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妖内涵图(简述九个坚持的内涵)燃爆了
编者按石群良是一位诗人、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游记作者。他诗性的一面,汇成了游记中自然流淌出的对景观的热爱,亲切感人;作为评论家的丰厚底蕴,化作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他的游
编者按石群良是一位诗人、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游记作者。他诗性的一面,汇成了游记中自然流淌出的对景观的热爱,亲切感人;作为评论家的丰厚底蕴,化作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他的游记有了浓厚的文化丰度。
■ 石群良,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平顶山诗词协会副主席《鹰城》杂志副总编著有诗集《在春天里行走》《蓝色星光》等,作品发表于《中国建材报》《中国作家》《莽原》《奔流》与《世界论坛报》等海内外报刊。
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海内外报刊举办的大赛中获奖数十次,被《散文百家》杂志社授予“中国旅游散文金牌作家”称号春到尧山尧山和石人山是一座山就像作家们喜欢用笔名一样,石人山是尧山的笔名,且笔名因其形象的比拟,其翅膀远远盖过了其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本名。
在历史典籍中,此山早就有记载,当时叫尧山尧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尧的裔孙刘累为纪念其功绩,在石人山建造了我国最早的尧祠基于此,平顶山市政府决定于2008年12月15日,将石人山恢复其原名尧山尧山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
800里伏牛山东段主峰之一,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总面积268平方公里,主要景观240多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该山有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云海、温泉湖泊、古木奇松。
奇峰怪石中尤以象形山石著称,如石人、大将军、送子观音、王母山、象鼻峰、金龟石等可能是考虑到石人山是尧山翅膀的缘故,抑或是尧山想借助石人山这一笔名重新打造其曾经风光无限的“尧山”一样,当下的尧山,总是以“
尧山——石人山”并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石人山依然以魅人的“魔力”与游人亲密相会,请看山门依旧——“石人山”,游览车依旧——“风景独秀石人山”,即便过去的名家题字墨宝、沿途的游览路线导引,也都是人们叫惯的亲切随和的
“石人山”是啊,那么有号召力的石人山,怎么能一下子就淡出人们的视线呢“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尧山2153.1米的海拔高度,让我这个在不同季节两度拜访她的人着实感受到了她所蕴含的真切含义,2008年夏末秋初拜访她的时候,我和家人乘索道,攀岩梯,俯瞰并仰读了她丰富的内涵,从索道上,置身于如诗如画
——用绿色、山泉和伟岸山体描绘的线条里,我们从山下的夏天直逼山顶的秋天,气候的垂直差异让我们领略了石人山的神奇魅力,但奇怪的是,当登上览胜台的时候,漫山的乌云从山下汹涌而来,我们不得不撤出览胜台,在雾霭中,攀上了石人山绝顶
——玉皇顶在玉皇顶,向东看,大雾弥天,万马奔腾,而许多曾被我们仰视过的大山,都被她淹没在无边无际的“汪洋”里,而一些如身才高大如“大将军”一样的大山,也才露出了如沐浴般清俊的面容,我们坐在阳光姣好的玉皇顶上,向西看,则是山高云淡,一派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那天的景观,也正如我早在。
1993年夏天登临泰山玉皇顶时所吟咏的七绝《玉皇顶》一样:“绝顶临风精神爽/万仞碧波云作浪/我欲乘舟放歌去/星花作伴入梦乡”去年3月,我又二度拜访石人山——即《中小企业》在“尧山宾馆”召开笔会的第二天,在平顶山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宋民献、何占军(兼《中小企业》总编)以及《中小企业》副总编王标,杨建清、编辑熊志刚,网站负责人郭瑞祥等老师的陪同下,我们。
30余名与会者兴致勃勃从黑龙潭拾阶而上,攀上陡峭的通天门,经伴仙居,过神道、白牛城口,从石人沟口乘索道直抵西观景台,此时正值春意渐浓时,随着我们攀援的脚步,眼前便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尧山下,已是姹紫嫣红。
山坡上、小溪边,野生的李树、桃树、杏树、以及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簇簇、一片片冒出了新绿与花蕾,而乘索道在海拔近两千米的山涧行走,两岸却幻化出一派满目落叶雪花漫舞的秋冬景象了凝望尧山山巅,严冬的寒意让人顿觉误入了冬季,在这里,人们分明看到了当下尧山冬日山峦轮廓分明的简约风骨。
我们一行30余人踩着山顶积雪,在雪花那个飘飘中艰难向尧山最高峰玉皇顶挺进,然而,由于衣着单薄,许多同志虽然满怀不到绝顶非好汉的必胜信心,但还是被眼前的困境“吓”退了,我们敢于攀登的人就剩下副总编王标、编辑熊志刚、我及郏县中小企业局的张国旗、宁广杰
