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大杂烩(猫扑网官网)原创
分解“人肉搜索”和猫扑大杂烩的衰落
喵了个扑——猫扑
带你走进mop(猫扑)大杂烩
“猫扑大杂烩”(英语为MOP)社区简称“猫扑”,它的名称来源于创始人田哲的外号它于1997年10月建立它最初只是一个游戏爱好者聚集的社区,以讨论电视游戏为主,后来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文第一互动娱乐社区”,它被认为是“BT和YY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互联网时尚、前卫、流行的风向标。
” 大杂烩同时是国内网络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国内著名的娱乐互动论坛,其左右分栏阅读模式为全世界首创大杂烩出的名人无数,像奶茶MM章泽天、“叫兽”蠢爸爸小星、赵赶驴、“美腿皇后”孔燕松、网络小胖等等网络知名的人物均出自猫扑大杂烩!。
说到猫扑,就会有人想到“人肉搜索”;说到“人肉搜索”,就会有人想到猫扑 当时互联网上最火爆的两个社区论坛莫过于天涯和猫扑,最出名的也莫过于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起源就是猫扑。
人肉搜索
介绍 人肉搜索引擎指更多的利用人工汇聚网民的力量参与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 猫扑网的人肉搜索引擎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发展猫扑论坛的“人肉搜索”版和“赏金猎人”制度。
跟很多论坛一样,猫扑“人肉搜索”版上面经常有人问各种问题而为了增加用户黏度,猫扑设计了虚拟货币“Mp”,提出问题者往往会用Mp作为“悬赏”来奖励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虽然Mp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在超出猫扑以外的网络流通,但还是有很多人醉心于挣取更多的 Mp。
而这些惯于通过回答问题挣取Mp的人,在猫扑一般被称为“赏金猎人” 于是很有趣味的一幕出现了,某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猫扑发帖并许与一定数量的Mp 作为酬谢很快,就会有赏金猎人看到这个帖子,他们就会去用搜索引擎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然后争先恐后地把找到的答案回在帖子里面邀功。
最后,提问题的人得到了答案,赏金猎人得到了Mp,皆大欢喜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肉搜索”的机制“人肉搜索”更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在猫扑上的“人肉搜索”事件: 女子虐猫事件 2006年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
不久网友“12ookie_hz”把有关“踩猫”事件的网址放在“猫扑”网,网友“黑暗执政官”在“天涯社区”上贴出了踩猫女人的照片,做成一张“宇宙通缉令”,让天下网友举报不少网友发愿捐出猫币、人民币悬赏捉拿凶手,连猫扑网官方也将赏金从1000元涨到5000元。
2006年3月2日上午10点20分,网友“我不是沙漠天使”在猫扑上发帖:“这个女人是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城……”,他的帖子让事件出现关键性转变3月4日中午12点,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基本确定,距离“碎玻璃渣子”在网上贴虐猫组图不过6天时间,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办案速度。
辽宁女事件 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她对地震表示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哀悼日让她玩不成游戏成了她抱怨的理由随后不到1个小时,该视频被中国网民链接到了天涯、猫扑等国内大型论坛上,网民开始震怒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发起,“辽宁女”和“辽宁骂人女”成为该女子的代号,迅速占据各网站的新闻首页,成为网友最高点击率、评论回复最多的事件。
QQ密码被网友攻破,半小时不到,有匿名网友发帖称得知该女子的详细信息,她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具体地址、工作地点,甚至父母亲和哥哥的电话全被“挖”了出来21日下午1时,沈阳市公共安全专家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后将其拘留。
警方称,该女因对网吧停止游戏娱乐活动不满而录制了辱骂视频她已对自己的言论表示忏悔和道歉 南昌大学50美女事件 11月17日,一则名为“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的帖子现身猫扑论坛,该帖子罗列了南昌大学50名在校女学生的真实资料,这些资料并不仅仅只有QQ号,还包括本人姓名、50美女图片、手机号、所学专业、班级、寝室号等等,无一不悉数曝光。
据发帖的楼主自述,他发帖的初衷是想让大家认识一下南昌大学的美女们可经过数天的转载后,就变味了 有网友认为,发帖者用心险恶,不排除故意泄愤,泄露他人隐私的目的帖子发出后两天时间,国内各大网站就开始转载,有的网站甚至还对50名女生的美貌进行所谓的“星级评定”。
据悉,这些被曝光的美女们近几日要么手机被打爆,要么收到陌生人的短信
