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复阳1-7天症状图(二次复阳1-7天症状图多才时候就不传染了)
快看!
近期部分人新冠病毒感染后,身体症状逐渐好转并且核酸检测转阴,但过些日子核酸检测又呈现阳性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区分“复阳”与还是“二次感染”呢?海南省人民医院院感疾控部部长、感染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吴彪为大家详细解读。
01复阳与二次感染的定义上有什么区别?吴彪表示,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转阴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复阳”无须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二次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较低,。
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一般复阳都是发生在阳康之后一个月内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存在二次感染可能英国定义二次感染的间隔至少是90天,美国则是间隔60-90天以后。
02为什么会“复阳”?吴彪表示,“复阳”应该叫再检出,实际病毒和核酸还持续存在,只是因为检测的方法和采样的方法,以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时阳时阴这种情况所以“复阳”有很多原因第一个是检测,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可能采集得不规范,导致假阴性。
再有一点,就是病人在恢复期的时候,可能残留一些核酸的片段,也会出现检测阳性如果抗原阴性了,然后用核酸检测阳性,这种情况不叫“复阳”,因为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是否“复阳”,应该用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03“复阳”还有传染性吗?关于“复阳”以后的危害性和传染性的问题,吴彪表示,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所有“复阳”的病人做病毒分离,都是没有分离到病毒,也没有看到“复阳”的患者导致进一步的传播因此“复阳”以后的传染性是极低的。
对家里或周围有老人的,“复阳”的人群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造成老年人等有基础病的人群造成感染“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只是核酸阳性,当然也有个别的会出现咳嗽、不适等残留症状总体来看,“复阳”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对常见的一种情况,传染性是极低的,不必恐慌。
04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如何?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的个人防护有关抗体等免疫反应指标越高,病毒株变异越小,二次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当前研究显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略高。
但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尤其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更低05哪些人更容易二次感染甚至多次感染?吴彪表示,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类人群: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较短。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较短②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会比较大③高风险岗位的人群:。
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更容易暴露于存在病毒的环境中,被感染的风险比较高06二次感染或者多次感染症状重吗?吴彪表示,综合来看,感染病原体之后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三方面,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数量以及人体的免疫功能。
新冠病毒变异快,奥密克戎变异的趋势是传染性越来越强、毒力越来越弱另外,二次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时间间隔存在相关性,间隔时间越短,临床症状越轻,间隔时间越长,症状越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07如何避免或减少二次感染及多次感染?
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仍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劳逸结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提高抵抗力的重要法宝。↓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兜医圈儿↓
视频号精彩内容推荐策划:海南日报健康融媒工作室撰文:马珂编辑:周钰封面制作:傅婕审核:海南日报政文新闻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来自兜医圈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douyiquaner@163.com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夏森老人?夏森老人的事迹?
新华社南昌3月8日电 题:她的“枝叶”仍繁茂——夏森老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张璇、李子健相隔数千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
-
老爸老妈向前冲?老爸老妈向前冲胡华?
江西省瑞昌市92岁高龄退役老兵胡华纯,是位有着6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复员转业回乡后,他深藏功名,不忘初…
- 畅想中国?畅想中国未来的样子?
- 我的家乡 普通话?我的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
- 中国抗日?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 我爱文学网?天涯文学网?
-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