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海上大教堂(海上大教堂百度百科)奔走相告

有时,就会陷在欧洲厚重的历史故事里,也恰恰是这厚重吸引着我一次一次奔赴。

海上大教堂(海上大教堂百度百科)奔走相告

 

原本这篇应该详细写威尼斯,但始终没找到很好的立意和出发点关于威尼斯,我们知道的太多小学还是中学的课本里,就有关于威尼斯的介绍还有很多威尼斯的游记也写的很详尽大多都是风景描述,贡多拉体验,我觉得我的描述无法做到更好。

在我没有去威尼斯之前,对它的认知仅是水城,即将沉没每每想到威尼斯,就想起梁晓声的《浮城》,相信终有一天,它也会孤零零的漂浮在海上它会不会也像《浮城》一样,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人性尽显?一定会的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时,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学识和素养的,只有求生本能。

每当这个时候,我脑中反复记起的是泰坦尼克号正在沉没的那段时间,所有人的卑劣行为和慌乱面孔但是,无论镜头那端如何震惊,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是冷静的,我一直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叫做“你无法理解,因为你没有体会”。

试想,你根本没有身临其境,没有当时的心理恐惧,你所有的想法都是事不关己的理性理解之下的想法你根本不能理解那些安静等待死亡的人,内心是多么挣扎;你也不能理解那些拼着一息尚存希望的人是如何的奋力;你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求救无门的人,在清醒着等待死亡步步逼近时是多么无奈和沮丧。

因此,我一直无法判断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世人以惊醒优渥的城市人没几个体验过风暴来袭,没几个体验过海啸扫过,没几个人体验过瞬间火海,我们只是把胆战心惊维持到电影结束,然后依然随时随地制造着垃圾和废气。

如果有一个调查,我希望是看完一部地球毁灭的电影后,每个人的环保小事多做了几件,以身作则的环保推广多了几次可惜,没有威尼斯呢?和敦煌一样,不久之后就将消失,沉没或者风化这个消失需要很久,据传是两百年后吧,反正不在我们这一代,就像圣家堂的建成一样,反正我们也是看不到的,所以并不觉得可怕。

这,才是最可怕的当有一天,史学家在海上或某个地壳版图中发现了一座威尼斯古城时,也许那时的人们会像看到庞贝古城或者马丘比丘古城遗址一样,感谢一次火山爆发或一场战争,能将当时的生活场景保存的如此完整,让威尼斯成为有史可考的曾经。

这个角度太可怕换个欲望一点的威尼斯还会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苏菲·玛索的《云上的日子》实话说这部片子我看的零七八碎的,现在也想不起什么剧情了,但有几个画面印在很深很深的记忆里据说是一部很有内涵很深奥的片子,但好多人认为是情色片,苏菲女神难般全裸出镜的电影之一吧。

我说的那几个画面自然不是女神全裸的画面,身材么也一定是很不错的印象中的画面是苏菲工作的服装店,就在水边,像极了威尼斯的街道,街的另一边就是海面,总感觉海水随时就会涌上来还有苏菲从家走去服装店的那条蜿蜒石板路,湿漉漉的,不知是否因为男主一路尾随的缘故,让我觉得那条小巷没有那么阴冷。

↓↓↓

《云上的日子》一共有四个故事串联起来的,苏菲女神那一段也不是在威尼斯取的外景,而是距离威尼斯不特别远的另外一个水城Comacchio(科马基奥),只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Comacchio,所以那就是我印象中的水城威尼斯。

此行我所看到的威尼斯并非如此,除了夜晚的水边有些清凉外,正午的日光很明媚很活泼在我们那个爱说“那里的那里”的司导给的定位地图里,我们在威尼斯最核心的停车场角落找到了公交船的买票处和乘船处,打算去玻璃岛(Murano)和彩色岛(Burano)转转。

威尼斯的一百多个岛里面,每个岛都不大,随意的走一走的就溜达完了当然,如果你要找个露天的咖啡馆,估计半天也可以消磨掉每个岛之间都有公交船线路链接着,去Murano的时候路过了一个无人的一眼望尽的岛,也就几栋别墅的大小,打开(在国外非常好用的)Google Map看了一眼,是个墓地。