“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地看待它立法 有关“人肉搜索”的争议在网上哄哄烈烈的上演着,是舆论监督,主张言论自由,揭发犯罪的利器,还是侮辱诽谤,损毁他人名誉,泄露他人隐私的小丑 我国全国人大立法中没有直接将如何规范“人肉搜索”行为作为条文写进法律,相关的立法隐约出现在2009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的“打击泄露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另外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出现过“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表述但都未直接针对“人肉搜索”问题做出正面的规定。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宪法行政法研究所主任 人肉搜索其实不是一种严格的法律概念,人肉搜索涉及到众多环节的法律关系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你触犯了相关法律,包括个人信息保护、名誉权,那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如果人肉搜索没有触犯,那就是一个网络信息的挖掘,这里面也是你权利的应用之一。
所以,我觉得这就决定于你是不是触犯法律的边界加快建立、完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和配套相关法规是当务之急,普及法治中国精神,真真正正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隐私安全落实到纸面上、行动上,让法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
依法惩处“人肉搜索”发起者、参与者以及个人隐私信息透露者,提升违法的成本再就是要加强青少年互联网法治教育、宣传,让法治理念在“花朵”身上生根发芽。
对于90后,猫扑是熟悉又陌生,听过却没真正了解过。对于80后,猫扑是种回忆,也是一个舍弃了的舞台。
猫扑大杂烩的衰落
当皮下去各方面搜查猫扑大杂烩的时候发现
↑在最新的帖子里面更是出现2015年和2014年的帖,图截于4月7日,帖子更新至前日就没新消息,更新帖子数量少。→官方微博已经停止更新。
时过境迁,在互联网高速的发展下,猫扑原有的人气也在渐渐的衰落。随之而崛起的是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等的新颖互联网产物,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当时盛极一时、大唐盛世的猫扑如今沦落为一座空城?
为什么不再上猫扑了?
胡杨/青箬笠知乎用户曾经连续签到一千天左右,如今只当个游客偶尔逛逛猫扑,以此纪念曾经逝去的猫扑岁月我帐号都丢了也是07年接触猫扑看帖打望多连续签到也就半年多吧一直很穷所以从未高端消费过至今3年未去猫扑了吧。
觉得猫扑的衰落来源于?匿名用户知乎用户
八零后年纪大了,网虫都不喜欢旧的东西猫扑之兴代表了当年论坛模式的快速成长衰来自新模式对旧模式的颠覆版面风格太“独特”猫扑的版面风格相信各位都是深有体会,它的独特在于它的内容偏右,左边是一些帖子的栏目,整个版面夹杂着广告和一些推荐的帖子显得非常的不对称,让人眼花缭乱。
相对于百度贴吧来说,百度贴吧的简洁、清爽风格更能让大家喜爱缺乏创新7 8年前的猫扑以大杂烩为主,现在依旧以大杂烩为主当年来的猫扑似乎没有怎么更新,依旧是“炒冷饭”,每一个人都会有审美疲劳,在美丽的东西相处的时间久了也会产生厌恶,缺乏创新正正是没落的原因之一。
类目不够细化各位玩过贴吧的都知道,每一个不同的贴吧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但猫扑的类目都是大类目,娱乐的全部都是娱乐的,游戏的全部都是游戏的没有分的太细,这一点贴吧就做的很好,你喜欢的就可以自己搞一个贴吧,来聚集这类人来讨论、交流。
公司集团“另结新欢”人人网是在2010年所成立,人人网的成立无疑又是对猫扑的一次打击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人们都会带着他的好奇心理去尝试,特别是这种新式的社区,从而带走了原先的猫扑用户但从决策上来说是对的,因为那时候的猫扑已经渐渐下滑,流量也大不如如前。
新产物的崛起互联网世界是一个高速多变的世界,你永远无法估计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微信、微博、自媒体等等的互联网新产物,让这个古老的社区再次被瓜分了不少用户内容平庸低俗现在打开猫扑的网站可以看到,上面的一些帖子基本上都是一些平庸、低俗的帖子。
也有很多网友说现在猫扑是“卖肉”的,随着一些原创高素质的作者的离去,原本活生生的社区变成一座古老的空城
你们走了,猫扑也走下神坛了,昔日的光环毕竟不能戴一辈子猫扑就像是个迟暮的老人,苟延残喘着你们这些大神都走了,我还在,只是现在在做管理,不潜水了不知道为了什么,为了回忆,为了复兴?或许吧——秤砣(知乎用户)。
还在猫扑等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猫扑大杂烩(猫扑网官网)原创
世纪初论坛21世纪初,国内流行的是以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图文论坛,这些论坛大多成立于2000年前后,如今差不多也都凉…
-
亿图网(亿图网络图绘制软件密钥)燃爆了
只要互联网上有的公开资源,99%都能找到,包含各种信息、资源、人脉。
- 泡书吧(泡书吧的句子)干货分享
- 泡书吧(泡书吧的句子)真没想到
- 沙县小吃网(沙县小吃网app)燃爆了
- 沙县小吃网(沙县小吃网app)全程干货
- 种子搜索网站(种子搜索引擎在线)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