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华夏(华夏职业技术学校)全程干货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径,近日,在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五次“局长校长面对面 打通教学管理最后一公里”活动中,青岛华夏职业

华夏(华夏职业技术学校)全程干货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径,近日,在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五次“局长校长面对面 打通教学管理最后一公里”活动中,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围绕“落实青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这一主题,以实现“职教本科录取人数倍增、创新实用型人才供给倍增、生均可选就业岗位倍增、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倍增”为目标,就如何真正高质量办好职业教育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全力推进职普一体化建设、中高一体化建设、产教一体化建设、职继一体化建设,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打造职业教育新样板。

32名学生集体上岸山东政法学院本科专业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使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导向变化和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来看,现在是职业教育发展一个很好的契机。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校长王钰介绍,学校校坚持双高领航,融合育人,先后探索“三优工程”、贯通融通式育人模式、校企一体机制、合作交流共育等促进学生成才的方法路径,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新的突破

“三优工程”助力学生多样化成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多数需要的是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在王钰看来,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类全能型人才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秉持特色职教办学理念,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对标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标准,重点打造会计事务和电子商务专业,把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纳入课程体系,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规划教材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教材。

将“十个一”项目与课程开发紧密融合,建设“华夏博修云课堂”网络课程平台,打造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在线课程、企业课程组成的“课程超市”,一生一课表,助力学生多样化成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方面,学校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建立动态调整和评价激励机制;培育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争创省级教学成果奖;与教育名师结对,与行业头部企业携手,打造“赛、管、训、挂、聘”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力争涌现更多的省级名师、名班主任、创新团队和教育名家。

与此同时,学校实施创新型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建设青岛市数智财商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教学+职业体验+文化创客+虚拟应用+智能实训+社会培训”教育功能集成对财会金融专业进行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培养智能财务分析师、运营师等新兴岗位人才。

立足虚拟现实、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五年一贯制办学,校企双元实战育人,实现创新型实用人才倍增

在融通贯通中探索职教发展新途径“职业教育满足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然而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在王钰看来,职业教育绝不是低层次的教育,“我们也有高考,就业与升学并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全面更长远的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努力探索中、高、本贯通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夯实3+4中本贯通培养文化课基础,在100%转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本科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年制高职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质量评价、师资培养、行业指导等方面的中高职延续衔接和共建共享,实现生均可选就业岗位10个以上,确保优质就业。

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新型职普融通联合育人模式,与青岛六十六中成立职普融合育人工作委员会和工作专班,试行“文化课驻教、专业课走教、联络员驻校”模式和双班主任制,建立覆盖课程规划、德育管理、教学诊改、师资培养等职普互通共享的工作机制。

为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学校还探索职教高考冲刺新机制组建融省高职教授、市教研专家、校资深辅导教师于一体的工作委员会,依托“一月一教研、一周一集备”教研集备机制,推行“一班一策、一生一师、一生一案”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学科分层走班、升学分流培养模式,力争本科达线率超省平均值25个百分点以上,职教本科录取人数翻倍,2025届达100人以上。

产教一体化打造就业双向选择新机制“我们现在的重点课题,就是要通过产教融合来实战育人学校积极引入直播电商、动漫制作等企业,学生在校一边上学,一边实战,工学交替,实现学业和就业同步并重”据王钰介绍,学校“引企入校”共建业财税、电商、影音动漫三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展技能培训,真正培养学生“真本事”。

目前,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打造实体化运作产教融合共同体,与200余家企业、8个校外实训基地紧密联系,为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优质平台成立青岛市财经商贸产教融合促进会,探索集团化办学实体化运作新机制

学校打造校企双元实战育人模式,遵循“双元育人、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工学交替、在岗成才”的理念,发挥企业育人主体作用,解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选、育、用、留”困扰以“未来工匠培养试点项目”为平台,创新培养与评价“双结合”,企业与学校“双基地”,实习就业与创新创业“双发展”的三双培养,实现年度100人的学徒培养目标。

打造嵌入式校企合作新样板,促进“教学、实训、竞赛、双创、就业、培训”六大功能融合,形成“产学研创训赛”六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体系

多方合作探索服务社会新范式近年来,该校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以青岛市人社局优秀教育基地为平台,与跨境电商协会、动漫产业协会等的优质企业合作,提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的能力,以期实现社会培训项目和人次年增长20%,到2024年力争突破3000人次/年的目标任务。

学校用心用情打造老年教育品牌与青岛开放大学、市北区老年大学合作,挂牌“青岛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打造平台共用、师资共享、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的“高智银发”年教育品牌在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校以电商和动漫专业为重点,研讨与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开发中外友好学校和人文交流特色学校项目,创建“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实践证明我们四个一体化、四个倍增的思路是对的,办法是实的,效果是好的”王钰表示,对职业教育发展前景非常自信,“我们培养出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学生是真正能够为咱青岛做出贡献的人才!”(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