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当当 卓越(当当 卓越亚马逊)快来看

2003年8月24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报道聚焦于当当网,他们认为当当网正在创造一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

当当 卓越(当当 卓越亚马逊)快来看

 

2003年8月24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报道聚焦于当当网,他们认为当当网正在创造一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这篇报道对于美国的第一大B2C网上零售商亚马逊来说,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亚马逊CEO贝索斯在这篇报道中看出了事情的紧迫性,并很快派出亚马逊副总裁一行5人来到北京。

亚马逊来到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全力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情人节,亚马逊的高官团队参观了卓越网,当时雷军和陈年都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在他们看来,亚马逊要投的是当当网其实早在2002年12月,李国庆、俞瑜就秘访过亚马逊,当当网为此还制订代号为“红宝书行动”的计划,足见当当网对于亚马逊投资在战略上的重视。

这一年,国内的电商进入了消耗战电子商务网站经历了2003年“非典”机遇的爆发式增长后,进入了价格战阶段卓越和当当都打出了低价战略的牌,目的就是要消耗对手在这场价格战背后,实际上是一场资金实力的较量但是,外资收购本土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由此产生的水土不服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自我毁灭式的悲剧。

2000年4月,作为联想互联网战略的FM365门户网站上线,2001年6月,联想宣布与美国在线合作从那天起,FM365的噩梦就来临了首先,FM365与美国在线的谈判就经历了漫长的胶着期,两个公司的部门设置不一样,给谈判造成很大困难。

后来在美国在线的介入下, FM365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员,这次裁员简直就是FM365的一次自杀FM365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灰飞烟灭,成为联想触网的败笔亚马逊自2000年经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风暴后,在2003年迎来股票的回涨,从这一迹象中,亚马逊开始闻到未来市场的前景,于是在2003年底决定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

这个市场就是中国亚马逊的目的很明确,把中国最好的B2C公司买下来亚马逊全力控股的意愿是不会更改的,而当当网的坚持让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亚马逊在2月和3月之间共来中国两趟,第一次分别拜会卓越和当当,第二次却只找了卓越。

雷军和陈年天天早起,学英语,后来随着谈判的深入,雷军和陈年也弄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亚马逊证明卓越是最好的就行“当然,报表这个东西是瞒不了人的”陈年如是说在收购价格上,亚马逊当时给当当网开出的价格是1亿美元,给卓越开出的价格却只有7500万美元。

有人认为卓越被贱卖了,但如果放弃亚马逊,卓越网转向国内风投的话,情况可能更糟国内的风投当时胃口也不小,而且动不动就要求控股,最终逃不出一个结果:股份被稀释,金山失去主导权,无情出局雷军最后无奈地说:“见好就卖吧,这样对得起股东也对得起员工,不能等到撑不下去了关门。

”事实上,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出售起决定性作用的,有时并非完全因为缺钱,而是认为在那个时候出手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卓越自2000年成立,直到2003年才开始盈利,雷军预测:以卓越当时的盈利,股东要想收回投资恐怕得10到20年。

通过这笔交易,金山获得4000万美元,联想控股获得2250万美元收获最大的是老虎基金,投入5200万元人民币不到一年就有丰厚回报陈小红也因为这笔交易成为老虎基金合伙人,此后开启对国内电商地毯式的投资步伐,京东商城、当当网、凡客诚品、乐淘等一系列电子商务网站都有陈小红的手笔。

对于此次收购,雷军心情沉重从立志做“中国的亚马逊”到后来“亚马逊的中国站”,个中滋味只有雷军尝尽,外人无法体会谈判前后历时六个月,雷军经历了从不舍、痛苦、犹豫到后来的无奈、决绝和果断,谈判结束后,他无奈地说道: "让我先缓一缓。

" 2004年8月,与亚马逊正式签约后,雷军连醉四天王峻涛后来在网上发帖子回忆说:“我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夏天的夜晚,雷军坐在友谊宫外面的喷泉旁边,说他有个计划, “要做中国的亚马逊”现在,真的成了中国的亚马逊。

”或许随着时光流逝,雷军终将淡忘过去许多伤痛悲凉的失意时刻,但他绝对不会忘记那个挫折与希望并存、沮丧与惊喜交替的八月,并时常感慨破釜沉舟般艰难迈出的那一步创业路远,有人硬扛死磕咬牙前行,最终头破血流;有人干脆把企业卖掉变现,趁势全身而退。

雷军属于第三种人,放下包袱,再挑重担。——摘自《雷军传》(陈润 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