。公交船的售票处有一日和多日票可以选择,一日票10欧元,可以随时搭乘所有线路。↓售票处后面沿着河道一直走就是3号线的码头。

↓Murano盛产玻璃,应该是威尼斯人的骄傲之一。据说镜子(mirror)就是Murano人发明的。这一座花园的沙盘非常精细,不知多少工匠费心尽力的做了多久。

↓亭子的顶是一丝一丝贴合的,花草是一叶一瓣贴上的。

↓有一段影片说明这种纹理的制作工艺,真是非常繁琐,用若干根玻璃棍重新入火烧软,抽出做造型,再入火烧,多少次火中历练,才淬炼成优美。

↓多奇怪的世界规则。经历了火的洗礼,如此剔透无暇,却又脆弱不堪。

↓貌似玻璃在他们手里无所不能。

↓据说每个城市村庄最高的就是教堂,或者教堂的钟楼,每个岛也不例外。

↓朴实无华的教堂,让人很有亲近感,仿佛距离上帝也会近一点。

↓不同花色大理石铺成的地板,真是用心良苦。

↓笑说我们可能在一个小教堂发现了《最后的晚餐》的真迹。出自谁之手,有待考证。

↓鸽子俯视的眼神看起来叫做习以为常。

↓突然觉得不止是法国人会玩。

↓你们有吊车,我们有吊船。

↓Murano标志性建筑,玻璃雕塑。

↓走去往Burano去的12号线码头时,会路过一家敞开着大门的玻璃工厂,你可以愣愣站在那里看很久,见证着一件作品在火种淬炼诞生。

↓Burano彩色岛。真的是极尽colorful之能事。我很想知道这岛上的居民有没有色盲。

↓突然想起,据说我大天朝有个村子是模仿Burano的,但是为什么就那么山寨的。因。为。细。节。也许审美高低恰恰取决于此。

↓重点来了。意大利人真的很随意哎,虽然这塔斜的没有那么于世知名,也让我们围着它琢磨了好久。

从威尼斯主岛到Murano,3号线不到半小时,从Murano到Burano,12号线40多分钟,从Burano回到主岛的圣马可广场,14号线50分钟。

于是,我们回到了圣马可。其实,人在威尼斯,是不会有跟沉没或消失有关的思绪。硕大的广场,高耸的方塔,中世纪坚挺到现在的教堂,错综复杂的小巷和河道。

这一座建在森林化石上的石头城,怎么可能会沉没在这一点上威尼斯人的祖先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祖先来的那么极致,但也同样值得敬佩据说威尼斯之所以出门就是海水,是威尼斯的祖先在建造威尼斯时是在潟湖上开始外扩的,类似于我国的垃圾填海(为什么我们对海洋一直如此不友善。

)而威尼斯祖先是怎么做的呢,在海水中打下密密麻麻的杉木桩子,再在杉木桩子上建起这些宏伟的建筑而杉木在海水的千年浸泡中,隔绝空气隔绝真菌,已化成石所以,如果不是地壳的运动或者海水的泛滥,威尼斯是不会沉没的。

(也许垃圾填海也有同样功效,永不腐烂的垃圾赢了

)↓杉木桩子

↓建筑剖面图

这也让我想起京都的三十三间堂,上千尊精细到极致的千手观音相陈列在一大间堂间在日本这个多震的岛国,若干年来纹丝不动的基础是令人震惊的三十三间堂的庭院里有一张图示解释了古老的避震原理Like this↓(原谅我,微信编辑平台太shi了,gif图实在传不上来)。

也就是在房屋底座下均匀的垫了许多根原木,地震时通过原木的滚动,缓冲了震感,而缓解了房屋震动带来的影响前人的智慧已然如此在实用中伟大,现如今的我们,除了看手机还创造了什么?让我们也在叹息桥处一声叹息↓他们告别人生,我们告别什么?

↓据说真正的威尼斯人,已经不在威尼斯了,把这座水城留给了世界游客,那么撑着贡多拉,唱着欢快的意大利民歌Ciao Venice的船夫又是谁?

夜幕降临时分,我们离开了威尼斯,带着对下一次抵达的期待下一站博洛尼亚沿着夜色,在博洛尼亚主广场穿过,偶遇了两个特别值得赞美的事情一个是心仪,另一个是震惊先说心仪这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转角遇到我喜爱的美食和美酒。

火腿加红酒,一百个赞,适合任何聊天的时候食用。而博洛尼亚地区的帕尔马生火腿据说是超级出名的,加上隔壁托斯卡纳地区的红酒,真是绝了。想想都美。吃痴!

