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恶童日记(恶童日记 豆瓣)太疯狂了

《周易》中有句话:“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可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何来界定善与恶?一个行为真的只能用善恶来评判吗?一个人真

恶童日记(恶童日记 豆瓣)太疯狂了

 

《周易》中有句话:“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可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何来界定善与恶?一个行为真的只能用善恶来评判吗?一个人真的只能用好坏来横量吗? 敲诈勒索是恶,可是勒索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拿去帮助一对无依无靠的母女,这是善是恶?。

《恶童日记》就是这样探究人性的一本书从一对双胞胎的视角,切肤体会战争的残酷,一点点揭露人性的黑暗《恶童日记》是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震惊文坛,获得欧洲图书奖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1935年生于匈牙利的科泽格市(K·szeg),1956年匈牙利发生暴动,于是随夫婿避难至瑞士的纳沙泰尔市(Neuchtel)定居至今。

在逃亡期间,她饱受烽火洗劫,尝尽思乡之苦,这正是这段流亡生涯,让她孕育出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发人深省的特质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一座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城市由于粮食短缺,生活举步维艰,一位年轻母亲百般无奈地带着一对双胞胎男孩投靠住在乡间的母亲。

而这位“外婆”不仅不识字,还很肮脏、吝啬、凶恶,甚至可能是一名凶手

女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转变刚开始那对双胞胎男孩还是干净的,纯真的可是没多久,他们开始无端受到村里其他人的辱骂,欺凌最初,他们也会哭,也会难过,可是母亲已经离开了,外婆又是一个冷血的人,再没有人像母亲一样亲他们,爱他们了。

他们由让人怜爱地宝贝变成了孤苦无依的孩童渐渐地,他们也就不哭了他们两兄弟,彼此依靠,共同成长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在意辱骂,开始了辱骂练习他们互相用最恶心,最污秽地词谩骂对方,一直到辱骂在他们身上不起作用为止。

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在害怕受伤,开始了练习忍受皮肉之痛他们在干完活的间隙,互相有皮鞭狠狠抽打对方,甚至抽到皮开肉绽也不停下来最后,他们成功了,他们对身体的疼痛变得不那么敏感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在受他人的伤害,开始残酷练习。

一开始,他们只是将青蛙开膛破肚,在后面是对猫狗进行虐待,最后将他们的魔爪伸向了其他的人看到这里,我内心一阵酸楚纯真的孩童,终于被残酷的现实生生逼成了恶童这一切,都是战争的过错一旦失去和平,那些友善亲和统统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冷酷、凶狠。

或许,生活就是如此,无论你愿意与否,她会逼着你成长,逼着你改变,甚至把你逼成你讨厌的人的模样她从来都不给你选择,也从来不管你的意愿,她就是这样按照她的想法做事有人曾经问过作者,你写的是现实中的事吗?她说:“我想写,但是我从来不敢写现实,因为现实比这残酷千百倍。

”这让我想起了余华《活着》里面的苦根,刚生下来没了娘,和爹爹相依为命结果不到4岁,爹爹也因为意外离他而去还好,他还有疼他的外公或许是过的太苦了,最后竟然因为贪吃一碗毛豆,活活撑死了生活在现在物质富足的我,是很难想象究竟过的多艰苦,才会使得毛豆都变成珍品。

没有经历战争地我,却充满了对战争地恐惧每次看到这些有关战争地书籍,我都觉得揪心,就如看《恶童日记》一般

执著雅歌塔笔下的双胞胎,虽然变成了他人眼中的“恶童”,但是,我却觉得他们并非完全黑化我更愿意用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来形容他们就如同我们常说的:“一念成佛,一面成魔”他们的恶,多数情况是为了保护自己可是,他们本性并不坏。

为了拿到自己想要的笔和本子,身无分文的他们不是去偷去抢,而是愿意用自己劳动去换为了了解乞丐生活的艰辛,他们装成乞丐行讨,却将最后乞讨得来的钱,分给其他人他们眼里,依旧没有阶级,没有大人眼里的成见他们跟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可是,一件事的对错,又该如何来衡量呢?在来这个边界小镇没多久,他们认识了小白兔,一个同样苦命地女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长年躺在床上,小小年纪地她唯有用身体来换取她想要的东西这让我想起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中,玉墨所说的:“倘若有的选,谁愿意当妓女。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无奈,小白兔的母亲直到死前都假装耳聋,装作听不见外面人的议论和侮辱或许你会说这是掩耳盗铃,自我麻痹可是,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能够自己麻痹也不失是一种解脱的好方法倍受他人欺压的小白兔母女日子过得格外艰苦,没有人喜欢她们,也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甚至把他们当做欺凌的对象。

直到,小白兔遇到了那对双胞胎。而双胞胎帮助小白兔的方式也令人咋舌。他选择勒索神父,甚至是光明正大地用和平方式勒索,将从神父那勒索的钱财,全部都给了小白兔。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是神父,而不是其他人?那是因为,神父表面虔诚祷告,实际上道貌岸然他趁无人时候也曾对小白兔做了犯禁的事可是,他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的肮脏行为,否则他形象将毁于一旦,将不会有任何人来找他做祷告。

而这一点,也是双胞胎勒索的理由有时候,我觉得这对双胞胎做事还是很有原则的他们从不伤及无辜,也从不无辜害人他门总是用他人自己犯下地过错,来惩罚犯错之人他们总是如此乐心地帮助别人,乐心到让人后背发凉后来,小白兔母女的房子着火了,人们在废墟下找到了她们母女地尸体。

大家都以为是她们不小心点燃了茅草屋,可是却不知,这房子是双胞胎点着的那天,双胞胎去找小白兔,却发现她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身下全是血和白色的液体,已经死了这次,小白兔的母亲没了小白兔,她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日子,苦苦央求双胞胎,替她保受这个秘密,并杀了她让她解脱。

而双胞胎答应了,于是他们放了这把火或许是对生活真正的绝望,在整个过程中,小白兔地母亲没有发出一句叫声,她是一心求死的随着,这场火消失的,除了小白兔母女,还有那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就是这么冷酷无情,就像对待从前的青蛙一般。

他们后来也是这样冷酷的用刀抹了外婆的脖子,同样因为外婆没办法忍受中风的折磨,苦苦央求他们这么做的

人总是被要求要去坐善事,可是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究竟用怎么样的标准来评判善与恶?善与恶的边界又在哪里?如《恶童日记》里的神父,他虽然对小白兔做了不该做的事,可是他依旧一如既往地接纳无家可归的人,哪怕他自己也过的紧巴巴地,却依旧将那为数不多的救济金分拨给穷苦大众。

在生活中的人,往往如雅歌阁笔下的人物一般,没有完美的善,也没有十足地恶有的,不过是在善恶边缘游走,在善恶之间挣扎其实有时候,善与恶的距离,只在你一念之间 而评判善恶的标准,不在现世人的嘴里,而在后世人的眼里。

正如《伪装者》中明楼所说:“我的好坏,百年后,自有后人来评判”或许,有的事,在现在的人眼里是不可理喻,不被理解可等到百年之后,却可能变成了一大壮举如隋炀帝当时劳民伤财修的隋唐大运河有时候,人们总说,某某做这样的事,他不羞愧吗?。

其实,我想说,他们不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依照自己大脑里的自我准则行事,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区别在于,有的人的行事准则,对的社会大众的行为相符,而有的却是相违背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