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黑家白日的意思(黑家白日的意思及近义词)奔走相告

除表达本身的颜色外,“红”与“黑”在汉语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又有不同的含义

黑家白日的意思(黑家白日的意思及近义词)奔走相告

 

本文原载于《英语教师》2020年5期49-52页,略有修改摘要: “红”与“黑”是两个最常见的颜色词除表达本身的颜色外,“红”与“黑”在汉语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又有不同的含义此外,即便作为颜色,“红”与“黑”,也并仅仅与英语的“red”“black”一一相对应。

本文以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平台检索工具,旨在总结“红”与“黑”汉译英的策略引言  颜色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客观属性,而人们又赋予了颜色除它们本身之外的丰富内涵及情感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颜色词的运用和表达能反映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不同语言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因此同一颜色的意义、用法不尽相同,翻译时并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比如提到“红”,很多人会想到“red”,但是“红糖”的对应英文却是“brown sugar”,这就涉及英汉语言使用者视角的不同。

  文学家最擅长把握语言的魅力,通过运用颜色词向读者呈现精彩的世界,而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是将这一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四大名著的文学、艺术及历史价值极高,在中国乃至国际文坛上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本文将运用绍兴文理学院汉英平行语料库,通过研究四大名著的英文译本,以“红”与“黑”为例,来说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翻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  根据笔者从中国知网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7月23日为止,关于英汉颜色词的研究论文约298篇,其中12篇为《红楼梦》颜色词翻译的研究论文,但尚没有有关其他三大名著颜色词研究的论文。

据此,笔者认为颜色词的翻译仍具有研究的意义   经过归纳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四种情况:1、颜色A译为颜色A(即“红”译为“red” “黑”译为“black”);2、颜色A译为颜色A相关词(比如“红”译为“scarlet”“crimson”“ruby”等与其他与“red”意义相近的词);3、颜色A译为非颜色A及其关联词(比如,“红”译为“green”等);4、颜色词译为非颜色词(比如“黑”译作“right”等)。

英汉语言的丰富性使得同一个颜色存在许多同义词,它们代表了近似色,即不同的色调那么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描写对象中,译者可以采用同义词或修辞方法翻译出这些变化,这一技巧尤其体现在某个颜色词的多个同义词同时出现在一句话的时候。

此外,汉语中一些含有颜色词的词语也具有它们的特定含义一、颜色A译为颜色A  《新华字典》(2004:182)中,“黑”的第一个基本解释是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红”的第一个基本解释是像鲜血的颜色(新华字典:2004:185)。

这种情况下翻译时,“黑”一般译为“black”,“红”则一般译为“red”例1:  原文:一面又见晴雯两腮如胭脂一般,用手摸了一摸,也觉冰冷(《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杨戴译本:He noticed that her cheeks were as red as rouge, and feeling them found them as cold as ice as well.。

  霍译本:He noticed how red her cheeks were and put out his hand to touch them. They were as cold as ice.

  分析:“两腮如胭脂一般”指 “像涂了胭脂一样红”杨戴译本忠于原文,且用了头韵,“as red as rouge”将红色与胭脂相比较,来表现这脸上的红,霍译本则没有使用比喻而是直接用“red”相较而言,杨戴译本更加生动形象一点。

例2:  原文: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西游记》第八回)  译文:A jade face full of heavenly happiness, scarlet lips making a touch of red.。

  分析:“朱唇一点红”中出现了两个表现红色的词其中“朱”译为“scarlet”,表现嘴唇的鲜艳红润,而“一点红”译为“a touch of red”,“red”用作名词,并且增加了动词“making” ,解释出是朱唇为玉面增添了一抹鲜红。

由此可见,颜色词的词性也可以有所变化,更体现了英汉互译的灵活性 例3:  原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译文:Whats near cinnabar goes red, and what’s next to ink turns black.。

  分析:这是一句有名的俗语,其中赤即红,《三国演义》“赤发鬼”便译作“the Red Haired Demon”“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好包含“红”与“黑”两个颜色词前面的“朱”和“墨”都是名词,译为“cinnabar朱砂”和“ink墨”;后面的“赤”和“黑”都是形容词,这里译为“red”和“black”。

 例4:  原文:佗曰:“痛者内有针十个,痒者内有黑白棋子二枚”(《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译文:Hua Tuo said the painful one contained ten needles, and the other a couple of chess pips, black and white.。

