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廖智整容前照片_廖智地震前照片

有些人一辈子停在原地,内心空空荡荡,只能怅望远方。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曾经少年时代有过交集的一两个闪光的人,就成为了他们一辈子意淫的谈资。

廖智整容前照片_廖智地震前照片

 

白驹过隙,荒无人迹,广阔的宇宙狭窄的心。我是林探惜,陪你一起听风吹麦浪的声音。

  (一)  最近有一桩娱乐新闻,是无耻又无聊的浙江台搞了个2006届超女重聚,那一届的超女冠军尚雯婕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催出了几滴眼泪,不料应邀而来的许飞当场连声质问,大意是指责尚雯婕这一哭是惺惺作态,其实大家私底下根本就不熟,尚雯婕连微信都不肯加她。

  由是,网友大呼“许飞真尴尬”,并且扒出了许多边角黑料,如当年人气极高的选手厉娜之所以被雪藏,正是因为好友许飞向高层嚼舌如今尚雯婕与厉娜关系还不错,但与许飞关系尴尬,或许可以看出是许飞自己的人品问题  这样一桩闹剧,若是在这个地方收尾,还只是一个各执一词的迷案罢了。

可“耿直”的许飞偏偏在微博上作出长篇大论的回应,指责尚雯婕屡次拒绝她“加微信”的请求,还坐实了厉娜指责她“人品不好”确有其事许飞说,这一次纯粹是为了劳务费上的节目,跟嘉宾尚雯婕本人并没有半点感情她之所以在台上厉声质问,大概是这样一种姿态:“。

老子就是看不惯她装的那个样”。

  我豆瓣有个友邻总结到位,大意是说许飞体内住着一个北京大爷,觉得自己理直气壮要戳穿这些所谓都市精英的虚伪而尚雯婕是个典型的需要安全距离的都市白领这两人的个性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平行线,千万不能强融,强融就是闹剧。

  在那段尴尬的质问视频里,尚雯婕已经委婉地指出了,她与这一届超女选手是“有共情的一群人”,显然让她感动的并不是她与当年任何一个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而是那段回不去的青春岁月里,手握命运轮盘诚惶诚恐而又英勇无畏的自己。

  但对于像许飞这样的人来说,她分不清“共情”与“感情”的区别,她认为对方在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前提下歌颂内心情感就是装腔作势,所以内心单薄的“正义感”让她觉得义不容辞——她要戳破这份虚伪  说实话,那一届超女里面,许飞是我唯一微博关注的人。

她是有创作才华的,她的作品里也透着一股人淡如菊的冷傲,加上她擅长的民谣比尚雯婕一心钻研的电子乐更对我的口味,所以我早期对她印象很好  这次的新闻,虽说在如今这个遍地公关机器的娱乐圈里,简直真实得令人惊喜,但同时的确败光了许飞身上大部分的路人好感。

倘若谁的人生道路上有这样一个老熟人,时常以其浅薄却又坚定不移的世界观来揣度他人的生活,以自我中心的好感度来为他人的道德品质打分,那真是很可怕的事情了。

  (二)  其实像这样尴尬又做作的“重聚”,近年来搞了不少我看到的几次就有诸如《向往的生活》里请来了2005届超女叶一茜、黄雅莉、纪敏佳等人,温馨的话家常环节彻底暴露出了一个事实——这几个人可以说是完全不熟。

  还有就是《演员请就位》里安排赵薇与昔日饰演柳青、柳红的演员重聚,一直把“小燕子”视为黑历史的赵薇被这个“惊喜”砸得坐在评委席尴尬僵笑,饰演柳青的演员直言大家已经十几年没见过面了,还说以后一定要多聚聚。

  赵薇当即微笑答应着“好好好”,还走上台和他们热情打招呼合影——那个被架上台的窘迫场景,像极了在尴尬应酬上被劝酒的社畜  当时我还发了条微博表达啼笑皆非的心情,说:这种尴尬的重聚其实就像初中同学聚会一样,几十年没离开过老家的同学永远是张罗聚会最热情的,而之后变化越大发展越好的人,强行被拽回原地就越尴尬。

