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岛(这不是个好人住的岛)怎么可以错过
本期人物:肖锦璋肖锦璋,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村村民,曾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他热爱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并承担起新型农村
本期人物:肖锦璋肖锦璋,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村村民,曾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他热爱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并承担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各项任务2020年,他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医师”荣誉称号;2022年,他获评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
在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村,居住着四百多户渔民多年前,村医肖锦璋接过父亲肖顺真的衣钵,成为了“孤岛”唯一的村医,用心守护着海岛群众的健康坐船抵达惠屿岛,在码头就能望见乡村诊所刚满50岁的肖锦璋是惠屿村卫生所医师,每天驻扎在此,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病人排忧解难,且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纠纷。
他精湛的医术和医者的仁心,赢得了海岛群众的信赖和赞誉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1972年,肖锦璋出生在惠屿岛,从小在岛上长大,父亲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打从记事起,村民们就经常来找他的父亲看病在父亲的影响下,肖锦璋走上了从医之路,并靠着自身努力,获得了到岛外学习念书的机会。
完成学业后,肖锦璋回到泉港,在后龙镇栖霞社区开了一家诊所,帮附近的居民们看病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收入倒也过得去基层医生像万金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什么都要懂一点,都得管用周边的老人、妇女、小孩等生病,都喜欢找他帮忙看一看。
在这个小诊所里,表面上是岁月静好,但偶尔也会波浪汹涌20多年前的清晨,一名大学生曾来到肖锦璋的诊所求医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这位大学生说出他3天前因一直咳嗽打了一针青霉素,没想到病情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了。
肖锦璋检查时发现学生的手不停地抽筋,甚至脸色也呈现出惨白状凭借多年的就诊经验,他诊断出这位患者为青霉素过敏面对眼前的危急局面,如果这位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肖锦璋立即给学生做了抗过敏处理。
半个小时后,在看到学生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他才放下心来经此一事,肖锦璋更深刻地领悟到基层医生在关键时刻“救死扶伤”的价值顾全大局,传承父亲的志愿提起惠屿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座风光秀丽的海岛村在泉州甚至是福建都闻名遐迩,多次获评“中国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但在几十年前,惠屿村的条件却和如今大相径庭肖锦璋清楚地记得,从前的村道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狭窄的路段更是让两个人都无法并排行走;家家户户的房屋都很破旧,有的人家遇到刮风下雨还会漏水;整个岛上没有自来水,几百户人喝水就只能依靠一口井。
对于肖锦璋来说,童年记忆里的惠屿岛是孤独的,除了海风和大浪,岛上什么都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固执的父亲把一辈子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乡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岛上的第一任乡医,一干就是50年直到前几年,这位“赤脚医生”才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停下来。
岛上没有医生,村民们生病谁来看?肖锦璋的父亲肖顺真把“主意”打到了儿子身上他给肖锦璋做起了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回到家乡来,接替他继续守护乡民面对父亲的提议,肖锦璋毅然决然地关掉开在城区的社区诊所,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岛屿上。
