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羞的组词(羞的组词部首)满满干货

当时我就在想,我们今人说的“羞羞”,古人到底指的什么意思呢?按说,“羞”的样子应该是面红、耳热、低眉一类的神态,但这个“羞”字,看不出一点这样的

羞的组词(羞的组词部首)满满干货

 

羞字篆体前日解“讲”字的时候,我提到“讲”字原义是指男女“羞羞”之事当时我就在想,我们今人说的“羞羞”,古人到底指的什么意思呢?按说,“羞”的样子应该是面红、耳热、低眉一类的神态,但这个“羞”字,看不出一点这样的神态。

或者“羞”字是“美丑”的会意?意即扭妮状,仿佛有点沾边昨晚读《左传·周郑交质》(中华书局版),读到这么一段话,“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这时就有点纳闷,这里的“羞”字如果作害羞状或扭妮状解释,那这个“荐”字又作可解呢?从上下文的语意看,“荐”和“羞”用在这里是互文见义,应该是相近或相同的意思,即可以这么理解:可荐羞于鬼神,可荐羞于王公。

那么问题来了,照现代白话文,从字义上看,“荐”与“羞”是两个风马神不相及的字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两个字,我们平常用得挺多的,但在用的时候,应该很少去琢磨,这俩字究竟什么意思我说得对不对呢?大家自己想一想,就OK啦。

怎么办呢?还是先上《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卷十四】【丑部】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息流切 许慎的这个解释,“羞”字,上面是只“羊”,下面是个“丑”,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息流切,就是说,这个字读“xiu”,读音自东汉以来,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这个“从丑”,“丑” 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真是我们今天讲的“美丑”的意思吗?为探个究竟,我们再查一下“羞”字的字源:

“羞”字字形演变过程从“羞”的演变过程来看,上面那个符号是一只“羊”,下面那个符号是什么呢?似曾想识,上回咱们在讲“是”字的时候,有一个类似的符号:

注意“是”字中间的那个从“丑”的字有哪些呢?扭、纽、妞、钮、忸、狃、羞对了,“羞”跟“扭”还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说文解字【第十四下】【丑部】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凡丑之属皆从丑。

敕九切注意这个“像手之形”,就是说,这个“丑”字是手抓东西的样子,表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十一月,万物动,用事”,这里讲的是“丑”的另外一个意思,即“子丑寅卯”中的“丑”,当为“丑”字转注而来的意思“敕九切”也表明,这个字一直就是“chou”的读音,没有变过。

这样一来,也就破解了,原来“羞”字表示的是祭祀的进候敬献羊的一个动作或者说仪式想必早古的时候,若非重要,是不会专门去造一个字的,既然造了这个字,就说明这个事物或事情很重要很重要的物,那就象形,用象形法造一个字;很重要的事,那就指事,用指事法,造一个字;再不济,那就象形指事一起上,用会意的办法造一个字。

“羞”字想必就是这么来的弄清了“羞”字,那么“荐”呢?“荐”一眼看去,仿佛“艹”与“存”的会意,是不是就是讲,某种草舍不得吃,存起来呢?想必多数人都会这么去猜荐【卷一】【艸部】(荐)兽之所食艸从从艸古者神人以遗黄帝。

帝曰:“何食?何处?”曰:“食荐;夏处水泽,冬处松柏”作甸切需要指出的是,“荐”字原本不写作“荐”,而写作“薦”,好复杂的一个字简化字虽然简得没道理,但也是没办法汉字虽然是表意的文字,但演进的方向,也必须是不断强化其抽象符号的功能。

“薦”是什么鬼呢?上面是个“艹”,下面是“廌”——一种神兽哇,神兽都来了!那古代有没有“荐”这个简体的写法呢?有,那是指一种用作席子的草,就好比“莞”字,也是一种可以作席子的草此处按下不表“薦”原本是传说中神兽“。

廌”喜欢吃的一种草,引申为祭祀中献上的一种草本食物许慎可能是据当时流传的一种说法,将之解释为专门给黄帝吃的一种草本食物这个肯定牵强了看来他是时刻不忘发挥他的古文经学主张啊如此一来,“荐”与“羞”互文见义,就很好理解啦,原来一种是敬献给神灵的草本食物,一种是肉类食物。

照此推理,我们今天所用的“荐”字,照字面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推荐推荐嘛鲁迅诗“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的“荐”,用的就是古意,鲁迅真不愧为大师啊“羞”字的古意,跟现在的字面意思,相差就比较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羞”字在篆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讹变。

讹变之后,“羞”的本义丢失了,为此又造出一个“馐”字,后世再说美味的食物时,就都用“馐”字了,但有时候“羞“”馐”互为通假字“羞”字是怎么讹变的呢?“羞”原本是个会意字,“手”端着“羊”,但在篆变的过程中,“羞”变成了形声字兼会意字了,“羊”表意,“丑”表声,而且所会的意,不再是“手”端着“羊”,而是“美”+“丑”了,这里的“丑”是从“

醜”这个字简化而来的——

“丑(繁体)”字的甲骨文、小篆、隶书和楷书又美又丑,那不就成了臭美了?于是,“臭美”就成了现代字面意义上的“羞”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今简化意义上的“丑”,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扭”的本字,也借代为子丑的丑字,这个意义现代还在用;一个是由“。

醜”简化而来的“丑”,这个转化的过程在秦汉时期就发生了,后世的简体字“丑”,只是对这个慢长的简化过程的追认和明确——盖棺定论:今后“醜”就一律写作“丑”啦,管它有没有道理于是“丑”就只有符号功能啦,其造字原理完全丢掉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