据说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的美食之都,这点对于吃货的我还真的感觉遗憾,Tortellini(意大利馄饨),在我们大厨的创意之下是一份金黄的油炸的早餐据说Tortellini可是博洛尼亚人的骄傲,一个身在美国的朋友看到我在博洛尼亚的消息,特意推荐了我去吃Tortellini,说他恰巧在和一个博洛尼亚人一起喝酒。

那位远在美国的博洛尼亚人非常开心并强烈推荐这道名菜据说是用奶酪,猪五花肉,小牛头肉,鸡胸肉,煮烂切碎,加上香草,胡椒,丁香,生姜,最后放在鸡汤里煮熟连汤一起上桌,而且汤还要用藏红花上色确实在大街小巷里,各式Tortellini冰箱贴随处都是,而冰箱贴恰恰是一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回来整理旅行的东西,准备写游记查了下才知道,据说tortellini之所以有名的灵感来自于维纳斯的肚脐眼,说维纳斯降临博洛尼亚,住在一个小旅馆,一个幸运的厨师隔着门缝看见了女神的肚脐,引发了灵感做出来这种馄饨一样的食物。

所以也叫“纳斯的肚脐”

再说震惊。穿过博洛尼亚主广场的时候,我们偶遇到了世界第五大教堂,圣白托略大殿(百度上的世界五大中并没有),但在我们偶遇被震惊时,在Google Map和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说的,我也愿意如此相信。

↓大理石墙面仅仅贴了下面一部分。也恰是如此,让圣白托略显得与众不同的美。

圣白托略大殿(San Petronio Basilica),我并不知道它名字起源何处,是何意义但它是促使我此次行程中唯二早起去瞻仰地方之一(另一个是米兰的Duomo主教堂)它像圣家堂一样是件未完成的建筑。

它和圣家堂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永远不会再建了据说这座始建于136几年的大教堂,原先计划要建造得比圣彼得大教堂还要大,但在施工百年后当时的教皇突然中断了建造原因我并未详查,但总觉得按照文艺复兴的路线思考,应该是当时的赞助人断了线。

不过,也许恰巧是这样朴素的震撼更能凸显宗教的力量也许因为它的未建成,而未被收录进世界五大,无所谓了,圣家堂也不在五大之列,并不影响它在世人心中的艺术地位↓教堂侧面毫无修饰。

↓米开朗基罗没有画之前的西斯廷天顶也就这样,朴素的不像天主教堂。

↓墙壁上还留着将要放大理石雕像的空位,却永远空在了那里。即使如此,并不妨碍信徒们的虔诚。

沿着广场向西一路走,就会看到右转街道尽头的那个有名的故事事实证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炫富据说这是两个家族为了炫富,以建塔来比拼建的高者赢结果一家的豆腐渣工程,导致地基塌陷,塔就剩了一半,再也无法向上继续。

我hin欣赏这种无公害的炫富方式

↓那半截塔身就一直那么斜着,看着脚下的车来车往,把某个家族的耻辱印刻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The Greedy Italy贪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那集中,两位主厨大叔就住在这塔中,据说已经改成了结构不凡的复式房间酒店当时我们路过塔下门口时,不足60CM宽的门口恰巧站着一个胖子正在玩手机,完全堵住了塔的入口。

他抬头看到我们从门口路过,下意识的使劲儿往塔里缩了缩,朝我们不好意思的一笑让我们在之后的途中又挥发了好多段子哈哈哈哈~请自行脑补博洛尼亚真的有个外号“胖子之城”,也许就因为美食之都的缘故↓随便走走就能遇见另一个教堂,据说这座中世纪的古城有十几座教堂。

最后补充一点,博洛尼亚市区的60公里外还有法拉利博物馆和工厂哦,只是不在我们此次行程之内。对爱车之人而言,也许真的值得去瞻仰。↓终点处

OverI will come back.↓来吧,既然提到了涛太历尼(Tortellini),就做个小活动吧,瞧着你们的留言,看看我在博洛尼亚购买的唯一纪念品,Tortellini冰箱贴送谁既然断舍离就断的彻底点,我很喜欢,但也不是不能送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