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义和团口号(义和团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居然可以这样

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反抗精神和朴素的爱国意识。

义和团口号(义和团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居然可以这样

 

1.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反抗精神和朴素的爱国意识。

②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2)局限性①指导思想上带有蒙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落后性②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领导,对清朝统治者缺乏警觉,斗争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分散性2.认识中国近代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1)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2)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4)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多角度认识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1)政治屈辱: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与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

(2)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3)思想: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思想潮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先后登场,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4)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等运动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日常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衣食住行悄然发生着变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