  像赵薇这种已经被人生经历磨炼得妥帖周到的人,尚且能合理handle这样的场景但是对于明显有些轻微社恐的尚雯婕,以及灵魂还活在旧中国人情社会的许飞来说,不禁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吧其实人生的轨迹往往如此,在最初的某个点交汇过,并不意味着彼此是相同的人。

年少时我经常读一些矫情文学,以至于时不时担忧,会不会有朝一日与身边好友渐行渐远  直到真正做了成年人才知道这种担忧完全多余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与人保持联系全凭交流的舒适度,我和我审美三观契合的闺蜜们,即使隔着半个地球的时差,仍然每天随手分享时事八卦,互相安利新的电视电影。

但即使是身处同一个公司的同事,也会因为对时事的立场观点不同而索性拉黑了事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冲不散灵魂契合的朋友的,唯有灵魂本身的距离才使人渐行渐远  所以我越发觉得同学聚会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是初中同学聚会这种,一群交情并没有多深的人,却对彼此灵魂尚未成型的、不堪回首的岁月互相如数家珍——这对于之后轨迹变化很大的人来说,无异于公开处刑。

  (三)  众所周知近日美国各地都“Shelter in place”了,也就是通俗说的“封城”大部分公司都强制work from home,我们组为了保持大家的互动,就搞了个“Daily photo challenge”的活动,让我们每天根据一个特定主题,给组里的同事分享一张照片。

今天我打开看到,Daily challenge的照片主题是“十年前的自己”  于是我顺手登录了多年不用的校内(年轻一点的朋友叫它“人人网”,再年轻一点的朋友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了),翻出了很多数年前的照片  隔着荏苒的光阴,看到那些幽深岁月里似曾相识的面孔,蓦然有种隔世之感。

加上近来我在重新整理高中时期写过的校园小说大纲,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和轶事逐个对应,也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情——恍然间分不清有些事情究竟是回忆还是幻觉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中学时期,应该算是有点轻度的人格障碍,因为一直在不断搬到陌生的城市,缺乏安全感而导致情感的阀门关上了一大部分。

在十五六岁之前,我对人表达的好意基本上是有样学样,只是觉得“大家都在交朋友我也应该这样做”或是“我要努力融入这个地方”,而并没有什么直击心灵的触点  直到高中之后,自己的人格和认知初步形成,同时学着去寻找同类做朋友。

我那时的密友都不是等闲人物,他们有的被霸凌过有的被非议过,有的看似默默无闻但内心世界绚丽斑斓——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残缺而又让我觉得很有魅力的人所以我初次拿出了一些“把对方留在生命里”的真心,那时的许多朋友也被我保留至今。

  当然,我当时的判断力不算高明,有些一开始很亲近的好友,之后也渐渐疏远了加上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一路经历social media的更迭:从QQ到校内到微博到微信,每一次换个平台重新加好友,也是一次无形

的强制大清洗  在这个过程中,我几乎是刻意地“弄丢”了一些朋友  其实当中有些人,他们并没有做错过什么,其中许多人在我有限的青春记忆里都是对我很友善的但当我自己见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会想起自己人格不完善、情感功能滞塞的一段时光,所以之后我会下意识地避开相关聚会,那时候的人来加我好友我也视而不见。

  倒也不是对谁有敌意,只是回想起那样的自己会觉得尴尬  这或许和尚雯婕“虽然和大家都没什么感情,但回想起那段岁月会真情实感地流泪”是同一个原理吧  (四)  近日有两件让我毛骨悚然的新闻  一件是微博上有个叫许可馨的女生,针对中国疫情有不当发言。

她的发言的确偏激(明确说自己“恨国”,这已经超越了就事论事的范畴),而如今的舆论环境大家也懂,稍微不够红的言论都能让人在网络世界挂牌子游街,更何况是本来就不妥的发言?  许小姐被人肉、被网暴、被八出家底、被集体声讨指责,都并不令人意外。

  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她被网暴的微博底下,出现了这样的内容:“据许可馨的初中同学爆料,许可馨在初中人品就奇差无比,成绩很好但是心肠歹毒……”

