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翻译)居然可以这样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经典诗文分享# #文学诗词分享# #自由体诗赏读# 诗词打卡!《杂诗》魏晋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翻译)居然可以这样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经典诗文分享# #文学诗词分享# #自由体诗赏读# 诗词打卡!《杂诗》魏晋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鉴赏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

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