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以资鼓励(以资鼓励的资是哪个字)快来看

可对于奖状上“特发此证,以资鼓励”一句中的“资”字,网上有人提出以下疑问:确实是很常见的一个说法,一般不会质疑其用法。但问题提出来了,就有如潮评

以资鼓励(以资鼓励的资是哪个字)快来看

 

我们一起争优秀奖状,是汗水的见证;奖状,是业绩的认可;奖状,是成就的证明。

学生小奖可对于奖状上"特发此证(状),以资鼓励"一句中的"资"字,网上有人提出以下疑问:

确实是很常见的一个说法,一般不会质疑其用法。

但问题提出来了,就有如潮评论涌现。大体分两类意见:一种认为在此语境中,"资"字作动词"提供"、"给予"、"帮助"义解。

另一种认为作代词"此"、"兹"义解。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连题主也糊涂了,把最初获得的正确认识也给自我推翻了,认为把"资"理解为代词"兹"更为简单明了。

还有附和者:

其实,很容易证明意见二是错误的因为照"此"、"是"、"兹"理解,就与前一句中"特发此状"之"此"重复了奖状上的这八个字两句话虽然平常,却是历经多年使用,断不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最好的探究方法就是查资料,广泛搜集例证,再比较鉴别,最后定论。

下面的词义解释均来自网上,对比发现,"资"可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就是没有作代词的用例。

"资"作名词,本就有钱财之义。为什么在这里不能理解为钱财(奖金)?从语境看,就只发了个奖状(业绩或成就的证明),所以不能生硬牵扯到奖金或实物等资财上。

题主和所有评论者都没有考虑到本句中"以"字用法。只要联系语境,可知"以"是表目的的连词,相当于"来"。即"特地发给这个奖状,来给予鼓励"。这就充分说明,发给奖状,目的是重在精神激励,而非物欲满足。

我领奖,我快乐有新闻报道说,一对夫妻装修房子,把电视背景墙专门设计成女儿的奖状展示墙,先获得的奖状布置上墙,后面随得奖状随上墙这种做法的精神引领作用能不大吗?家长看着女儿一次次进步的足迹,能不满心欢喜吗?。

你身边有姓"资"的人吗?网上查找,发现全国也只有两万多人用此姓氏其名人有:耒阳人资桂林,革命先烈;资凤、资建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资耀华,银行金融专家,其长女资中筠,中美关系研究专家,次女资华筠,舞蹈家。

"资"作动词的义项之一是"给予",上面有几个例证,可供揣摩。也印证了上述意见一是正确的。

"资"作动词,还有帮助之义这里说说"资政"、"资治"二词"资政",即帮助治理国政唐·道宣 《叙元魏太武废佛法事》:“帝讳焘,以明元帝泰常八年即位,时年八岁,尚在幼冲,资政所由,唯恃台辅”太平天国洪仁玕有《。

资政新篇》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1852年到香港,努力了解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并结交了一批传教士,接受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1858年辗转来到天京,受到洪秀全器重天京变乱后,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看到太平天国政涣人散的严重局面,他决心通过改革挽救危局,从而创造一个“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的“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

为此,1859年(咸丰九年)冬,他提出了一个帮助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北宋司马光组织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书名为宋神宗所赐,含义是“帮助(北宋)统治者治理国政的可通用的借鉴性的历史资料”,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唐朝魏征曾给李世民提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强调的正是历史经验与教训对治国理政的帮助作用

(源自网络)由帮助治理国政之动词义,引申为负责这项工作的官职,即动词名词化了宋代置资政殿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金朝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元朝改为正二品明清继续沿袭前制民国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以备随时咨询。

"资政"作为中国古代的官职,已经成为历史词,但古为今用,中为外用,新加坡、缅甸等国赋予“资政”新的内涵,不失为一种创造国务资政,在新加坡,是总理等国家管理者退任后,继续参政议政、帮助扶持政府官员的职位在缅甸,“国务资政”是缅甸联邦议会和总统为昂山素季女士新设的职位。

两者都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时,老干部退休后成立的中央顾问委员会。

从语用的角度说,质疑、思考、提问、释疑,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此乃严肃话题,而非有些人吐槽题主"太小儿科"再举别例结束:"一直以来","第一学历","凯旋归来","再次重申"等常见于电视、报端、红头文件的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

国庆长假休闲中祝各位条友多多得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