  相信有过初中被霸凌经验的人,对这样的措辞都并不陌生吧?  我今天刚和我一个高中时期的闺蜜聊天,她当年也是“校园风云人物”,长得好看、绯闻多、个性清高,于是她经历了课本被撕、桌子被划、名牌被踩烂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情,还被素不相识的男生在背后肆意畅想、编故事描绘她的“性生活”。

  在当时议论我闺蜜的流言蜚语中,我就听到过与上述微博非常相似的措辞。像我闺蜜这样的人,放在“曾经的同学”口中,恐怕也是“初中起就是个贱人”吧。

  另一件新闻,是个“全员皆恶人”的故事,近日在我的豆瓣首页盘踞了几天  说当年汶川地震有个幸存者叫廖智,她曾经是个舞蹈老师,在地震幸存之后失去双腿装上了假肢,而后当了几次灾难志愿者,同时坚持舞蹈事业,成为了新闻里的励志典型。

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在美国假肢公司工作的华裔男子相爱结婚,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因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央视把她作为励志典型,常常去采访她,宣传正能量采访多了自然就腻了,也没什么新意这个期间廖智主要是开着淘宝店维持生计。

有一天,廖智偶然认识了一个自媒体作者,那人听了廖智的故事,决心用这个题材写一篇爆文于是那人采访了廖智之后,写了几万字删删改改,终于成了一篇知音体鸡汤大作

  文章让廖智的故事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廖智又可以继续上节目,又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这个自媒体作者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发觉自己的文章影响力这么大,于是动了筹拍电影的念头  她想拍电影,找到了谁入伙呢?  鲸书。

那个以睥睨下等人的视角写出了《惊惶庞麦郎》的、少年得志的前任女记者,鲸书  在一番洽谈没谈拢之后(据鲸书豆瓣:鲸书提出给25万邀请这位自媒体作者担任项目策划,这位作者不同意,提出要500万版权费且要做项目编剧),鲸书直接越过了这位自媒体作者,找原型人物廖智签了授权约。

由于影视化和自媒体爆文之间存在载体的差异,这个做法在法律上无懈可击,只是临时甩开那个自媒体作者的行为的确很不地道  故事发展到这里,换了很多人是那个自媒体作者,可能就吃了这个哑巴亏算了但是这位作者也不是好惹的。

她觉得自己被临时踢出了心心念念的影视项目,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一定要声讨报复,于是她写了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这整个过程  毕竟是相关专业出身,她的那篇声讨文事无巨细,把前因后果都讲清楚了问题是阅读那篇文章的时候,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到了不适:作者从头到尾不断地强调,那篇有关廖智的爆文是她“穷尽一生才华”、“呕心沥血”写出来的,这次被踢出项目让她“坠入了无边的黑暗”……。

  夸张的措辞,让人觉得她压根没有什么才华更有甚者,文章结尾的地方出现了这样一段:“廖智昔日中学同学看了我文章后,和我说出了廖智掩藏了12年的真相——涉及她舞蹈老师的身份,涉及她那张看上去很美的脸,涉及她的前夫,涉及她永远不会告诉你的过去。

  看到这一段,我莫名打了个寒战  本以为在看社会纠纷,忽然变成了一部令人背脊发凉的恐怖片  这位“昔日中学同学”是什么东西?她舞蹈老师的身份、她整没整容、她和她前夫发生了什么破事,和这次的版权纠纷有半点关系么?。

  还是说大部分的人都完全没办法就事论事,都会选择在被惹毛的时候,想方设法从人格上、从自尊上摧毁掉对手?  那位自媒体作者的声讨文,结尾是这样的:“独家调查《廖智的谎言》即将出炉,深度剖析廖智的身份疑点、整容疑点以及其他更多疑点,有图有真相,有证据有实锤。

熟悉廖智的四川朋友,如果你知道廖智更多过去,请加微信联系我……”  看到这里,我的感觉是,廖智做人固然不地道、鲸书固然是那个鲸书,然而这个作者才是整个故事里最恐怖的角色  不对,还有个更恐怖的角色:“廖智的昔日中学同学”。

