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文言文和翻译(管鲍之交文言文和翻译注释)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名臣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交情深厚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代代相传。下面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的“管鲍之交”就将告诉你,什么叫“知交”
“管鲍之交”是个成语,也可以说成“管鲍之好、“管鲍之谊”管鲍,指春秋时期的名臣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交情深厚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代代相传下面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的“管鲍之交”就将告诉你,什么叫“知交”(知己的朋友,相知好友),什么叫“彼此信任”,什么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
(一)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②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③,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⑤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⑥,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⑦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⑧于齐,齐桓公以霸⑨,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⑩,管仲之谋也(也,表判断)。
【注释】①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也叫管敬仲齐国颖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③鲍叔牙:也叫鲍叔,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游:交游,来往④欺:骗,欺诈,这里指“占便宜”。
⑤以:介词,因为⑥已而:随即,不久,后来事:侍奉⑦进:推荐,保举⑧任政:执政⑨以霸:以:介词,因为霸:春秋时诸侯联盟的首领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称霸⑨九合诸侯:多次会合各国诸侯九,虚指多次或多数一匡天下:一举而匡正天下。
匡,正,纠正(二)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②我为贪,知我贫也③;无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④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⑤,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⑥死之,吾幽囚⑦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⑧,知我不羞小节,而耻⑨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⑩”【注释】①贾(ɡǔ):坐地经商②不以:不认为以,动词,认为③也:用在句末,表示解释语气。
下同④见逐:被罢免⑤不肖(bùxiào):谦辞,无才⑥召忽:齐人,与管仲同事公子纠,公子纠死,召忽自杀⑦幽囚:囚禁⑧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羞,感到羞辱⑨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⑩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
(三)鲍叔既①进管仲,以身下之①子孙世禄②于齐,有封邑③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④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注释】①以身下之:让自己处在别人的下面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②世禄:世世代代有官俸。
③封邑:受封之地④多:形容词用作动词,赞扬《管鲍之交》译文(一)管仲名夷吾,是颖上人他年轻时经常同鲍叔牙来往,鲍叔牙知道管仲贤能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这而生怨言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被囚禁起来,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掌管政务,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二)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多给自己,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办事,反而使他更艰难窘迫,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机有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几次做官几次都被国君罢免,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经几次打仗几次败逃,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还有个老母。
公子纠失败以后,召忽为此自杀,我被囚禁遭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因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三)鲍叔推荐管仲以后,使自己处在管仲之下鲍叔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有封地的经过了十几代,常常有人成为著名的大夫。
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赞美鲍叔能够了解人
管仲拜相复原场景雕塑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管仲纪念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夏森老人?夏森老人的事迹?
新华社南昌3月8日电 题:她的“枝叶”仍繁茂——夏森老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张璇、李子健相隔数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
-
老爸老妈向前冲?老爸老妈向前冲胡华?
江西省瑞昌市92岁高龄退役老兵胡华纯,是位有着6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复员转业回乡后,他深藏功名,不忘初…
- 畅想中国?畅想中国未来的样子?
- 我的家乡 普通话?我的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
- 中国抗日?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 我爱文学网?天涯文学网?
-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