等五人了,《中小企业》副总编王标“号召”我们说:“红军雪山都过了,难道我们还怕一个尧山”,于是,群情大振,即便我这个曾经已是2008年石人山的“好汉”,也非要做一个2012年尧山战冰雪的好汉待到了尧山最著名的。
“石人”脚下,由于积雪太多,我们无法攀上山巅与石人先生握手,只好在其脚下以仰视的角度与其频频合影当然,敢于勇往直前的人还不止我们,我们还碰到了带导游的一对情侣,他们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脚步就显得轻盈的多,。
“害”得我们为免费导游一路疲于追赶,但到了玉皇顶,由于拍照——为胜利留下“眩耀”的资本,最终还是被人家“甩”掉了上山的路充满了艰辛,下山的路却又伴随着惊险由于下雪原因,下山的滑道停用,我们只好跟着他人的脚印下山,为了乘老线索道下山,我们也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年久失修的古道,古道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虽然沿途有美丽的杜鹃和雾凇,使得青松和杜鹃似冰雕一样靓丽着人们的眼睛,但由于急于下山,我们已无心留恋于美丽的雪趣,倒是希望这些冰雕不要遮挡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在悬崖地段,我们有时还不得不手脚并用,前进极度小心而缓慢,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乘上了索道,顺利地回归到正是春花烂漫万木萌动的尧山脚下尧山之旅,让我领略了范仲淹笔下《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以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波澜不惊”的人生境界我爱娇媚千姿象形的石人山,亦爱冰清玉洁、纤尘不染的尧山。
原载于《中国建材报》(2009.05.16),在中国大众文学学会、《散文选刊》杂志社举办的“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走笔少林寺我曾两度拜访过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名扬海内外的少林寺时间的车轮滚动得真快,从20世纪1985年3月到21世纪的2012年9月,时间已徒步行走了近28个春秋,28个春秋竟跨越了两个世纪——从少年到中年,从初春到金秋,时光的魔术已幻化出多少或精彩或黯然的碎片。
年少拜访它的时候,电影《少林寺》才刚刚热播不久,我正在读书的高中就组织高一的新生去少林旅游,我们旅游的线路是登封少林寺-白马寺-洛阳王城公园-龙门石窟,因为那是我的第一次“远行”, 故这条线路让我终生难忘。
一旅游是匆忙的,因为四个景点游览时间仅有一天——也就是现在的时尚说法“一日游”可以想象当时起早贪晚走马观花式刻骨铭心的新奇与感动我们从早上5点半就出发,为了节省费用,我们学生大都自带了干粮,到了大约八、九点钟,我们的车才沿着蜿蜒爬行的山道进入了嵩山少林寺,当时的少林寺没有如今直通景区整洁宽敞的道路;没有如今高接远送的旅游缆车;没有“嵩山少林寺”的宏大牌坊;更没有武术表演少林功夫宏大的格斗场面。
一切都是原始的,我们的汽车一直开到了少林寺的山门进入寺院,因为没有导游,同学们也只是三五结伴“乱”闯“乱”游,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在固定的地点集结就行了当然也有观感上的落差,如我们看到的的碑林与电影中有武打场景的碑林就有巨大的落差。
落差的症结在于电影中的碑林是局部武大戏的写真,故场面就相对的“开阔”些,而现实中的碑林是一览无余大小高低错落呈带状的“林子”在少林寺,曾发生了一件今天看来颇为滑稽的事——我和好友同学李恩征、刘江东曾被人“算计”过,我们在寺院游玩时,有个照相师傅和我们打招呼,说照相“立等可取”——这在当年是最先进的。
我们谈好了价钱——照相要四元钱,为了留下纪念,我们一咬牙,照吧!谁知道照相师傅连续按了三次快门,三次的费用就是三四一十二这个“天文数字” 这可急煞了我们——当时,我们三人身上的钱凑起来也不够这个数啊,没办法,只好求助我们的化学老师(班主任)南振燕,是南老师借给我们10元钱,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旅游的心情就大打折扣,在白马寺的短暂停留中,我(们)没有下车,至到洛阳王城公园——天姿国色争奇斗艳而又雍容华贵的牡丹才重新点燃了我的好奇与活力然而——当时,我是多么羡慕人们争先恐后与牡丹和牡丹仙子欢快的合影啊!。
为了重温旧梦,前些年,我和爱人专门去王城公园、龙门石窟故地重游,虽留下了不少的镜头,但却再也没能拾回当年的旧梦二重走少林寺是新近的事,说新近,主要的由头是事件距我“执笔”写这篇文章还不到十天时间而十天时间里,我的步履又在中国的版图上疾驰了数千公里。
我的另一半是东北人,我们原来是《鸭绿江》函授同学,我们早年在鸿雁传书之际,我就承诺过让她看牡丹、访中原闻名的少林寺,看牡丹在某个偶然的机会里兑现了,而去少林寺的承诺,一拖就是21年21年后的2012 年9月,年逾七旬的岳父大人千里迢迢看女儿,临近归期,于是,那段尘封经年的“议案”又被重启,于是,我们经禹州,进登封,辗转来到了登封少林寺,由于我们恰好赶在了中秋、国庆“双节”数十年一遇的旅游“井喷”周之前,游客就相对稀疏了不少。
