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翻译(望洋兴叹翻译成白话文)万万没想到
当无力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追赶不上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感叹上一句“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是如此显豁,以至于人们一看到它,理所当然地就会认为是
当无力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追赶不上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感叹上一句“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是如此显豁,以至于人们一看到它,理所当然地就会认为是远远地望着海洋而叹息的意思,殊不知大错而特错看完本文,了解了“望洋兴叹”的本来含义,相信你定会深感震惊。
众所周知,“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洋”是水大之貌,当作海洋讲是宋元之后的事了但是如果认为此处的“洋”是形容北海水大之貌,也说不通,因为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既“望洋”(望着北海)又“向若”(向着北海),属于毫无意义的词义重复,庄子断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么“望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望洋”是一个联绵词,又写作“望羊”“望阳”“望佯”《释名·释姿容》中解释说:“望佯,佯,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王肃注《孔子家语》:“望羊,远视也。
”按照这种解释,“望洋”及其音同的词,意思就是远视的样子河伯转过脸来,远视着北海之神而叹息,是为“望洋向若而叹”;但是既然已经“旋其面目”,面对面对着北海之神,又如何称得上远视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例子中的“望洋”等词。
据《晏子春秋》载,晏子上朝的时候,发现“杜扃(jiōng)望羊待于朝”,晏子问他为什么不上朝,杜扃说齐景公夜里听新歌而变齐音,早上又起不来,因此自己才作“望羊”之态《论衡》《白虎通义》等书均形容周武王“望阳”或“望羊”,都是形容人的眼部特征。
其实,“望洋”等词的本义是眼部疾病,这种眼部疾病有一个专用字叫“瞯(xián)”《说文解字》:“瞯,戴目也”南唐学者徐锴进一步解释说:“戴目,目望阳也”清代学者段玉裁更进一步解释说:“戴目者,上视如戴然,《素问》所谓‘戴眼’也,诸书所谓‘望羊’也,目上视则多白。
”这种眼部疾病的特征是“目上视则多白”,眼瞳不转动,向上仰视,因而眼白显得多古人认为羊乃“畜之远视者也”,因此“望羊”就是“望羊视也”,以羊为喻来指称这种眼部疾病,“阳”“洋”“佯”则都属于同音字假借使用。
如此一来,“望洋”等词的意思就很明白了颜师古解释说:“戴目者,言常远视,有异志也”这是由“目上视则多白”的眼部疾病引申而来的意思杜扃之所以“望羊待于朝”,是因为不满于齐景公的所作所为,而故意做出这种奇怪的样子,以示抗议。
至于周武王“望羊”,只不过是对圣人奇异相貌的附会而已再回到《庄子·秋水》篇,语言学家黄金贵先生断句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并译为白话文:“这个时候,河伯开始回转他的面孔,眼睛定定地上视的样子,朝着海神慨叹……”。
这就是“望洋而叹”或“望洋兴叹”的本义。你不觉得震惊吗?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采菱歌曲(采菱歌曲四年级歌词)原创
有首特别好听的情歌叫《采红菱》。我初次听到,是在江苏无锡寄畅园的一个水榭上,由一个妙龄女子所唱,那份清脆,圆润,韵味十足,令人心醉。…
-
不甘落后的意思(不甘落后的意思和英文)不要告诉别人
教育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使一个人学会他不曾掌握的东西,让他在接受教育后成为不同的人;另一层是激发,把蕴藏的与生…
- 不甘落后的意思(不甘落后的意思和英文)不看后悔
- 赫然而怒(赫然而怒赫什么意思)原创
- 驼字组词(驼字组词和拼音怎么写的呀)干货满满
- 牢字组词(牢字组词和拼音)学到了吗
- 昂首东望的意思(成语昂首东望的意思)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