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侗族鼓楼(侗族鼓楼结构分析)难以置信

吴 广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侗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他们以村寨

侗族鼓楼(侗族鼓楼结构分析)难以置信

 

吴 广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侗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他们以村寨的方式聚居,村寨中有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多样的景观 建筑文章通过对侗族村寨的建筑景观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其文化内涵,同时展示了侗族这个 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

带动侗族村寨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而这需 要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熟悉村寨建筑 景观侗族村寨有着质朴的民风和富有特色的建筑景 观,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且相对城镇而言其 生活节奏较为和缓,具有吸引游客的资本。

因此,可 以在当地大力发展旅游等产业,发挥传统手工艺品的 商业价值,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提供大量工作岗 位,还能弘扬侗族的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他们 的建筑风格、传统手艺等,一举数得侗族历史文化简介

侗族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文献记载,侗族 历史可追溯到先秦之前侗族经过数千年长久的发展 形成了民族语言——侗语如今史学界最普遍的看法 是侗族源于上古的百越族,是它的一个分支逐渐演化 和发展而来他们聚居一起,与大自然相处,形成了 现在的村寨。

侗族村寨建筑景观与其文化内涵解析侗族的村寨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其规模由几十 户人家到六七百户不等村寨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智慧 景观,它由居民、鼓楼、风雨桥、井亭、谷仓、寨 门、寨墙等传统木构建筑与稻田、山林等自然景观以 及居民生活、生产的活态景观共同形成。

侗族传统建 筑以鼓楼、风雨桥、民居吊脚楼等形式为代表,体现 了高超的营造技术和装饰工艺水平,尤其是侗族鼓楼 “一反中国古代塔楼建筑的常规”而被建筑学家们赞 为“独有的一种发明创造”侗族传统建筑的建造仪 式和居住方式蕴含了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侗族 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鼓楼文化1.重要意义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核心,是其精髓所 在,鼓楼承担的不仅仅是建筑功能,还承载着侗族人 民的信仰和希冀鼓楼也是侗族的政治、文化、社会 活动中心时至今日,侗族仍然保留着先建鼓楼后 起寨的习俗,若是某个村寨不幸失火,重建时也需 要先插上象征鼓楼的杉树,才能建造房屋。

而在建 造鼓楼时,村民会共同参与建造,所有村民都会在 能力范围内捐献建材、钱财等,附近其他民族闻讯 也会赶来帮忙鼓楼是侗族的族徽,同时是侗族文 化的重要载体2.结构特点鼓楼为木材构筑,重檐结构,一般采用中国古代 木质建筑中的多种构建手法,例如“井干式”“穿斗 式”等。

其平面布局一般是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 边形,中央设有火塘,周围配备座位,在举行集体活 动时人们可以围绕火塘而坐,其乐融融一般来说鼓 楼不分层,楼内直接能够看到楼顶从外面看去,层 层叠叠的屋檐,比例和谐、气势雄伟、庄重大气,使 人自然地生出敬畏之心。

重檐必定为单数,每层都建 有飞檐翘角,提高了观赏性能,檐板上还有民族风情 的彩绘,使得鼓楼近观远看都十分美观3.社会功能鼓楼对于侗寨而言,是政治的中心,许多重要事 件都在鼓楼中处理,具体表现为:(1)击鼓通讯

在侗族中,鼓楼被规定为最高建筑,任何居民私 有的建筑都不可在高度上超过鼓楼,以凸显其崇高的 地位楼内设有一面巨大的鼓,当遇到重大事件需要 紧急召集村民或者发现敌情时,就敲动大鼓以提醒村 民,起到报警或者传信作用。

村民也可以通过流传下 来的习俗来辨认鼓声传达的信息(2)议事大厅侗族村寨中居住的人们一般都具有或远或近的血 缘关系,他们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古时候由村寨中 地位较高的酋长主持各大活动,当族中发生纠纷无法 私下解决时,由酋长在鼓楼中召开全族会议,解决族 中问题,以及制定新规、开展一些社会活动等。

4.文化功能鼓楼同时也是侗寨的文化中心,其主要表现为:(1)公益性当侗寨中的居民捡到了别人遗失的物品时,都会 将其有规律地摆放在鼓楼中,以便失主前往寻找此 外,村民还会在鼓楼柱上悬挂一些物品,例如草鞋, 供有需求的人使用,如今还增添了雨伞、雨衣等物 件,以备不时之需。