少林寺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创办于公元495年,位于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属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因其坐落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故名“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是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旅游景区,并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像到大城市里打工的乡下妹,时间早置换了她身上的乡土气息,而将她出落成了时尚靓丽的都市女孩一样——27年前,我们初到少林寺的时候,我们的旅游汽车是直接开到少林寺山门的,现在,在距山门东七八里,《嵩山少林寺》宏伟气派的牌坊和栩栩如生的少林和尚双手合十彬彬有礼的塑像就迎在了面前。
而道路、建筑,包括公厕也是完全被现代化了的如今的少林寺已与时俱进,逐步走向产业化、品牌化如加强对涉足少林寺品牌的周边食品、影视剧的管理和应用,接管云南省四座古寺,在海外设立少林寺文化交流中心等等当今的少林寺已从单一旅游品牌,拓展成了跨行业的世界知名品牌。
我们购买了门票,在景点大门及写有“少林文化,文化遗产”的景观石前合影留念,由于时值下午1时,我们采纳了导游的建议,直接乘缆车直抵少室山脚下,并旋即乘索道直线攀援到少室山,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从空中饱览了沿线的旖旎风光。
少室山顶较为平缓,分有上下两层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映山上有三皇寨,初祖庵,二祖庵和达摩洞等景点少室山峻极峰上松林苍翠,极目眺望,顿觉视觉浩荡,万千景色尽收眼中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
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颇为壮观在少室山,二祖庵在少室山的钵盂峰顶,是少林地区最高的建筑,殿内供二祖慧可塑像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此养伤修炼,后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殿前庭院四角有苦、辣、酸、甜四眼井,相传是达摩用锡杖所开。
我们分别品尝了四口井里的水,井水清冽,但细细品尝,仿佛与矿泉水并无二致我想,酸甜苦辣,可能是先人在冥冥中为众生暗示着什么从少室山下山到少林寺已是下午3点多钟,我们先瞻仰了少林塔林,少林寺塔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故塔林,在少林寺西侧约300米的小山脚下,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48座,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
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山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
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少林寺内有天王殿,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佛殿在立雪亭后面是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
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造诣在少林寺,立雪亭是一处文化内涵较为丰厚的文化遗产,此亭建于明代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相传,少林寺有个法号叫神光的和尚,为了求达摩传道,在大雪中从傍晚求到第二天天明,积雪没过他的双膝。
达摩这时才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只愿大师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达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
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的从少林寺山门出来,我们顺着游览路标寻找音乐大典演出,据说,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近600人的禅武演绎,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只可惜表演时间为下午3点、4点、5点,我们遗憾的错过了一赌演绎少林功夫的机会。
当然,就像写文章要留伏笔一样,由于天色已晚,我们也漏掉了不少好的景观,如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少室山上主峰海拔1512米的三皇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当下,由于少林寺大胆尝试“市场经济”, 有人质疑少林寺丢失了传统,对此,少林方丈释永信说:“少林寺不能还保持着原来破败的状态它应该跟时代同步……我们希望通过现在的商业理念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佛教的建设,进入佛教的修行生活。
