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简介属什么生肖)

网络文学时代的啄木鸟、《咬文嚼字》。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简介属什么生肖)

 

1.“赊粥”应为“舍粥”  《小寒,藏于方寸》一文中写道:“以前腊八节穷人家出去喝赊粥”这里的“赊粥”应为“舍粥”  舍,读shě时有“施舍”的意思,如“舍粥”“舍药”过去在大灾之年,有钱人做善事,常常拿出自己的粮食做成稀饭,供穷人吃喝,帮助他们度过灾荒。

这种行为是行善,是免费提供饭食,所以叫舍粥或舍饭  赊,赊欠,即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卖方延期收款所以,这里的“赊粥”应该写作“舍粥”才对2.鲁迅和毛泽东原话怎么说?  (1)《冬日的明清古枣林》引用鲁迅的话时写道:“我快速整理头发往车上走去,脑子里却满满都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  查,鲁迅《秋夜》一文的开头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好了歌解〉解》中说:“《好了歌解》虽然不及鲁迅的历史观深刻——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但也把对历史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  查,鲁迅《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3)《永昌河水流经的地方》中引用了毛泽东诗词:“‘天堑变通途,一桥飞架南北’,乡亲们迈向了小康路。

”  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引用别人的话,最好查实内容即使不是引用原文,内容也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3.何为“五官”  《河南文学的小气候——〈河南思客〉2020年度散文评点。

》有一段话写道:“她是用生命在写作,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官,全身心为描写服务,全部感情都投入到描写之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感觉”,不是所谓的“五官”  “五官”,《现代汉语词典》:“指耳、目、口、鼻、舌,通常指脸上的器官。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于感觉,这些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感受出来的“感觉”不能与“五官”划等号“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官”概念混乱,应删除“五官” 4.也说刘长卿  《大寒风雪夜归人(硬笔书法中的二十四节气)

》文后的诗人简介写道:“刘长(zhǎnɡ)卿(718年—79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迁居洛阳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儒客大家”  查阅《辞海》《唐诗鉴赏辞典》等获得的信息是:刘长卿(?-约789),唐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官至随州刺史,有《刘随州诗集》传世。

因此,这段话有以下需要商榷之处:  (1)关于刘长卿的“长”读chánɡ还是读zhǎnɡ,后人多有论述,但无定论这里还是不标读音为好  (2)刘长卿的生卒时间“718年—790年”宜改为(?-约789)比较准确。

  (3)“祖籍宣城,迁居洛阳”宜改为“河间(今属河北)人”河间,在河北省沧州市西部隋置县,今为河间市宣城,在安徽省东南部隋朝时由宛陵县改为宣城县,今为宣州市“河间”与“宣城”“洛阳”离得太远了5.“立春”可能与“春节”同一天

  《立春人间草木新》一文说:“……每年的立春,时间在2月3日-5日之间,有时在年前,有时在年后,与春节非常近……”这样说对吗?   “立春”也叫“鞭春”“打春”,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正如该文所说,“每年的立春,时间在2月3日-5日之间”;但该文紧随其后又说“(立春)有时在年前,有时在年后,与春节非常近”,这就有问题了。

  因为“立春”有时在年前,有时在年后,偶尔还与春节在同一天比如1992年2月4日是壬申年春节,这一天既是春节又是立春日在我国历法上,“立春”恰遇“春节”的现象虽然很少,但不能以偏概全,说“(立春)与春节非常近”而没有提到“偶尔还与春节在同一天”。

6.啥是“本命年”?  《父亲的厨艺》一文中说:“父亲属牛,生在正月十八,出生年就是本命之年”怪了,“出生年”咋会是“本命之年”呢?  “本命年”,《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转一次。

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一个人的“本命年”与其“出生年”同属一个生肖年,但“本命年”并不包含他的“出生年”   “出生年”就是“出生年”,不是“本命年”7.“口舌”与“口腹”  《

白菜是如何坐上“百菜之王”宝座的?》一文写到白菜与人们饮食的关系:“历经漫长的岁月,白菜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中国人的口舌之欢”“口舌之欢”应为“口腹之欲”“口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指饮食”“口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①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②指劝说、争辩、交涉时说的话”   “白菜”是一种蔬菜,人们都喜欢吃,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要,这里写作“口腹之欲”是贴切的正因为“口舌”一词的义项与人们的饮食不沾边儿,所以,把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写作“口舌之欢”是不合适的。