当居民想要捐赠物件时,也会将 其放到鼓楼,需要的人可以前往自取(2)休闲娱乐活动中心侗族的许多娱乐活动都是在鼓楼中进行,例如侗 族芦笙踩堂、侗族大歌等活动,另外当村寨中有重要 客人来访时,也会在鼓楼举办宴会迎接贵客;以及各 个村寨相互拜访,举办“月也”活动等都在鼓楼进 行。

鼓楼变成了人们一起娱乐及文化交流的场所5.文化内涵鼓楼象征着侗族人民的强大凝聚力,重重飞檐 就代表着广大侗族居民侗族人民热爱杉树,因此 在重建家园时插上杉树象征鼓楼杉树的生命力顽 强,老树根部会生新根,逐渐长出幼苗,而鼓楼 远观就像一棵巨大的杉树,象征着侗族人民生生不 息、代代相传。

而鼓楼不分层,在内部可一眼望到 楼顶,则有“通天”含义,寓意鼓楼连接天地,带 有神圣色彩还有,鼓楼平日并不封闭,村寨中的 居民都可以前往休息和娱乐,象征着侗族人人平 等、亲和力强、包容万物的理念以及鼓楼顶上悬挂葫芦串,预示后代兴旺。

吊脚楼文化1.结构与功能吊脚楼是半干栏式建筑,由于侗族人民常常将村 寨建立在依山傍水的地区,因此需要防潮、防水吊 脚楼主屋高悬,能够避免房内地面潮湿,并防御一些 小型野兽,下层则用储物和养殖,以充分利用空间。

吊脚楼的主屋在实地,厢房三面悬空,此结构充分利 用了山地的空间根据周围山体环境的变化,吊脚楼 的结构可随之调整,风格灵活多变2.文化内涵吊脚楼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地势地形,体现了侗族 人民借助自然力量的民族文化,其风格千变万化,随 着山体形状而进行调整,又体现了一种灵活多变、不 受死板规矩约束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侗族人民崇尚 自由的理想。

它的厢房三面悬空,却又能通过竹子的 支撑与山体形成平衡稳定的结构,可以体现出人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风雨桥文化1.结构与功能在侗族聚居区,必定少不了河流,侗寨中有河的 地方必定会修建桥梁,其材质形式多样,有木桥、石 桥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风雨桥,它同时还是亭、廊, 全木质结构,采用榫卯体系将工程力学知识运用到了 极致,其整体具有很高的重量,但却十分稳定,被誉 为中国木结构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风雨 桥的实用功能也十分突出,它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能 够连通河流两岸,帮助人们渡河。

另外,许多侗寨将 风雨桥和寨门作为整体进行构建,因此,风雨桥又成 了一个鲜明的空间界限风雨桥上采用重檐翘角、葫 芦串等进行装饰,使得桥体十分美观,远看如同一条 巨龙横卧溪上,守护着整个村寨其采用廊式结构, 还有亭台的功效。

在炎热的夏季,村民们可以聚在风 雨桥上谈天说地、玩耍嬉戏每逢佳节,男女老少还 会聚集在桥上对唱民歌,向往来客人敬酒,十分热 闹2.文化内涵在侗寨口的河流上一般都会建造风雨桥风雨桥 蕴藏着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

另外,风 雨桥采用全木结构,在自然中取材,又体现了侗族人 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侗族村寨的建筑景观,有着巧妙的建筑结构,具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承载着许多美好的期许,彰显 着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式建筑与 热情淳朴的人民共同组成了美丽的侗寨,他们与自然 和谐相处,有着崇高的理想,不仅流传着许多特色的 习俗和文化,同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

参考文献[1]陈玲玲,梁晓慧.三江平岩村传统侗族民居建筑现状 调查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0(08):74-77.[2]范俊芳,文友华,郑广.侗族传统村寨景观空间形态的 保护性规划[J].山西建筑,2009(04):3-4.

[3]赵巧艳.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 究,2011(04):101-109.[4]杨立国.侗族村寨遗产发展可持续性及评价体系研 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3):1-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