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河汾门下(河汾门下的汾是几声)满满干货

​惊闻有70年历史的山西省汾阳师范学校即将西迁,夜不能寐,感慨良多,遂捻毫命笔,草就一阙,调寄满江红。

河汾门下(河汾门下的汾是几声)满满干货

 

惊闻有70年历史的山西省汾阳师范学校即将西迁,夜不能寐,感慨良多,遂捻毫命笔,草就一阙,调寄满江红。

师范西迁,正恰是秋凉辛丑凭栏眺,河汾①远去,何处渊流?三百年②文薮③骤断,七十载④群星不辏铁雁飞⑤子夏⑥雨凝噎,平添漏文湖水,多少事,南薰风,皆吹皱一万年太久,梦残虽旧看西河再铸金瓯,待汾州重开锦绣祝融城。

⑦须焠火涅槃,当斟酒注释:①河汾:黄河、汾河的合称,这里借指1912年至1949年在汾阳师范学校现址举办过的山西省立河汾中学,该校为山西省汾阳中学源头之一,培养出民国法学家、教育家、省政协副主席冀贡泉,著名油画大师卫天霖,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冯家升,将军成泽民,抗日英雄任应枢等。

河汾中学,校名典出“河汾门下”,寓指名师门下人才辈出隋末大儒王通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求学者达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出自其门下,时称“河汾门下”

②三百年:汾阳师范学校现址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83年(康熙二十四年)在此创建的棠荫书院1729年(雍正七年),棠荫书院改名西河书院;1902年(光绪二十七年),更名西河学堂;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为汾州府中学堂,1912年(民国元年),易名山西省立河汾中学;1949年,并入山西省立汾阳中学(今山西省汾阳中学前身)。

现址文脉绵延338年③薮(sou平声):指水草茂密。文薮,言文脉。唐代皮日休编著有诗文别集《文薮》。④七十载:1950年,山西省汾阳师范学校创办,1951年11月迁入现址,历时70年。

⑤铁雁飞:借当年汾州城头铁双雁离汾喻指汾师西迁⑥子夏:指汾阳城西子夏山传说孔子弟子子夏曾在此设馆教学⑦祝融城:汾州古城建制与子午线成约33度夹角,四面皆有阳光,故以火神祝融名字称之为“祝融城”,也被称作“四阳城”。

欢迎留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