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东史郎日记(东史郎日记南京大屠杀)万万没想到

谨以此悼念在此国殇中遇难的300000名同胞!

东史郎日记(东史郎日记南京大屠杀)万万没想到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十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成为整个南京城,整个中国,一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足百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您推荐以下八本书,每一部都值得我们阅读和反思!。

以史为鉴,警钟长鸣!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谨以此悼念在此国殇中遇难的300000名同胞!!!

《南京大屠杀》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是一本完整、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前因后果的权威著作张纯如(艾里斯·张)是一位华裔美籍女作家,在美国出生《南京大屠杀》材料翔实丰富,许多是从对幸存者和目击者的访谈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还有从。

历史档案中发掘的权威资料。现在已出版的《拉贝日记》就是在她的寻访和促成下公诸于世的。《最漫长的十四天》陈庆港

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最通俗、最震撼、最具阅读性的文本之一通过为数不多仍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参与大屠杀日军士兵的回忆,以及当时留守南京的外国侨民日记等,详实而缜密地还原了日军屠城期间十四天里诸多可怕场景和真实细节。

《拉贝日记》约翰.拉贝

《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的说明。

这些文字对中日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东史郎日记》东史郎

《东史郎日记》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关注的日记 这部日记的作者东史郎,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国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

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 东史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记录下来,共有五卷三十七万字日记中含有证实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金陵十三钗》严歌苓

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和平鸽绘本——南京那一年》马克·盖特雷恩 

 这是一部南京的历史学家和作家、画家共同发声,以祭奠南京大屠杀中无辜死     难的三十万同胞的泣血之作画面上没有血腥与暴力,却从文学与美术的高度    让孩子们认识战争与和平,对于启迪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于审美中了解传统,        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绘本汇聚了一流的历史学家、作家和画家的精美作品,同时在绘本界也属    开创之作,极具收藏价值,适合儿童阅读。 《战争与回忆》赫尔曼.沃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受过战争蹂躏的人们对战时的政治冷酷和人性扭曲进行了反思,表现在欧美文坛上,就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风靡一时,实验小说之风甚盛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作家开始以更为冷静的目光观察世界,以较为朴实的笔触写现实题材,更多地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形成了一股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的潮流,从而展现了一幅迥异于五、六十年代的文坛风景。

《细细的红线》詹姆斯.琼斯

1941年底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后,一度势如破竹,直到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击败了日本航空母舰部队后才转入反击1942年8月,这把反击之剑,最早指向的正是瓜达尔卡纳尔这个当时几乎不为人所知的小岛在这个意义上,正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那“细细的红线”,挡住了日军的狂潮,在太平洋的岛屿作战中,形成了一个转折点。

【直接点击,阅读更多】江浦客运站丨博物馆的老回忆丨高校通知书江浦中学丨图书管理员的一天丨深夜浦口江浦方言1丨月饼试吃报告丨江浦方言2编辑:雅各布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化浦口原创,转载要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