  分析:《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有一人被狗咬足指,随长肉二块,一痛一痒,俱不可忍华佗说:痒的一块肉内有黑白棋子二枚其他人都不信华佗用刀割开,果不其然此处,黑白棋子中的“黑”与“白”自然应分别译作“black”和“white”。

 二、颜色A译为颜色A相关词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颜色词可以具有多个同义词据曹莉亚(2012:11)统计,“《红楼梦》中属红色范畴的颜色词最多,共59个,约占总数的25.88%”,如“猩、绛、丹、朱、赤”都是不同红色的颜色词,而英语中同样也有丰富的词汇来表达。

通过检索四大名著的平行语料库,笔者发现翻译时有出现 “猩红scarlet”“绛红dark red”“朱scarlet、 aglow(发红的;通红的)”“丹、朱砂vermilion、cinnabar”“桃红peach-red”“赭石red ochre”“胭脂safflower red”“肉红flesh-pink”,其他有“reddish、crimson、ruby、rosy(表现唇、面色)”等。

“漆、墨、乌、玄、皂”都有“黑”的意思,通常都译为“black”,例如“墨龙black dragons”“乌纱a black gauze cap”“玄鹤black cranes”“皂衫black tunic”;而在形容皮肤黑时可以用“swarthy、dusky”,如“ 黑肚皮a swarthy belly”“黑汉子a dusky fellow”。

在翻译时,译者就应该考虑如何能够表现这些颜色同义词的差异例1:  原文:及看时,慈端坐于地上,面皮转红(《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译文:But when they went to look at him, he was sitting upright on the ground, quite well and rosy looking.。

例2:  原文:这张文远却是宋江的同房押司,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译文:Zhang was a handsome young fellow, with dark brows, fine eyes, white teeth and ruby lips.。

  分析:例1《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出自“左慈掷杯戏曹操”,左慈精通道术,便想戏弄曹操,被关了一年没有吃饭却和之前一样气色很好原文用的是“红”,译文是用“rosy”,有“玫瑰色的,红润的,愉快的”含义,适合形容人的脸色。

例2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原因与上个类似,“齿白唇红”中的“红”译作了“红”,意为红宝石色的、深红色的,显然唇红非常形象例3:  原文:因天黑了,尤氏说:“派两个小子送了秦哥儿家去”(霍克斯译《红楼梦》第七回) 。

  译文:As it was now quite dark, You-shi gave her women orders to see that two menservants were detailed to attend Qin Zhong on his way back home.

  分析:出自“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原文 “天黑” 中的“黑”,这里英文中“黑”对应的表达用“dark”, “漆黑”的表达通常为“pitch dark”例4:  原文: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眼似黑墨……胸脯下露出黑肚皮来。

(《水浒传》第六回)  译文:A fat monk sat in the middle chair... his face was as black as ink...Beneath his chest a swarthy belly protruded.

  分析:译文中“眼似黑墨”直译作 “as black as ink”;而“黑肚皮”的“黑”指的是深肤色的、黝黑的,故而译者选了英语中的对应词“swarthy”来表达 例5:  原文: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

(《西游记》第五回)  译文:When the dew forms, their flesh has a touch of blue, while the sun picks out their vermilion beauty.

  分析:原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绿叶红花,其中“丹姿”译为“vermilion beauty”“vermilion”指“朱红色的”,而不是一般的普遍的“red”但是“绿”却很奇妙地译为“blue”,使用特定具体的颜色能让文章更加多彩。

例6:  原文: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译文:Blood dyed the fighting robe and crimsoned his buff coat; None dared engage the terrible warrior at Dangyang;

  分析:原文的“红”是表现状态或者结果,动词是“染”和“透”译文将 “红”作为动词,表示“将……染红”,因此“红”译为“crimsoned”汉语文化中认为,“brown sugar”有补的功效,适合妇女做月子时食用,故此,“brown sugar”的汉语对应名为“红糖”。

三、颜色A译为非颜色A及其关联词例1:  原文: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红楼梦》第十一回)  杨戴译本:While russet tree-tops swayed, in scattered copses lovely as a painting.。

  分析:原文是“红叶”,而译文中译为“russet黄褐色的”因为这句话是出自园中秋景令,所以“红叶翩翻”指的是落叶,而不是枫叶的红叶这里用“russet”更加准确,而且有一种落叶斑驳的感觉  例2:  原文:弄的黑眉乌嘴,那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杨戴译本:With that grubby face you look a regular dunce, not like the son of a cultured family.  分析:“黒眉乌嘴”中,“黑”和“乌”指 “眉毛和嘴脸都布满了黑灰。

形容脸上很脏,很难看”因此这里就不是指“黑色的”,而是强调“脏”,译为关联词“grubby face肮脏的”,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原语的意义 例3:  原文:多谢姐姐了,谁知那起促狭鬼使黑心(《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杨戴译本:Thank you, sister. I never thought those mischievous imps would play such a dirty trick on me.

