚步匆匆,出海关进海关,上车下车换车,提起行李放下行李,即便是为了扫墓而如此奔忙,父亲其实一直没进入意念之中我是一股风啊,不为一株树停 但是,当火车渐渐接近衡阳,离开座位站到门边往外看,满山都是杂树生花的泡桐,田里尽是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父亲突然之间进到意念中来——他的骸骨,就埋在那泡桐树和油菜田覆盖的、柔软湿润的泥土里。

强烈的思念蓦然袭来,毫无准备地,我眼泪潸潸,就站立在轰轰隆隆的火车声里…… 失乡的人 所有的战争流亡者,都以为只是暂时避难,其实却是与乡土山川的诀别不是自愿的舍弃,而是乡土从自己的胸膛被拔除,被撕开失乡之痛,思乡之切,成为许多小说家永远的文学深泉。

“乡”究竟是什么呢? 父亲在世时从来不曾说过他如何“思乡”他说的,永远是他的妈妈 清明的霏霏细雨轻软如絮,走在他少年时走过的石板路上,看他曾经游过泳的江水中的倒影,三月的油菜花鲜艳如他儿时所见,我也明白,他说的“妈妈”,他到八十五岁还说得老泪纵横的“妈妈”,包含了江边的野林、百花盛开的泡桐树、油菜花、老屋、石板路,以及妈妈跪在泥土上拔出萝卜、头发凌乱的那些时刻…… 如果有坟 从台北飞香港两小时;从香港机场搭七人座到深圳湾口岸四十五分钟;离开香港海关,进入深圳海关,搭车到深圳北站一小时;转高铁,两个半小时车程抵达衡阳站,再搭车四十五分钟到达衡东县一个山路口。

沿着一路白檵花爬坡十分钟,终于到了墓前 在墓地坐了许久,柏树芬芳,草叶摇曳,燃着的香飘起青色的烟地下的父亲不知是否缥缈有感,但是在青烟依风缭绕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安德烈那句话的深意 跟安德烈说一个诗人好友的故事。

诗人深爱他受苦的母亲母亲死后,他把骨灰长年放在一个美丽的盒子里,摆在书房每次搬家,盒子就跟着搬有一次半夜里来了小偷,早上醒来,盒子不见了 “你要不要把我的骨灰也放在你书房,摆书架上?”我问安德烈 我们在缅甸茵乐湖畔一个旅店里。

两张古典大床,罩着白色纱帐,外面雨落个不停,我们在各自的帐内,好像国王在享受自己孤独又奢华的城堡 趴在床上看电子书,安德烈头也不抬,说:“不要” “那……”我假作沉吟,然后说,“这样吧,我很公平骨灰分两盒,你一盒,弟弟一盒。

你是老大,拿大盒的” 他说:“不要还是做个坟吧” “要坟干什么?”我说,“浪费地球” “有个坟,我们才可以收文青观光客的钱,谁要来看作家的墓,收门票” 我不理他,继续跟他分析:撒海上,不一定要到海中央,搭船多麻烦,或许到无人的海滨岩石即可;埋树下,选一种会开香花的树,花瓣像白色蝴蝶一样的花……这时他放下了书, 隔着纱帐,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坟,我和飞力普就有理由以后每年依旧来台湾?没有坟,我们和台湾的联系可能就断了……” 父亲的坟是一块小小的石碑,旁边留着一块石头,名字还没刻上,是留给他的美君的。

那天真爽朗的浙江姑娘,曾经跟他来到这里来时已经烽火连天燃烧,人命辗转沟壑,没有想到,大江大海走遍,有一天,他们会双双回到这片柔软的土地 温情与敬意 钱穆曾经教小学生写作文他带学生到松林古墓去,坐在墓旁,专心听风穿过松针的声音。

风穿过松树的声音,他说,和风穿过其他树的声音,就是不一样 突然之间雨下来了他让学生坐在屋檐下,用心看雨,用心听雨 他在每天的飞机轰炸和空袭警报之间,拿着笔写《国史大纲》,带着对于历史最深的“温情”,最大的“敬意”。

“温情与敬意”,是否只是对待历史呢? 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我们又如何 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茫的下一代? 在时光的漂洗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 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 我们何时愤怒,何时深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 我们怎么在“空山松子落”的时辰与自己素面相对?。

……龙应台阔别十年,2018推出重磅新作横扫台湾、香港热销书榜,引爆华人社会热议一堂学校不教的生命课,一份诚挚勇敢的生死书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后,龙应台以更坦率更深情之笔,丈量爱与生命的丰厚与辽阔。

龙应台首次尝试复调结构写作。她潜心10年,延续以往受读者欢迎的亲情主题,融入历史元素,比以往作品更有深度,视角更开阔、书写更细腻、立意更高远。 

19封给母亲的信,写满对亲情、亲子、生命、教育与岁月的思索穿插35篇从数千件珍贵材料中筛选出的“大河图文”,跨度长达50年,将个人情感烙在真实历史上,写尽战争的残酷,人性之闪亮 装帧精美,特别典藏,让读者阅读其中,仿佛时空穿梭,体会上一代的颠沛人生。

全彩四色印刷,由台湾获奖设计团队进行包装、设计主文是信件形式,历史图文是明信片形式穿插其中封面字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封面由作者亲自选定 龙应台为大陆版耗时数月,几经修改,撰写亲笔序