这是佛教文化普渡众生的一种方式,少林寺这种商业的手段传递少林文化,传递少林精神”释永信的观念是超前的,他规避了许多寺院靠社会捐助,信徒捐赠等方式难以为继,促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一天的行旅很快就结束了,故地重游,因为时间不同,年龄和阅历不同,我们再也找不到年少轻狂的梦,留下的是饱满的人生和岁月的留痕。
探秘风穴寺探秘风穴寺早在我的臆想之中,不想这“机会”终于被我盼来了2013年农历春节,我们难得放了七天“长假”,其中减去两天到单位“轮值”时间,实际假期是五天,这样,我们盼望的旅游时间就只好安排在大年初五或初六,而到了初五,一大早就接到亲友电话——有两拨亲友来造访,行程只好暂时作罢。
大年初六,为了圆满完成出行,我们一家3人关闭了手机,克服了郏县部分路段因道路失修所造成的行路难,驱车一路颠簸着直逼汝州风穴寺风穴寺,位于汝州市东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据《风穴志略载》,寺北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洞,洞深数十里,天变时洞内出风,猛不可挡,于是因山得名“风穴寺”。
偶遇“夷园”我们从《风穴寺》山门迤逦北行,左右两山夹道,约行一华里,看到在风穴寺山门东侧,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有一座不大的院落,门楣上方有一块石刻“夷园”夷园即初唐诗人刘希夷的墓园说来好笑,作为游人,我们可以对刘希夷没有太多印象,但他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让我们耳熟能详。
由于年初五是“情人节”的缘故,景区就将观看“情人树”作为该景点的“看点”,说来也是缘分,本来就要擦肩而过了,缘于“情人树”的牵引(我写过《爱情树》的诗啊!),我们才走进了颇显冷落的“夷园”,进得院内,我发现有一座用青石砌成直径为2.9米的圆形墓冢,象征刘希夷享年29周岁。
冢前立一座石碑,上书:“唐诗人刘希夷墓”,墓的后方有几株松树,树干上结满了红色的平安带,尤其其中一株结的最多,原来它就是“情人树”,情人树是由地表的两棵不同的松根呈“人”字形生长在一根树干上,就像一个“人”站在坡地上,迎迓着世事的沧桑。
据守园女士介绍:刘希夷生前有一位情人,只是他终生未娶,是其情人在他死后将他葬于此地(其情人死后与他合葬在一起)我觉得这说法颇有些野史或杜撰的成分历史中的刘希夷 (约651—?)为初唐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25岁),不曾为官,善弹琵琶能歌咏,喜饮酒,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丽婉转,颇多伤感情调玄宗开元(713—741)年间,孙昱撰《正声集》,收其诗较多,《全唐诗》今存其诗35首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其中《代悲白头翁》一诗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由此生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对于刘希夷的非正常死因,《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
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这种杀人方法在《水浒传》中曾有描述宋之问为什么会因为一句诗而动杀机呢?刘希夷父母早亡,从小就寄居在其外公家里,他和舅舅宋之问年龄又相仿,一块上学,一同考上进士,但宋之问人品卑劣,且劣迹斑斑——宋之问于唐高宗上元二年中进士,宋之问能写诗,工于溜须拍马,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
官至考功员外郎,唐中宗时选为修文馆学士期间他也曾被武则天纳入宫中充作面首(谓美男子引申为男妾、男宠)却因口臭终未“得志”于是就转而巴结武则天的得意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代为不学无术的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献歌功颂德的辞赋诗篇,为张易之捧尿壶,故他早期没有写出好作品,直到后期遭贬时才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而正当宋之问使尽浑身解数沉迷于官场的时候,刘希夷却步履匆匆,行走于名山大川之间——他逆江而上、赤壁、白帝古城、三峡、以及险绝的蜀道,且步履声声:《巫山怀古》《春日行歌》《归山》《洛川怀古》,他的愈来愈大的名气也自然传到了京城他的舅舅宋之问的耳朵。
然而,宋之问是个无德的沽名钓誉的极度贪婪之人,当他看到外甥刚刚创作还未曾示人的《代悲白头翁》后,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赞叹不已,于是就生发出邪念,向其外甥刘希夷讨要,而刘希夷难以割爱,许而不与。
这就为杀机做好了铺垫(再说,宋之问为求一己腾达可以出卖正有恩于自己的朋友)!更为奇怪的是在《全唐诗》中,同时收入了刘希夷和宋之问的《代悲白头翁》,且内容几乎一样,只是宋之问的名下诗中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两字改成了“幽闺”。
弱肉强食啊!现实生活中,大凡小人,谋财害命者众,而因诗害命的,除去政治因素(如焚书坑儒),这应该是奇特的个案假如,刘希夷不那么坚持,假如刘希夷把宋之问列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假如刘希夷也步入官场,假如……那我相信刘希夷的命运一定会改写,然,刘希夷毕竟是刘希夷!古今将相在何方?千年的岁月,竟打磨不掉希夷诗性的光辉。