8.不是“春晚”,是《曲苑杂坛》  《春晚记忆》里讲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写道:“在春晚中,相声占了很大分量……尤其是《洛桑学艺》,小洛桑把各种鸟叫学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错,“《洛桑学艺》”是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播出的系列节目,不是“春晚”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藏族演员洛桑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中表演的节目《洛桑学艺》红遍了大江南北他与师父博林表演的《洛桑学艺》系列,成了脍炙人口的小品节目年轻的洛桑虽然多才多艺,但却因为遭遇车祸而过早离世。

  虽然“春晚”和《曲苑杂坛》同为央视的栏目和节目,但《洛桑学艺》系列节目属于《曲苑杂坛》,不是“春晚”的9.“青年”“壮年”和“中年”  《春晚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伴随着《难忘今宵》的歌声,我从青年进入了中年,又从中年走进了壮年。

”人的一生是按“青年”“中年”和“壮年”过渡的吗?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青年”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壮年”指三四十岁的年龄,而“中年”则指四五十岁的年龄所以,“我从青年进入了中年,又从中年走进了壮年”说乱了,应该说“我从青年进入了壮年,又从壮年走进了中年”才对。

  其他:  ★《一竿修竹的模样》:  (1)“馆内以郑板桥任范县县令时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德政业绩为主线,展现了郑板桥心系百姓的无私情怀”  (2)“郑板桥改任潍县县令后,范县百姓依依不舍,夹道欢送。

”  这里的“县令”应为“知县”  ★《岳父养牛》:“牛一辈子跟着人,啥福也没享住,给人曳[yè]了一辈子,可不能亏待它,亏了它,人就眛了良心”“眛”应为“昧”  ★《天鹅美,飘带绿》:“所以夜宿馆舍,恍若步入历史长廊中,看到召伯于甘棠树下昕讼决狱、不忍扰民的仁德形象。

”“昕讼决狱”应为“听讼决狱”  ★《西村读史》:“西村乡,历史的面纱已经掀开,被时间堙没的红色记忆已经破土而出”“堙没”应为“湮没”  ★《永昌河水流经的地方》:“每每下雨,家长们都要早早来校接我们回家,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淌着冰凉的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好不容易淌水过去,浑身都湿透了。

”“淌着”“淌水”的“淌”应为“蹚”  ★《多彩生活酿成诗》:“是的,自远古葛天氏投足以歌《八阙》至《诗经》里的《商颂》”“八阙”应为“八阕”  “商丘的诗词歌赋一如涛涛黄河,奔腾不息”“涛涛”应为“滔滔”。

  ★《立春年去年又来》硬笔书法中的“於谦”应为“于谦”  ★《垂纶者说》:“夫五台圣地,有头柱高香”,“柱”应为“炷”  ★《心灵的立春》:“芽孢和花蕾是初春的隐私——春天所有的灵性,因立春所输送的那一丝温暖,被瞬间激活了。

”“芽孢”应为“芽苞”  ★《童年拾趣》:“另一个孩子在前面扮老鹰,在鸡妈妈面前装腔作势,忽闪着翅膀要捉小鸡”“忽闪”应为“呼扇”  ★《春节的底色》:“也不知什么时候装上了会发光的中国节和红灯笼……”“中国节”应为“中国结”。

  ★《田凹的枣儿》:“硬梆梆的有点咯牙,没有什么值得褒扬”“咯牙”应为“硌牙”  ★《正月十六》:“就把自己家里用旧了的高粱秆穿起来的馏馍的篦子、柯杈,高粱秆纳的锅排、麦秸葶子编织的蒸馍的笼头,以及刷锅的笤帚等一杆炊具,全都从家里抱出来,拿到街上,堆在一起,用火点燃。

”“篦子”应为“箅子”,“葶子”应为“莛子”本篇审稿 吴天敏 组版 易涛实习生 赵梦琦 师海波

作者简介杨西仑,1964年5月出生,河南鲁山人。教师。经常有语言文字稿件在《光明日报》《咬文嚼字》等媒体发表。鲁山县政协第七、十届委员。   《河南思客》特约审稿员。

本文作者 杨西仑 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博客/微博/微信/搜狐号:河南思客投稿:2560410387@qq.com出品:河南思客文化传播公司

初心思想,影响人生文字,抚摸心灵战略合作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兰考县裕桐中学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友情支持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声明感谢关注《河南思客》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河南思客》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河南思客》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法律顾问单位: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万德松律师充电站相关文章●杏林与杏坛意义不一样(思客充电站第101期)