  (五)  我之前在一篇小说里,写到两个同是从美国东岸回来的留学生,看着彼此就像是“那种看不惯状元郎衣锦还乡的旧街坊,仿佛唯有自己掂得清对方的斤两”,“互相带着一种知根知底、而又互相看穿的不屑”  这些故事里的“中学同学”之于当事人,还有许飞之于尚雯婕,都充当着这样的角色。

  之前我的一个朋友被人发帖网暴,帖子里也出现了类似“我早就认识她了,她从中学的时候就很讨人厌”的回复而事实是,我朋友从小就是个性格好、人缘好、家境好的小太阳,而恰恰是这个发帖说她“讨人厌”的中学同学,以前因为人品性格等诸多因素,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一直很不受待见。

  这几年随着网络环境的发达,大家对于谣言早就不再偏听偏信,对于那种充满恶意的语言也能一眼分辨出来:嘴巴这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  这样的人大概是真的很苦眼看着昔日熟人越飞越远,而自己始终停留在原地,一面骗自己说全然不在意,一面却抑制不住地忿忿不平。

像许飞这样“耿直”的人或许会开启一场正面对决,而其他许多人可能会更加阴毒一点,只会瞅准机会暗暗落井下石捅刀子当这些人出来“爆料”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长成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那种面目模糊的恶毒配角,连姓名都不配拥有的那种。

  像我那个初中曾经被霸凌的闺蜜,之后的人生也没有消停她去英国念本科,每年假期都努力做实习,毕业之后顺利找到工作换“企业家签证”留了下来结果那时候我们中学校友圈子陆续有了传言,说她其实是因为嫁给英国人入了籍才留下来的。

  无法追溯来源的谣言传了一圈传到我这里,我顺手转发给她问真相,她当场哭笑不得:“怎么相隔半个地球了,这些人还不肯放过我?”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有些人一辈子停在原地,内心空空荡荡,只能怅望远方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曾经少年时代有过交集的一两个闪光的人,就成为了他们一辈子意淫的谈资。

曾经偶然交叠的青春岁月,原本可以是一段很温柔的回忆,最后也成了握在他们手中的“把柄”和“真相”  我们也只能衷心祝愿,所有曾经和我们轨迹交叠而又渐行渐远的人,都可以安逸幸福、内心平和,无暇记起我们,无暇共话当年的不堪。

  也衷心地祝愿,所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都可以形同陌路,后会无期好久不见了!其实一月的时候我看《仅三天可见》本来想写一篇张艺兴来着,恰好赶上疫情爆发,不是个谈娱乐话题的好时候,我就没写了二月初的时候李医生去世,我当场写了一首特别悲凉的词曲,找了个朋友给我编曲,他说没问题三月前做完发给我,然后他鸽了我两个月现在也没给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技能要学全,指望他人就会受人掣肘。

好在现在豆瓣恢复了日志,大家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到正轨在这里我也说一下:propoganda不可尽信,我和我的朋友们在美国一切都好,全都work from home,外卖和快递都很齐全高效,因为病毒而产生了更多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固然是真的,但目前我和我所有朋友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一切正常,一切都很好。

纽约只是检测水平上来了,加上数据透明,所以报出来很惊人,其实没有那么恐怖很欣慰看到国内的一切都在好起来病毒的事,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是一场长期战役在这个非同寻常的2020年,祝愿大家平安健康,万事顺意。

转载请注明❀微信订阅号出处及二维码(回复“二维码”可得)❀作者简介:林探惜,强势的狮子座雅痞高龄少女玩世不恭与多愁善感的矛盾结合体籍贯湖南长沙,幼长于山东青岛,家住广东深圳,现常驻美国纽约“略懂派”掌门人,豆瓣神出鬼没博主,网易云音乐不入流词曲创作人,业余厨娘调酒师。

寄身于纽漂设计师的龟壳里,仍旧怀揣壮美的英雄梦想,所思在远道,愿来日方长微信号:misslintanxi豆瓣@林探惜新浪微博@林探惜网易云音乐@林探惜知乎@林探惜小红书@林探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