作者简介龙应台 台湾乡下的自来水厂里出生,渔村农村长大留学美国九年,旅居欧洲十三年,任教于香港九年两度进入政府,担任公职 她是一支独立的笔——可以烧灼如野火,狂放如江海,也可以温润如目送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辞官,回到“文人安静的书桌”。

二〇一五年九月担任香港大学“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至今 二〇一七年八月移居屏东潮州镇,照顾母亲,开始乡居写作

文摘龙应台与儿子对话 那你六十分 龙应台访问安德烈(三十二岁)、飞力普(二十八岁) 伦敦,201 7年12月 龙:我的编辑有一组问题,希望我跟你们做个访问,就是你们眼中的妈 妈可以吗?安:哈,可以拒绝吗? 。

龙:第一个问题:回想小时候,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我妈是个外国 人”?飞:小时候,好友圈里面,弗雷德是半个巴西人,阿勒是半个智利人,同学里还有韩国人、阿富汗人、伊朗人,住我们隔壁的是美国人,住后门的是荷兰人。

我从来没有意识说我妈是外国人安:小时候,跟不同国籍的小孩一起长大,才是“正常状态”,所以从来没感觉我们有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在我们请小朋友来家里吃饭或者出去买菜的时候,你做的菜、挑的餐厅、买的食材,会跟别的妈妈不太一样。

龙:如果你们生长在一个没什么外国人的环境里,你们很可能不一样?安:是啊,如果我生长在月球上,我大概不会呼吸,我会飘如果我奶奶长出了胡子,她就会是我爷爷 龙:如果你要对朋友介绍你妈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会怎么说?。

安:嗯……龟毛对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很龟毛 飞:我会说,超级好奇安:对对对,超级好奇超级龟毛 飞:你是我所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但是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安:非常不聪明、非常笨的人 飞:对,就是这个意思。

龙:举例说明吧 安:你不太有弹性我说的不是你对事情的看法,这方面你很理性,很宽阔而是,譬如说,你对于跟我们一起旅行的安排有一定的想象,一旦有了那个想象,就很难改变如果改变,你就不开心你就不是那种很容易说“啊,又变啦?好啦,随便啦,都可以啦”的人。

你就不可能说,我们出去旅行十天,什么规划都没有,随遇而安,随便漂流,你不喜欢 龙:你不也是这样? 安:没有啊我跟弟弟后天去意大利,就是走到哪儿就到哪儿 龙:哦……还有例子吗? 安:太多啦譬如吃的马铃薯上桌,你不吃就是不吃。

进一个屋子里,你一定要开窗,要有新鲜空气 你要看见绿色植物,你要桌上有鲜花也就是说,在你的生活里,有些细节你很龟毛,很固执而我们呢,譬如说吧,碰到一个烂旅馆,是个黑洞,哎呀,黑洞就 黑洞嘛,一晚而已,无所谓啦。

你会很气这就是我们说你“龟毛”的意思 龙:(不甘)可是,你们今天早上说要去植物园,后来又说天气不好不 去了,我也没吭声啊…… 安:那是因为你这回没太把植物园这件事放在心上,一旦放在心上了, 不去你就要火了。

 龙:……不公平 安:你记得有一年圣诞节,飞力普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朋友,邀请他来家里晚餐,你大发脾气, 记得吗?飞:对啊对啊,我只是刚好在路上遇见他,顺口就邀他来家里跟我们吃 饭,哇,你好生气龙:嘿,那是因为那天晚上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我就飞了,你还突然把一个外人找来,我当然火大啦。

安:我正是这个意思你有一个想法——“儿子跟我要相聚一个晚 上”,然后一个插曲进来,你就没法接受龙:昨天晚上你不就突然邀请了一个朋友过来一起晚餐?我不是说很好吗?安:那是因为我五个小时前就赶快跟你说了不说,你又要不高兴了。

 龙:喂,这不是正常礼貌吗?我们母子约好一起晚餐,突然要多一个人,本来就应该事先说, 不是最正常的事吗?安:可是,如果是我和飞飞约好晚餐,突然多一个朋友,我们完全可以让它发生,不必事先说的你理解我们的差别了吗? 。

龙:(转向飞力普)你同意他的说法?飞:同意啊如果事情走得不像你预期的,你会很失望、难过 龙: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飞: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我们如果有什么事不太顺心,哎呀,就算了, 过去了你会不舒服好几个小时龙:所以你们对“龟毛”的定义就是—— 

安:对事情有一定的期待,如果达不到那个期待,就超乎寻常地不开心 龙:好吧那说说“好奇”吧 飞:有一次我们走过法兰克福那条最危险的街,满街都是妓女跟吸毒、贩毒的人有一堆人围在街角,应该是一群毒瘾犯,不知道在干什么。

你就很高兴地说,我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马上就走过去想看,还想拍照,你真的拿出相机,这时有一个大汉向我们走过来我简直吓昏了那个家伙边走边喊叫,你还一直问我,这家伙在说什么,太有趣了,我想知道他在说什么这就是你好奇的程度。

飞:(转向安德烈)不过,安,我们说了那么多负面的批评,好像该说点什么正面的吧?她的编辑会抗议。 安:好奇就挺正面的啊。飞:好奇到危险的地步。……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2018的全新力作一部三代共读的生命读本,献给每一个跟时间赛跑的儿女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后,“人生三书”再续新篇龙应台写作生涯最重要的作品,对上一代感恩致敬,对下一代轻柔提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