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革命年代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学会了吗
再铁血丹心的英雄,也有柔情万丈的时刻……
又到一年七夕这个属于有情人的节日
现代社会通讯发达一通电话、一个视频就能让情侣们即时互诉衷肠可在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书信虽远却是爱人们唯一的情感联络革命年代的红色情书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饱含着炽热的深情今天就和小红(ID:hszs1921)一起
品味那个年代“不一样”的爱情——毛泽东第一次给妻子杨开慧写情诗那是他第一次填写婉约派爱情诗词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时,正值湖南早期党组织创建,是毛泽东最忙碌的时候1921年春夏,毛泽东多次与新婚妻子杨开慧短暂别离,到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考察,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
△ 毛泽东与杨开慧(资料图)新婚离别,虽然每次时间不是很久,但这一次一次短暂的分别,却深深加剧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眷恋终于有一天,毛泽东从外地考察回长沙后,交给杨开慧一个信封,实现了自己“为她写诗”的诺言,一首《虞美人·枕上》表达了他对爱妻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为自己的爱妻写诗,也是他写的第一首婉约派爱情诗杨开慧牺牲20多年后的1957年初,毛泽东的18首诗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其中就有这首《虞美人·枕上》。
1983年5月22日,《解放军报》第一次披露了这首词写作的前因后果,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开发表了这首词相关链接:毛泽东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看过这首写给她的词再说……周恩来用左手写下的书信
最令邓颖超感动1939年夏天,周恩来从马上摔了下来,右臂骨折由于当时延安医疗设备简陋,折骨没有接好,石膏拆下后他的右臂仍不能伸直,造成书写困难,党中央安排周恩来到苏联治疗临出国前,为了周恩来便于工作,组织上给他派了一名书记员,他口授,由书记员记录、抄写、整理。
当时,周恩来给各方面写了不少信,但只有一封信他没有让书记员代笔,而是他自己用左手写的,那就是给在重庆工作的邓颖超的信“我的右手写字的本领已经恢复得不错了,只是吃饭、穿衣、拿东西等等运动还是不行得很……”
1939年10月13日,在莫斯科接受治疗的周恩来,在信里给妻子邓颖超讲了自己的康复情况。
△ 周恩来与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一生有数百封书信往来,在这些书信中,上面这封信的前一封,最让邓颖超感动因为那封信,是周恩来用左手写的收到周恩来左手写来的这封信,邓颖超落泪了:“看到那些不熟悉的笔体,我能想象得出他写字时有多难。
”晚年时,谈起与周恩来的一封封书信,邓颖超说:“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相关链接:七夕节前,一起来读周恩来总理给邓颖超写的情书。
陈毅与张茜的最初相识一见倾心 寄写情诗张茜参加革命时被分到了服务团的戏剧组,前往新四军总部云岭一边为部队演出,一边向老百姓宣传新四军的抗日主张在军部大礼堂演出抗战宣传剧《一年间》时,张茜扮演剧中的新娘子,她一身红装,在台上左顾右盼满台生辉,甜润的声音绕梁回荡。
这时在台下有个人看得如醉如痴,他就是一支队司令员陈毅
△ 陈毅与张茜“小箭含昭初出岗,似是欲绽蕊露黄娇颜高雅世难觅,万紫千红妒幽香”这首名为《赞春兰》的情诗,是当年陈毅写给张茜的第一封情书这封情书,还是张茜“主动”拿走的——当时陈毅喜欢上了小名叫春兰的张茜,但不敢表白,于是请了人称“朱老妈妈”的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出面当红娘。
为了给两人创造机会,当排练一部话剧需要一身司令员的服装时,“朱老妈妈”便安排张茜去向陈毅借谁知张茜借到衣服后,便看到了衣服兜里这首还没来得及修改的情诗两人第一次约会后,陈毅送张茜回服务团初春的夜寒意仍浓,银色的月光皎洁如玉,二人漫步在田埂上。
后来,陈毅还从江南水西村给张茜寄去了一篇记叙这美妙夜晚的散文《月夜》,文中散发的真挚的感情和横溢的才华让张茜惊叹不已再后来,张茜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回了一封信,信中写着:“我爱这战斗的春天,我爱这春天的战斗。
”陈毅非常赞赏年轻女战士的战斗感情,他特地在自己写的战地通讯“江南抗战之春”引用了这两句话陈毅还很浪漫地为自己取了个笔名“绛夫”,绛者红也,绛夫就是茜的丈夫陈毅还有另一个笔名“鲍东”,用以与“张西”(注:张茜的名字常被念为“张西”)相应。
又过了不久陈毅又寄来了一首诗,一首真正的情诗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只有对所爱之人的深深的爱恋:“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白袍小将马上取花”第一封情书她珍藏了56年杨成武将军15岁参加革命,17岁任团政委,以忠勇闻名于红军。
据说,当年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曾见过他一面,赞为“白袍小将”杨成武将军作战以“神速”著称,结婚亦以“神速”著称1938年秋,将军初识时任易县妇救会干部的赵志珍,一月后即写求婚信,写信后8日举行婚礼……时人称“白袍小将马上取花”。
“志珍同志,我在很久的时候就想和你说一段私话,因为环境及其他种种原因总是找不着一个好机会……在以上等等的原因下,我今天向你有一个提议——我们亲密地携起手来结成一个异性朋友,好吧?同意吗?盼你给我一个答复。
”这是杨成武写给赵志珍的第一封情书。
△ 杨成武与赵志珍1994年重阳节是杨成武的80岁生日,生日宴会上,妻子赵志珍给他备了一个特殊礼物:“成武,祝你生日快乐,我送你一件生日礼物”杨成武打开礼物后惊呆了:那是56年前自己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求爱信。
