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书笔记(经典常谈读书笔记每一篇)
陈独秀,生于1879年10月9日, 刚好与我隔了100年。1903, 筹建安徽爱国会,后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日报》;
陈独秀,生于1879年10月9日, 刚好与我隔了100年对比他的履历,让我无地自容:1897 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 1998年我上了所谓的三本“仲恺农学院”1899, 因有反清言论被“中西求是书院”开除; 1999我因两门课挂科,被取消“助学金”。
1901,因反清活动被通缉,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02, 参与成立东京青年会; 2002年,我从三本学校“顺利”毕业1903, 筹建安徽爱国会,后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日报》;2003年,毕业一年的我已经换了三份工作。
1911-1913,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2010-2013,毕业奋斗10年终于完成历史赋予的三件大事:买房,结婚,生子1914,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
1915,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1919,领导“五四运动”,又被捕入狱;1920,参与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也许时势造英雄,清末民初有太多太多有志之士,热血男儿,忧国忧民,舍家为国,出生入死,置个人生死度外,抛头颅洒热血。
何等的高尚,何等的壮烈对比当下“养尊处优”的我(们),终日在为一日三餐操劳,为儿女情长,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各种琐事烦恼困扰为争一点点利勾心斗角;为占了一点便宜暗自庆幸,为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功沾沾自喜 日复一日年又一年,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如果于社会,于国家,于组织,于身边的人不能做些事情,不能带来一些价值,此生何用!!!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网(散文网优美散文)
众所周知,在文学诸多样式中,散文一向缺乏明显的文体规范和严格的形式要求。即便是在20世纪60年代杨朔为代表的散文三大家还是90年代…
-
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2023年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
鲁网2月27日讯(记者 杨国永)2月2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新闻发布会。据市妇联党组副书记…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原文及翻译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