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风雨如晦的意思(风雨如晦意思相近的成语)怎么可以错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课前自主预习
一、作者介绍生平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

风雨如晦的意思(风雨如晦意思相近的成语)怎么可以错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课前自主预习

一、作者介绍生平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人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1914年,他怀着报国济民改革社会的理想东渡日本留学。

“五四”时期,郭沫若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了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

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国家和科学文化机关的领导职务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有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等评价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19年9月、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

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三、常识1.新诗与自由诗“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

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群众所接受“自由诗”是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

创始人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我国“五四”以来十分流行这种诗体2.律吕(1)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作“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作“吕”,合称“律吕”。

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马融《长笛赋》:“律吕既和,哀声五降”翁洮《和方干题李频庄》诗:“犹凭律吕传心曲,岂虑星霜到鬓根”(2)比喻准则、标准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恩待,趋以就事,丛杂乖戾,律吕失次。

”黄中黄《孙逸仙》:“其人诚亚东之珍宝,其言诚革命之律吕哉”四、基础练习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1)号(  )炮一响,战士们跳出战壕,冲向敌阵,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一片号(  )丧(2)后辈须知革命先辈创(  )痕无数,创(  )业艰辛,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答案:(1)hào háo(2)chuānɡ chuànɡ2.辨析语境,选用词语(1)70年的艰苦奋斗,铸造成新时代一座座的楼宇;70年的峥嵘岁月,谱写成新时代一首首诗篇(壮丽富丽)(2)通讯设施,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他人名誉,是不道德的。

所以,我们平时务必谨言慎行(毁坏破坏)答案:(1)富丽壮丽(2)毁坏破坏解析:(1)“壮丽”着重指雄壮雄伟,色彩庄重,常形容城市或山河的景象;也形容诗文画面和歌曲的气势“富丽”着重指建筑物富有美丽,常形容陈设;也形容光彩夺目,气势盛大。

(2)“毁坏”和“破坏”都有“事物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的意思“毁坏”指较严重的损坏,使失去效果,对象多是工具、物品、组织等“破坏”多是有意的,如破坏常规“破坏”更多强调主观因素如“破坏建筑设施”“破坏精神文明建设”。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82版《西游记》剧组30年后再聚首,分散于国内外各地的演职员挟山超海奔赴央视,共赴一场艺术盛会(  )(2)这种癫狂状态被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形容为“。

狂犬吠日”(  )(3)香港已回归逾20年,但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以为外国可以对香港说三道四,任意插手,这种食古不化的思维实在是荒唐可笑(  )答案:(1)× 挟山超海:比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

此处望文生义(2)√ 狂犬吠日:指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或坏人诋毁好人(3)× 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

使用对象错误

课堂任务学习

1.“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白云肯定会是在空中的,这三个字是否多余?为什么?答案:不多余强调作用诗人把读者的视线由海面引到空中,在空中与白云呼应,点明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是全诗中心,与题目相吻合2.诗的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那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行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这主观感受乃是这首诗思想意义之所在,它具有丰富的内涵3.结合全诗,谈谈为什么说该诗是“力的赞美”。

答案:“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既表示宇宙是不断运动、不断更新,又表示人生是不断奋斗、不断向上诗人还认为在宇宙的运动与人生的奋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体现着、磅礴着“力”,于是他在由大海奔腾的波涛引发出对宇宙与人生的感悟之后,随即发生了“力哟!力哟”这高亢的呼叫。

最后一句是诗人对全诗的精彩总结“力的绘画”正是指开头三行所描绘出的大海白云的壮丽景色“力的舞蹈”则是对那洪涛滚滚的比喻“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无疑是诗人对海涛汹涌发出的声浪及拍击海岸激起的呼啸,以及对海涛壮观与神奇的体验,诗人最后高喊“力的律吕哟”,这意思是说:无论绘画、无论舞蹈、无论音乐与诗歌,其中都贯穿着、体现着“力的律吕”——力的节奏与音调,正如宇宙与人生都贯穿着、体现着“力”一样,这样对诗的总结更为完善了。

