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形容雪山的词语)
点蓝色字关注"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其境内的长城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
点蓝色字关注"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其境内的长城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些流传千载的诗句,都与甘肃境内的长城有关。
武威天祝县的乌鞘岭上,汉、明长城历千百年风霜于此相会,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逶迤起伏,美如画卷。
01
乌鞘岭
横亘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宋刚是甘肃兰州的一名摄影爱者,今天,跟随他的镜头一起探寻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长城。
乌鞘岭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主峰海拔超过 3500 米,这里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向西翻过乌鞘岭就进入了河西走廊。
有评论这样形容乌鞘岭的重要性,乌鞘岭是中原大地通向西北边疆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林则徐受贬戍边……都曾路过此地。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也有 " 乌鞘岭口拼鬼侠,赤套渡口扼官军 " 的章回,书里这样描写乌鞘岭的险要:" 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
02
春雪飞临 静美如画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乌鞘岭气候多变。史书上有 " 盛夏飞雪,寒气砭骨 " 的记述。宋刚介绍,这次他们抵达乌鞘岭的第一天,天气从晴转阴,突然间飘起了雪,漫山的白雪,一脚踩下去雪没到了小腿。
登上山岭,走到山前,首先看到的是汉长城留下的残垣断壁。乌鞘岭上的汉长城修建于西汉,建造时依山就势,沙土夯墙,掺红柳、胡杨、芦苇等,使其更加结实坚固。
相比汉长城,乌鞘岭上的明长城整体保存更加完好。万历年间,明朝政府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坚固的 " 边墙 "。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顺着山坡起伏的肌理,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
在乌鞘岭的最后一天,雪后放晴,天空湛蓝," 一峰红日一峰雪,半岭黄昏半岭明 ",土黄色的长城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乌鞘岭的明长城遗址非常明显,修建的位置基本在海拔 3000 米左右。" 乌鞘岭海拔高,没有特别完整的、可以开采出来的整块石头,夯筑长城基本上都是在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取土,然后搬运上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袭,绝大部分都成了蜿蜒曲折的土梁状。"
03
历千百年风霜展新颜
天堑变通途
据说,乌鞘岭上原本有座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范长江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里说道:" 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不过,如今的乌鞘岭已不再是那个不可逾越的关隘,兰新铁路、312 国道、连霍高速等都从乌鞘岭穿山而过,新乌鞘岭隧道也正在建设,兰州至张掖将实现 3 小时内通达。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网(散文网优美散文)
众所周知,在文学诸多样式中,散文一向缺乏明显的文体规范和严格的形式要求。即便是在20世纪60年代杨朔为代表的散文三大家还是90年代…
-
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2023年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
鲁网2月27日讯(记者 杨国永)2月2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新闻发布会。据市妇联党组副书记…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原文及翻译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