56年啊,辗转流离,几经生死,赵志珍却把这两页薄纸永远珍藏,两地遥隔,能不依依?他在给妻子的信中撒了谎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成为战斗的武器冼星海,曾化名“黄训”,是著名的“红色音乐家”他创作的《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救亡的士气。
1940年5月,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前往莫斯科参加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与配乐工作。不久,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在战争残酷的日子里,他与苏联人民一道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
△ 冼星海全家在延安时的合影,冼星海(左)、钱韵玲(右)、冼妮娜(中)为了安抚相隔万里之远的妻子,冼星海却谎称在苏联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匆匆别后不觉已届两度寒暑,两地遥隔,能不依依?时为秋凉,尤望加衣珍重。
……我在这里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工作更比以前进步,见识亦较以前广泛,身心非常愉快妮娜在你殷勤爱护之下,必定很幸福地过她的生活,亦必比以前更天真活泼了她这一幅小面孔,我时常都怀念着她……。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在病榻上,他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却再也没来得及见见母亲、妻女,没有看到他期盼的新中国成立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
1923年底,杨之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当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两人在这里相识、相恋。1924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结婚。
△ 瞿秋白和杨之华“海风是如此的飘漾,晴明的天日照着我俩的离怀相思的滋味又上心头,六年以来,这是第几次呢?空阔的天穹和碧落的海光,令人深刻的了解那“天涯”的意义海鸥绕着栀墙,像是依恋不舍,其实双双栖宿的海鸥,有着自由的两翅,还羡慕人间的鞅掌。
我俩只是少健康,否则如今正是好时光,像海鸥样的自由,像海天般的空旷,正好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之华,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1928年4月,瞿秋白赴莫斯科,筹备召开中共六大,随后在莫斯科郊外主持召开中共六大。
“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直到1930年8月回国而这段紧张的生活影响了他本来就虚弱的身体,他旧病复发,甚至半夜从床上掉到地板上,半晌爬不起来当时的杨之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她多次写信,劝丈夫安心养病。
但瞿秋白仍念念不忘工作当时瞿秋白还写过一封信,信中除了革命任务,对妻儿的牵挂与柔情也溢于言表——妻子的信使他获得莫大的慰藉,“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还有对女儿的挂念,“我心上极其欢喜,我欢喜她,想着她的有趣齐整的笑容”,读来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革命生涯常分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既浪漫又悲壮每一次分开都可能成为最后的诀别她曾经一字不识他在诀别书中说“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夏明翰是五四运动时湖南学生联合会主要领导人,他与郑家钧于1926年结婚。
郑家钧曾经一字不识,在夏明翰的帮助下她努力学习,后来更是能够作词写诗。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被叛徒出卖在汉口余记里刑场英勇就义。
△ 夏明翰与郑家钧在狱中,夏明翰给张家钧写下了一封诀别的情书——“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再惨烈胶着的战场也有战地黄花的芬芳再铁血丹心的英雄也有柔情万丈的时刻“你和宝宝生活上千万要维持以前水平,不要为我而节衣缩食才好。
善于自处,才对得起我,也才能令我安心,千万要珍重!”——李德光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他于1947年4月6日牺牲“战争是比不得唱戏,不是开玩笑,是要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倘若这次到前方或负伤牺牲都不要难过。
”——查茂德在奔赴前线前给妻子写的信他于1947年4月22日牺牲“此次被捕,何日得能出,这是不能预料的,现在尚在生死未卜中,哪里管他何日出来呢?我希望你好好读书,不要悲哀,并望劝慰”——郑复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他于1928年6月6日牺牲那时的爱情少了些卿我缠绵多了些铁汉柔情少了些小情小爱多了些家国奉献用热血浇灌出的红色花朵正绽放在祖国的漫山遍野这一封封红色情书将永远珍藏他们最柔软的记忆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军网、中共中央党校、央视新闻等
编辑:小能手审稿:钱程灿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正见(正见 在线阅读)干货分享
正见文 / 阿姜·查 摘自《人世间》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
-
诺桑觉寺(诺桑觉寺英文版)怎么可以错过
欢迎关注免费英语学习平台:小芳老师,听英文歌曲和BBC六分钟;看TED视频;学英语口语
- 关键洞察力(关键洞察力2022最新一期视频)快来看
- 关键洞察力(关键洞察力2022最新一期视频)怎么可以错过
- 法拉奇(法拉奇是什么意思)太疯狂了
- 散文好句赏析摘抄散文诗《当你老了》
- 小品散文名词解释写物散文怎么写小品文是散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