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个个野心家你方唱罢我登台,上演了一幕幕争雄逐鹿的闹剧。当他巧取豪夺了“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冀州时候,曹操还在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个个野心家你方唱罢我登台,上演了一幕幕争雄逐鹿的闹剧这其中,袁绍无疑是最具实力的一方诸侯,当他巧取豪夺了“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冀州时候,曹操还在为责任有限公司免于停牌退市而努力奋斗中。
兵不血刃夺得冀州时,袁绍并没有沾沾自喜,为了平稳过渡,培植启用了河北名士沮授、审配、田丰等人前冀州牧韩馥在任期间,一直打压河北土著,因此沮授等人对新主的感激之情如奔涌的黄河水,并没有因为袁绍是过江龙而轻忽了他,积极出言献策。
沮授是河北士人领袖,足智多谋,袁绍初得冀州即辟为别驾,向他请教接下来如何做大做强沮授在狠拍了几记马屁后,投桃报李,为袁绍规划了发展方略,“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扫;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瓒必禽;威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
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
沮授为袁绍规划的发展蓝图,有史家称之为《邺中对》,虽然不及诸葛亮为刘备筹划的隆中对著名,但也不能等闲视之沮授根据实际情况,高屋建瓴统筹全局,为袁绍谋划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历史证明,沮授对时局的发展脉络看得十分透彻,说是高瞻远瞩毫不为过。
沮授的说辞正中袁绍下怀,原来,早在袁绍起兵讨董卓前,就与曹操探讨过将来争夺天下的方略,他的打算是“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沮授的建议与袁绍的想法不谋而合,袁绍大喜,当即封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军。
而当初袁绍任命发小曹操的不过是“行奋武将军”之职,“行”即代,曹操不过是代理奋武将军之职,而沮授乃是实职,一字之差不可同日而语在袁绍眼中看来,彼时沮授的重要性完全大过曹操的曹操最终与袁绍分道扬镳,完全是道不同不相与谋,曹操最初只是想做汉政府的征西将军而已,他与袁绍决裂,是看清楚了袁绍这个野心家的本来面目。
而以沮授的智商,岂能看不出袁绍的小九九,为袁绍出主意想办法完全是助纣为虐袁绍为说动沮授,将自己描摹为志在兴复汉室的孤臣,颇有几分礼贤下士的意味。
当董卓擅行废立被杀,汉献帝受李傕、郭氾等人任意摆布,辗转流落至河东“白波贼”杨奉之手时,袁绍恰好稳定了冀州局面,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朝野声望来看,袁绍都是最有条件迎奉天子的诸侯沮授建议袁绍将汉献帝迎回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沮授绝口不提“复宗庙于洛邑”的事情,第一个提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方略然而,聪明如斯的沮授百密一疏,他虽然明白了袁绍不臣的心思,却没有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表面上看,一直以来袁绍都把自己妆扮成士人领袖的模样,与董卓决裂离京出走,紧接着号召诸侯起兵讨董,打出的旗号是为少帝刘辨复仇。
讨董之初,又琢磨着另起炉灶与韩馥拥立宗室刘虞一句话,他是不承认汉献帝为正统的其实,袁绍对汉室复兴并不热情,他真实想法是自己做皇帝,南向而争天下他希望汉献帝在颠沛流离中一命呜乎,这样他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出面收拾残局,哪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曹操捷足先登,请了汉献帝的财神。
袁绍的阴暗心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然不会同意沮授的建议了。等到曹操用汉献帝的口吻,数次在天下人面前数落袁绍的不是,袁绍的肠子也悔青了。思来想去,袁绍装模作样的请汉献帝移驾甄城。
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曹操岂能同意?奉迎汉献帝都许,是曹操、袁绍两大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重要转折点至于史家置疑曹操这样做的初衷,不过是马后炮罢了在很长一段时间,曹操都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至于自己起了不臣之心则是后来的事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网(散文网优美散文)
众所周知,在文学诸多样式中,散文一向缺乏明显的文体规范和严格的形式要求。即便是在20世纪60年代杨朔为代表的散文三大家还是90年代…
-
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2023年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
鲁网2月27日讯(记者 杨国永)2月2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新闻发布会。据市妇联党组副书记…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四月文案(四月文案发在朋友圈)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作文200字)
-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原文及翻译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