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1928(1928年出生今年多大)干货满满

1940年,秦玉根得到了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于是他赶着羊群上路了,不久在路上就看见前面来了鬼子的大队人马,秦玉根急中生智,把怀中的鸡毛信

1928(1928年出生今年多大)干货满满

 

电影《鸡毛信》大家都看过吧,主人公海娃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海娃的原型故事发生在山西省原平县(现属忻州辖区),他1928年出生,3岁时他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只好到叔叔家维生,因为他饭量太大,他叔叔养不起他,只好让他到地主家放羊以填饱肚子,因此4岁开始他就给地主家放羊,他的名字叫秦玉根。

鸡毛信的故事发生在他12岁时,抗战爆发后,贺龙带领八路军120师进军他的家乡,秦玉根的家乡就成了抗日根据地,他参加了抗日活动,很快成了儿童团团长,带领儿童团日夜站岗放哨,给八路军做向导。

1940年,秦玉根得到了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于是他赶着羊群上路了,不久在路上就看见前面来了鬼子的大队人马,秦玉根急中生智,把怀中的鸡毛信藏在了头羊宽大的尾巴下,躲过了敌人的搜身,历尽千难万险,把鬼子的队伍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又机智脱身,把鸡毛信送到了八路军的手中,

秦玉根的这段传奇故事在根据地被编为故事广泛流传,成了根据地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后来1953年还被拍成了电影《鸡毛信》。

到了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秦玉根个子长成了1.85米,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到他的家乡招收侦察兵,一眼就相中了民兵队伍中19岁的这个大个子,秦玉根成了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连的侦查员秦玉根进入正规部队后,经过一系列正规训练,加上身高1米85的出色身体条件,简直是如虎添翼,在侦察战斗中开始大显身手。

1948年,西北野战军进逼陕西关中平原,上级命令秦玉根化装成国民党军官,带领侦察小组,去大荔县侦察敌驻军65旅495团的兵力部署这天早晨,秦玉根和几名战士身穿国民党军服,向大荔县大摇大摆地进发,还没到县城,就发现前面来了两个国军官兵,一看军服,秦玉根就知道这个军官级别不低,等走到附近,秦玉根“啪”地行了个军礼:“长官好!”。

敌军官丝毫没有怀疑他,借此寒暄了几句,从谈话中得知这是敌495团团副后,秦玉根心花怒放,决定不等其他队员,自己解决战斗说时迟那时快,秦玉根一个飞腿,踢翻了军官身边的传令兵,一个饿虎扑食,紧紧地抓住了那个团副并倒提了起来,一系列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一起呵成,干脆利落。

秦玉根和战友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此首长为他记了大功秦玉根入伍两年,就立了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他一人就抓俘虏100多名,成了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由第三纵队改编)无人不知的传奇英雄1950年,新疆解放。

但在甘青宁地区,还有一千多人的一股土匪拒不投降,土匪头子是乌斯满,他们杀人放火,为非作歹,妄图颠覆当地新政权第一野战军命令第三军剿除这股土匪,第三军军长黄新亭任命李文彭为骑兵大队大队长兼剿匪司令,黄新亭十分器重秦玉根,便任命秦玉根为骑兵大队侦察连连长。

由于土匪熟悉当地沙漠的地形,所以行动飘忽,令人难以捉摸,1950年2月19日,骑兵大队好不容易在甘肃西部海子的一个山坡上,发现了这股土匪的驻地,只见在夜色下,一百多座蒙古包白花花一大片李文彭决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骑兵队只有四百多人,而敌人却有一千多人,敌众我寡,好在敌人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趁敌人昏睡,速战速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才有胜算。

因此李文彭命令三连和四连左右侧翼包抄,由秦玉根率领骑兵侦察连来个黑虎掏心,直捣匪首乌斯满的营帐,擒贼擒王一声令下,秦玉根率领侦察连猛虎下山,向敌人猛扑,三人一组负责一个蒙古包,如离弦之箭扑去,顿时睡梦中的敌人大乱,四散奔逃,溃不成军,经过一夜的战斗,全歼这股土匪,敌匪首乌斯满被生擒,秦玉根也生擒了敌人的参谋长哈巴斯。

后来上世纪60年代,这个剿匪故事也搬上了银幕,那就是电影《沙漠追匪记》。

秦玉根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1959年由于身体伤残,退出了现役部队,转业后担任了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2004年4月,秦玉根因病与世长辞,逝世前留言把自己的遗体留作了祖国医学科学研究。

终年76岁

右为秦玉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