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歌鹿桥(未央歌小说鹿桥读后感)越早知道越好
民国时期的华语文坛可谓是巨匠迭出,美文如云。
民国时期的华语文坛可谓是巨匠迭出,美文如云相比之下,鹿桥先生的小说《未央歌》在解放后的大陆文坛则鲜为人知(国内仅有一个叫黄山书社的小出版社出过一版,且发行量很少),我认为这里面有此书意识形态偏向的原因使得大陆的文化传媒很少提及和推介此书,而在台湾与海外华人圈子当中此书的影响力不亚于民国时期的任何一本名著。
要不是我年少时喜欢过黄舒骏的歌,我也不会知道在他的那首《未央歌》背后有着怎样优秀的人物和美好的故事伍宝笙、童孝贤、蔺燕梅这些歌里出现过的名字都让我十分好奇,让我很想去了解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这本小说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艺术高于生活”, 这倒不是说这本小说的内容脱离现实,而是其文笔之优美,人物之灵秀,内涵之深远,都让我有一个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人们把大学又称为象牙塔,虽然这是一个集智慧与理想的精致无暇的所在,但并非与市井等高,在常人眼里非高山仰止所不能及。
于是身处塔外之人便有的向往,有的不屑甚至鄙夷,认为不管塔里的故事怎么好,总是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其中的友谊、爱情、理想非人间所能常驻,也就是学期一过,毕业四散豆蔻年华,青葱往事,终将成过眼烟云但我觉得《未央歌》之中所述的故事不能单当普通的青春校园文学来看。
西南联大是民国时期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学校,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而成,校址因躲避战火从北京迁到云南昆明,师生来自全国各地,可想而知当时能入西南联大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小说中几个主角如伍宝笙、童孝贤的言行足以让我心生钦佩,其他如大余、大宴,凌希慧、乔倩垠也都各自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蔺燕梅的心理描写最多,多思多忖让我总感觉有林黛玉的影子在身上,但她不像林黛玉那样尖酸刻薄,她的思想总是善良柔弱多情的,但又总不是自作多情,而总是替他人着想苦了自己。
纵观全书,也像蔺燕梅的思想那样充满善意,全书当中几乎没有对立面,反派角色不是次要人物就是根本没有名字这种写法看似是作者不会制造矛盾冲突,把小说写的一团祥和其实作者是从大处着眼,他曾不止一次在小说中提到校风国运的话题,所以他想让小说中优秀的人物如余孟勤、伍宝笙等去用个人的言行去造就良好的交友和学习氛围,而不是像现在的宫斗校园剧那样把情节重心放在钩心斗角上。
等同学们到了临近毕业时,他们几乎都想到了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颇有英雄气概的范宽湖参军做了空军军官,余孟勤伍宝笙继续着他们的教育事业,连向来柔弱的蔺燕梅也去了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编写那里的方言字典,走出象牙塔的他们都选择了为国家做贡献,从这样看来,象牙塔其实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大学就像是社会的一片绿地,吐纳着一批批莘莘学子,把知识和理想传播到远方。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夏森老人?夏森老人的事迹?
新华社南昌3月8日电 题:她的“枝叶”仍繁茂——夏森老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张璇、李子健相隔数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
-
老爸老妈向前冲?老爸老妈向前冲胡华?
江西省瑞昌市92岁高龄退役老兵胡华纯,是位有着6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复员转业回乡后,他深藏功名,不忘初…
- 畅想中国?畅想中国未来的样子?
- 我的家乡 普通话?我的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
- 中国抗日?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 我爱文学网?天涯文学网?
-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