“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从“夷园”出来继续往北行约2华里,才发现藏在深山矗立了1500多年的风穴寺——颇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诗情画意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寺院门口,我并没有急着挤进寺院去观赏景致。
却被一匹性情温驯供人拍照的白马所吸引,我担心骑马会有危险,马的主人立即向马发出了“走”“停”等不同指令,我们这才大胆的依次骑上小白马,体验了一把骑马心跳的感觉:我在想,若在古代,骑马、坐轿、徒步行走,拜谒古寺的场景该有多么的壮观呀! 。
风穴寺寺院群山环抱,北有紫霄峰,侧有紫云峰、纱帽峰、香炉峰、石榴嘴峰等9条山脉逶迤相连,寺内殿、阁、楼、台依山就势而建这座寺始建于北魏,后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并几经更名北魏时,称作“香积寺”,隋代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后世又称之为“风穴寺”,是河南省唯一一座与青山绿水相厮守、与风骨神韵并结缘的著名佛教寺院。
寺内有七祖塔,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高24.16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是全国迄今保存完好的6座唐塔之一另有悬钟阁,内有9999斤重的大铁钟,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有金代建筑中佛殿、毗卢殿、观音阁、三官殿、涟漪亭。
在风穴寺东、西、南面,有唐以来各代和尚墓塔146座,是全国仅次于少林寺和山东灵岩寺的第三处较大的塔林新中国成立后,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正如“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样,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旅游,实际就是走马观花的“游”、眼花缭乱的看,而一些古塔,古建筑,碑林,也大都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妙就妙在他揭示了人们惯性的审美疲劳和人岁更迭岁月沧桑的无情。
中原一绝 风穴怪坡从风穴寺出来,沿着右侧水泥路东行约200米,有个“风穴怪坡”据介绍: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怪坡群,在怪坡——“骑车上坡不用蹬,开车熄火照样行”“上如乘风迎帆,下如逆水行舟”慕名拜访风穴寺,却意外收获了唐朝诗人刘希夷的。
“夷园”,还顺便探究了“风穴怪坡”的莫测神秘购买票后,我们3人从景区管理处推了一辆自行车前往“怪坡”,“怪坡”呈东西走向,但“怪坡”不见坡,原有的山坡几乎被挖掘机、推土机夷为平地我朝向西的“上坡”骑,说也奇怪,确实是
——“上如乘风迎帆”,不用蹬,顺溜得很;若往东“下坡”骑,确实是不蹬则停——“下如逆水行舟”,但同样是哪片丘陵地带,你换个地方就不灵验了三人轮流骑车完毕,却发现有辆小车也前来凑热闹,只见那辆小车在怪坡摘挡熄火上坡时依然能行,下坡摘挡熄火就会缓慢后退,看来。
“怪坡”确实动力十足,名不虚传然而,风穴怪坡的“动力”到底是什么现象造成的呢?有“重力位移说”!有“地磁现象说”!有“视觉差说”!众说纷纭,我感觉,前两种说法有理,后一种说法没理,因为所谓的“坡”,在我看来几乎是平的,而在相对平的地面上,不管是自行车,还是小轿车,他们都在执行着同一。
“轨迹”,都在冥冥中有一种颇为神秘的力量在牵引着,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当然,探秘风穴寺还不止上述这些,它的话题就像它的历史一样,充满了博大深邃与梦幻,如我们还探寻了始建于东汉的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
“九妖十八洞”,玩了一把开心与刺激人生是匆匆过客,就像行走的历史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闪电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留下串串或闪光、或黯然的时光的碎片编辑 | 云角图片 | 作者提供来稿 | pdswriter@126.com。
文章如何?请点击评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九妖内涵图(简述九个坚持的内涵)居然可以这样
“青年,中国青年,延安穿军衣,吃小米,住窑洞,为什么你爱延安?”“延安像‘名山’,延安像‘西天’,虔诚的青年,都想来‘朝拜’,都想来取得‘…
-
极游网(极游网Minecraft)一看就会
他们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卷土重来。
- 极游网(极游网Minecraft)越早知道越好
- 烟台开发区论坛(烟台开发区论坛网招聘)全程干货
- 烟台开发区论坛(烟台开发区论坛网招聘)一看就会
- 7788电影网站(7788收藏网站客服)学会了吗
- 7788电影网站(7788收藏网站客服)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