其实令他下定决心返乡的,除了父亲的殷殷期盼,还有从小到大跟厝边头尾的“人情味”这份独有的家乡味,是走在路上村民们的问候声,是村民们泡茶话仙的自在感不管生活在哪里,它都无法替代在岛上,他渐渐领悟到父亲坚守的背后那份乐于简单和甘于寂寞的满足,那是因为有一股无声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那份力量,是熟悉的乡音和浓浓的乡情,是岛民不言的依赖和父亲自觉扛起的责任2020年2月份,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肖锦璋正式回到惠屿岛,一方面承担抗疫工作,一方面也踏上了乡医之路随叫随到,服务群众无怨无悔。
惠屿岛四面环海,与大陆相隔4公里,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村民出入岛屿只能靠船只往返这几年,岛上的年轻人和小孩多在外工作、读书,导致岛上的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人,且大多是中年人和老人这些人的健康意识比较淡薄,往往生了病硬抗着,最后小病被拖成大病。
肖锦璋的诊所设在旧村委会一楼,从惠屿岛码头一上来就能看到以前他父亲行医时条件较为简陋,这两年经过改善后好了不少诊所里不仅添置了各种仪器,还增设了多张病床,能满足绝大部分村民就诊散步路过诊所,就能看到肖锦璋坐在里头,村民们也喜欢进来坐坐,让他帮忙把把脉、量量血压、测测血糖。
小渔村的诊所,有自己的一套流程,不用挂号预约,来了就给看除了生病拿药,其他基本都免费当上村医后,肖锦璋就在岛上住了下来他一个人住在老家房子里,自己洗衣做饭除了去南埔镇医院开会,他一般不离开惠屿岛,为的是在村民们需要的时候能及时赶到。
坐诊、出诊、整理病例档案等事务,成为了他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无论早中晚,不管有没有人,他都会按时开门接诊,下班时间也开着手机,24小时在岗在线谈到肖锦璋,村民们的印象都很不错在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乡里乡亲之间十分熟络。
“咱岛上的老人们见着我时,都是直接喊我的小名,有个头疼脑热的找我看病,就像是找自家孩子帮忙照顾似的”肖锦璋了解岛内每家人的身体状况,每次离岛上岸时,他都记挂着哪家伯伯的药有没有按时吃,哪家阿姨的血压稳定下来没有……”“随叫随到”是村民们对他的一致评价,诊所门上留有联系电话,不管是不是接诊时间,只要村民需要,他都绝不推脱。
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患,往往打一个电话或者托乡里乡亲捎个口信,肖锦璋就会不辞辛劳地背起药箱上门看诊扎根海岛,做好居民健康“账本”每年7月底,肖锦璋便召集岛上村民进行体检,凡是65周岁以上的村民都能免费做检查。
体检开始前几天,他会带着红色的通知单入户分发怕年纪大的老人会忘记,他还会提前一天用村里的大喇叭再喊喊体检当天,村民们如约而至,这也是诊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会带着药箱风雨无阻地上门体检。
这些体检结果,还要一一更新,录入到居民的健康档案中给村民们设健康档案,是父亲留下来的习惯肖锦璋回到惠屿岛后,对档案资料进行了细化,详细记录了每位村民的身体情况,特别是村民的一些慢性病,记得更加仔细他把每家每户的健康情况整理好,按顺序放入22个文件夹,然后再把纸质版的资料用手写板一字一句录到电脑中,以备不时之需。
人口越来越少的海岛,除了日常工作,还需要学会忍受寂寞和孤独守护惠屿岛,肖锦璋和他的父亲付出了很多但少了人口的海岛,并不会因此就少了疾病只要有病人,岛上就永远需要医生这份村医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岛上百姓缺了它,还真不行。
坚守孤岛,肖锦璋用“爱”书写了孤岛不孤的动人篇章,用“仁”呵护了村民的生命延续爱岗敬业的人生最美丽,忠于本职的人生最闪亮肖锦璋救死护伤、心系乡亲,以“终身扎村”夙村民健康之愿,诠释了一名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风范。
“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他希望把卫生所一直开下去,为乡亲们的健康点燃一盏希望的灯。来源:文明办综合股 编辑:刘燕燕校对:陈燕燕审核:庄敬松 汪旗平 李志远
●区委文明办党支部开展“我在乡间有亩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 泉港区开展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走访慰问活动●创城行动丨泉港山腰:拆除老旧破损广告牌 让街道“靓”起来●文明传播| 存正心 守正道 养正气 泉港区各级文明单位在行动
敬请关注文明泉港 投稿邮箱:qgqwmb@163.com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好人岛(这不是个好人住的岛)学会了吗
YO,今天这期我们来聊聊《爱死机》第三季我也很爱的第二集《糟糕之旅》,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解析了,不过!…
-
未名交友(未名交友怎么样)怎么可以错过
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只想在最美好的时光中等待你的出现
- 优播网(优播网页为什么打不开了)越早知道越好
- 第八中文网(八匹起点中文网)万万没想到
- qq2010(QQ2010推荐头像)万万没想到
- qq2010(QQ2010推荐头像)快来看
- 冰火中文(森林冰火人怎么设置中文)怎么可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