  霍译本:Oh, thank you, Aroma.  Its those horrible little beasts I was playing with.  I didnt realize they could be so nasty.

  分析:“使黑心”可译为“play a ...trick”或者像霍克斯一样采用意译的方法“黑”可指非颜色含义“邪恶的”,如“恶人头上黑气冲天an evil effluence rises over a bad man” “黑心black-hearted”的“黑”可译为“spiteful”“mean”“dirty”“nasty”;也可指“暗,光线不足”,如“黑天摸地start groping around the floor in the dark”“乘黑杀至advance in the darkness”等。

  当然,有的也被译成别的颜色,如对于《红楼梦》中的“怡红院”,杨宪益夫妇译作“Happy Red Court”,而霍克斯则译作“Green Delights”,这大概是中西文化对春天认知的角度以及红色的不同观点所致。

此外,汉语中的“青”在不同语境下的译法不仅一样,有的译作“green” ,如“green mountain青山”;有的译作“blue” ,如“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 “the Blue House青瓦台”;不一而足。

  《西游记》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这一回中,孙悟空说流沙河怪在河中久住,熟知水性,因此只译出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没有问题但这个俗语实际是个成语,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红与黑相对,红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好的,黑则相对是邪恶的或不好的,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故此,四大名著语料库之外,其他译法还有“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 “If you live with a lame person you will learn to limp.”“ One takes the behavior of one’s company.”等。

四、颜色词译为非颜色词  这一类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直接译为其它名词;译为另一形容词表达特性;忽视、省略及看似省略但隐含;颜色词的其他意思如,“脸红”通常译作“blush”,“赤脚大仙”的“赤脚”并非颜色而指光脚,故“赤脚大仙”译作“the Bare-foot Immortal ”。

再比如下面一些例子例1:  原文:黑气腾腾闭日明(《西游记》第四十回)  译文:The sun and moon were blacked out by its pall.  原文的动词是“闭”,主语是“黑气”,译文用了被动形式,将“闭”译为“be blacked out”,而“黑气”就译为“pall帷幕”。

例2:  原文:看看红日沉西,筵席已罢(《水浒传》第十三回)  译文:When the sun was sinking in the west, the dining ended.  分析:“红日”指太阳,因而通常可以直接译成英语中的“the sun”即可。

“红木”的英文为“mahogany”,因此翻译时就不必画蛇添足加上“红”,正如“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不必加“white”一样例3:  原文: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译文:The earth is a checkered board, and the sky hangs over all, under it humans are contending, some rise, but many fall.

  分析:此句是刘备三顾茅庐时,听到一个耕田农夫所唱的一首歌中的两句,据说是诸葛亮所做译文未译出“黑白分”,用“contending奋斗,竞争”表现“争荣辱”笔者认为“黑白”对应上文的“棋局”这里的“黑白”指人的两种分类:一种是追名逐利之人,就是“黑”;一种是淡泊明志之人,就是“白”,因此应该翻译出这样的意思。

  结语  语言的颜色词总反映着相应的文化及其相应的内在精神“红”与“黑”这两大类颜色带有许多含义,除了描述颜色还能体现褒贬的颜色词,因此在翻译时也要注意如何才能灵活生动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同一种颜色,既可以采用英文中的“red”,也可以采用其近义词或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来翻译,在某些情况下则译为译成其他颜色词,如“红茶”的英文为“black tea”,汉语中的“红眼病”译成英文须译作“green-eyed”,翻译“青天白日之下”时可能根本不用“green/blue”“white”这样的词,而应译作“in broad daylight”;当然,有时根据上下文还不译出颜色。

  基于上述分析,翻译要准确无误地做好带颜色词词语的翻译,译者要勤于积累、善于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参考文献:  新华字典(大字本)10版.2004.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曹莉亚. 2012.《红楼梦》颜色词计量与研究[D].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曹雪芹. 2000. 红楼梦 [M].延边: 延边人民出版社.  施耐庵.1997.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吴承恩.2012.西游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罗贯中. 2009.三国演义[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