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喜怒哀乐之未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新鲜出炉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新鲜出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称为“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常理为“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贯通天下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发育了【简析】 ①什么是“中”?。

“中" 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

②什么是“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③什么是“庸”?程颐的“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就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所以说“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改变原则”;“中和”就是“不偏不倚符合原则”.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