●老到和老道用法不一样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100期)●查看与察看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99期)●哩哩啦啦还是沥沥拉拉?(思客充电站第98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9(思客充电站第97期)●澄澈还是澄彻?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96期)

●弘扬还是宏扬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95期)●红通通和红彤彤的区别(思客充电站第94期)●蔓延和漫延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93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8(思客充电站第92期)●流失和流逝用法不一样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91期)

●界线和界限(思客充电站第90期)●交汇与交会要区别使用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89期)●别再读“青苹之末”了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88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7(思客充电站第87期)●辩证和辨正要辩证使用(思客充电站第86期)

●嫁与人,还是嫁于人?(思客充电站第85期)●“恭贺新禧”还是“恭贺新喜”?(思客充电站第84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6(思客充电站第83期)●“闲暇”后面的“之余”太多余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82期)

●是China,还是china?(思客充电站第81期)●肤浅和浮浅你会用吗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80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5(思客充电站第79期)●上风和上峰的区别(思客充电站第78期)●通通和统统用法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7期)

●综观还是纵观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6期)●情义、情谊和情意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5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4(思客充电站第74期)●气宇轩昂和器宇轩昂有区别吗(思客充电站第73期)●撕打和厮打的些微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2期)

●起用和启用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1期)●意向和意象意义不一样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70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3(思客充电站第69期)●味道和意味的异同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68期)●宽敞和宽畅的区别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67期)

●装扮还是妆扮?等5则(思客充电站第66期)●精练和精炼用法不一样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65期)●作家也需要学习《民法典》(思客充电站第64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2(思客充电站第63期)●“噪音”和“噪声”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62期)

●而后和尔后,好多作者不会用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61期)●《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出现的差错,你也不一定能避免(思客充电站第60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1(思客充电站第59期)●圣地和胜地用法不一样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8期)

●河南方言:喊大还是喊达?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7期)●连接与联结的不同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6期)●执勤和值勤的用法不一样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5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0(思客充电站第54期)

●辟邪和避邪的不同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3期)●“疫情暴发”还是“疫情爆发”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2期)●娱悦身心还是愉悦身心?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1期)●捡和拣的用法不同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50期)

●纯朴和淳朴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9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9(思客充电站第48期)●年轻人还是年青人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7期)●亲戚和亲人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6期)●交代和交待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5期)

●宏伟与雄伟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4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8(思客充电站第43期)●“胆战心惊”还是“胆颤心惊”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2期)●不温不火和不瘟不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41期)

●“备受欢迎”还是“倍受欢迎”(思客充电站第40期)●做客还是作客(思客充电站第39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7(思客充电站第38期)●“要属他聪明”还是“要数他聪明”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7期)●

叉、杈、汊、衩、岔的用法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6期)●喊“姨父”还是喊“姨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5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6(思客充电站第34期)●伺候与侍候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3期)

●淹没和湮没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2期)●扶养、抚养和赡养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31期)●犹如和有如的区别(思客充电站第30期)●肤浅与浮浅的区别等10则(思客充电站第29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5(思客充电站第28期)

●祛除与去除的不同(思客充电站第27期)●坦露与袒露的用法(思客充电站第26期)●师父和师傅的区别(思客充电站第25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4(思客充电站第24期)●风姿还是丰姿(思客充电站第23期)

●汇合与会合的区别(思客充电站第22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3(思客充电站第21期)●子夜和午夜的异同(思客充电站第20期)●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2(思客充电站第19期)●常年与长年的用法区别(思客充电站第18期)

●为《河南思客》咬文嚼字1(思客充电站第17期)●敬谢不敏等这几个成语你未必会用(思客充电站第16期)●粘和黏的用法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15期)●概率和几率的使用(思客充电站第14期)●蒙胧和朦胧、曚昽的用法有区别(思客充电站第13期)

●赢粮景从等这几个成语你未必会用(思客充电站第12期)●靓丽和亮丽用法不一样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11期)●柔和与糅合的用法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10期)●“空濛”应为“空蒙”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9期)●“晌午大错”的用法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8期)

●“树阴”宜写为“树荫”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7期)●携夫人还是偕夫人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6期)●青翠和清脆的区别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5期)●截止和截至用法不一样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4期)●“叫做”应为“叫作”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3期)

●“成形”与“成型”用法不一样等十则(思客充电站第2期)●词语差错十则(思客充电站第1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