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覆)居然可以这样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覆)居然可以这样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

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

”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恕:有国君而不能侍奉,有臣子却要役使,这不是恕;有父母不能孝敬,有儿子却要求他报恩,这也不是恕;有哥哥不能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这也不是恕读书人能明了这三恕的根本意义,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正了。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思虑,是不能不深察的小时候不爱学习,长大后就没有技能;年老不教导子孙,死后就没人思念;富有时不愿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救济所以君子年少时想到长大以后的事就要努力学习,年老了想到死后的事就要好好教导儿孙,富有时想到穷困就要致力于施舍。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在那里看到一件容易倾倒的器物于是他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啊?”守庙人回答说:“这是国君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器”孔子说:“我听说国君放在座位右边的欹器,空虚时就倾倒,水不多不少时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

贤明的国君把它作为最高警戒,所以常常把它放在座位边”说完回头对弟子说:“灌进水试试”弟子把水灌进欹器,水不多不少时欹器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孔子感叹道:“唉,哪有东西盈满了不倒的呢!”子路走上前去问道:“请问保守成业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说:“聪明睿智的人,用愚朴来保守成业;功盖天下的人,用谦让来保守成业;勇力震世的人,用怯懦来保守成业;富有四海的人,用谦卑来保守成业。这就是退损再退损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