4.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5.有学者评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是时代号子的激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

的?答案:(示例)郭沫若把“五四”运动的激情汇入创造历史的人民运动的大涛大浪,用恢宏博大的浪涛作为承载,让自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纵情于人民革命的浪潮中这种不可抵挡的豪情壮志直冲霄汉,振聋发聩,代表着时代新生、民族自强的呼号成为一把摧枯拉朽的利剑。

他又以巨人的慧眼和胆识,高瞻远瞩,目睹了“五四”浪涛对几千年封建沉渣的洗劫和吞噬,同时,他预见了一个崭新纪元即将到来,“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吧!他凌空呼啸,助威助兴这种磅礴的声势和着人民革命势如破竹的狂涛汹涌而前,不可阻挡!他跃然而起,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激情,热情歌颂了“五四”对黑暗旧社会的荡涤,呼唤出了一个时代号子最高亢激越的探索创造的无畏精神。

读写能力提升

大胆奇特的想象《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该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中作者运用大胆奇特想象的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巨人般的形象。

想象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象的情景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都要以现实为依据运用想象的手法要注意:1.想象要合理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并和奶奶一起飞走。

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但是,这样的文章让我们读起来觉得合情合理因为这些想象与现实生活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而且这些事物是小女孩临死前神志不清的情况下看到的,合乎人类生理现象可见,想象既要大胆,更要合理,才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2.想象要独特独特,就是与众不同想要与众不同,首先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出发点要另辟蹊径,新颖别致再者,同一出发点,也有很多不同的结果和过程结果要尽可能出人意料3.想象要丰富丰富的想象可使文章的中心得以深化,使已有的材料得以充实,甚至突破材料的限制。

因此,经过想象展现出来的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调、创意;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描绘出的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针对练笔】由月亮展开想象与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0字左右答案:

(示例)我望着天边升起的那轮明月,皎洁的月光悄悄地铺满大地。我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如雪的大漠,羌笛悠扬的旋律在久久地回荡,仿佛在诉说着那金戈铁马的往事,倾诉着秦时明月古城悲壮的过往,如歌如泣。

随堂任务作业

一、基础检测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C.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D.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答案:B解析:B项,应为: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面对__________的现实,在__________中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

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针对当时诗坛__________的现状,他们冲破世俗的束缚,创作出大量__________的诗作,令沉闷许久的诗苑清风骤起,形成独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B.它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C.它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D.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在逻辑方面应按照先强调时代性,再到诗歌内容,最后是格律形式的顺序组合(要注意后一句中的提示词语“格律形式”);在内容方面应按由“现实生活”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的顺序排列。

3.文中标红加粗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B.“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C.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创立……名称开始使用”句式杂糅C、D两项“确立提出”词序颠倒,应该改为“提出确立”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雨交加峥嵘岁月抱残守缺惊世骇俗B.风雨如晦蹉跎岁月墨守成规愤世嫉俗C.风雨交加蹉跎岁月抱残守缺愤世嫉俗D.风雨如晦峥嵘岁月墨守成规惊世骇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风雨交加:风雨一起袭来,比喻天气恶劣根据文中“面对的现实”可知,选“风雨如晦”修饰“现实”合适②峥嵘岁月:不寻常的年月蹉跎岁月:虚度岁月结合“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语境,此处宜用“蹉跎岁月”③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结合“冲破世俗的束缚”的语境,此处宜用“墨守成规”④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根据最后一空“创作出大量的诗作”可知,选“愤世嫉俗”修饰“诗作”合适。

二、课内阅读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完成5~6题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虽是自由体,但节奏感很强随着人的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B.这首诗以铺陈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C.这首诗没有陈述句,都是感叹句而且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D.这首诗自由宏阔,雄奇奔放,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

答案:C解析:“这首诗没有陈述句”不恰当,也有陈述句,如“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6.“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答案: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